分享

钟英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意义重大深远

 沉默的牧羊人 2020-12-08
钟英华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完善体制机制出发,解决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评价问题,具有系统性、纲领性、指导性意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如何才能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才能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到实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事属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型的应用性人才,需要紧紧依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决定和引领专业学位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与评价的正向牵引密切相关,水平评估则是重中之重。水平评估对专业学位建设具有正向检查和督促激励作用,因此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目前,专业学位评价除了国外相关排名外,很少有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相匹配的水平评价,致使专业学位发展战略缺乏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对专业学位的地位作用和办学声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缺少水平评价会间接影响专业学位的社会认知,致使学校和用人单位重视不够,与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不协调。水平评估是教育评价中最有力的指挥棒,是检验立德树人根本成效的标尺,是检验育人成效最有代表性的评估,是办学水平成果的综合评价,是中国特色专业学位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向的引导、动能的激发、目标的定位、模式的创新,水平评估的导向作用非同小可,不可替代。汉语国际教育评价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因此,水平评估体系不能简单采用国外的标准,更不能交给他人去做,教育评价的主动权始终应该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即将开展的水平评估,恰逢其时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专业学位发展的需要,弥补了空白,彰显了创新。
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强化办学方向的督导,考察目标定位的精准度,注重立德树人成效和学习成长度,突出行业社会需求要素,检验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重大需求的契合度,衡量综合办学能力水平,突出了水平评估的“诊断、改进、督导”作用,对进一步推动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促进培养模式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历史和现实意义重大深远。
那么,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有什么不同?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无论是目标定位,还是规格标准,都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要求更加紧扣职业需求和岗位需要,注重实践和职业能力素养、岗位的胜任力等,这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典型特征。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建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职业能力强的国际型师资,活跃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岗位一线,具有典型的职业优势特征,已经成为活跃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生力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所培养的师资,是在新时代国际视野下,符合国际岗位要求,在国内外国际课堂上讲好中文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性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要符合日益提升的国际教学岗位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将成为提质增效的有力支点,《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力地牵住了“牛鼻子”,实现了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的指标体系针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特点,从体系搭建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着力破除“五唯”顽疾,更加注重以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立德树人成效考核,从“教、学、做”三个层面,构建了“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三个维度的体系构架,强化了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特别是以学生的成长度和获得感为重要观测点的设计,以客观定量数据为依托,采用科学有效的融合性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突出成效增量,趋向综合评价,提高了水平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准确性,形成了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相统一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对专业学位建设来说,更能客观反映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真实质量水平。以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核心考量,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前提,综合评判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成效高低,是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的创新之举。
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强化了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地位,淡化了一般性论文收录、引用率、奖项数,突出了专业学位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了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弊端,排除了短视功利性干扰因素,使水平评估增强了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特性。

来源 | 大学与学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