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养蜂人在探索粗放式养殖,精细化养殖会被淘汰吗? 粗放式养殖不会加速精细化养殖的灭亡,原因有5 导读:如今国内很多朋友都在探索蜜蜂粗放式养殖之路。很显然,西方国家采用的粗放式养殖的确用一定的优势,国内的精细化养殖看起来劣势比较多,于是很多朋友在想,如果粗放式养殖在国内大面积普及,精细化养殖方式是不是会被淘汰?其实在蜂部落看来,这种可能不大,至少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精细化养殖有粗放式养殖不可取代的优势。 一、精细化养殖技术并不落后 在蜂部落看来,造成国外粗放式养殖模式发展的原因,要说技术,国内精细化养殖技术并不比国外的粗放式养殖技术差,可以这么说,精细化养殖包含了粗放式养殖的所有技术,但是粗放式养殖中却缺少了精细化养殖的很多技术,这也是导致国外蜂王浆产量一直无法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说养殖技术的先进性,粗放式养殖的先进并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规范,还有就是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比如粗放式养殖的蜜蜂可以随便放在野外定期管理,目前在国内想要实现这一步还有点难。至于蜂病治疗以及日常管理,粗放式养殖与精细化养殖的方式相差不大,大的是在治疗的把关上。 二、蜂产品的多元化决定了精细化养殖的存在 国外粗放式养殖的确有优势,但是无法生产蜂王浆也是粗放式养殖的一大缺陷,这完全造成了我国蜂王浆产量多年来不但名列世界第一,更是远远拉出了非常大的距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说西方国家没有精细化养殖的技术,不能学习精细化的养殖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定位已经确定了不能生产蜂王浆。 粗放式养殖采用一个蜂场很少蜜蜂的方式,而且是定期管理,这点上就直接与蜂王浆生产无缘了。如果按照粗放式养殖的方式来生产蜂王浆,给养蜂企业带来的将是巨大负担,首先是油耗,一般国外一个养蜂企业的蜂场数目上百个,这样的蜂场之间的穿梭会带来大量的油耗。 其次是时间问题,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养蜂人这样告诉蜂部落,他们养殖蜜蜂,消耗时间最多的是在路上。毕竟一百多个蜂场,在路上的时间必然是最高的,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标准化管理,一般专人做专事,一般的蜜蜂日常管理,只有一部分的技术人员去检查蜂群,但是如果是生产蜂王浆,必然增加蜂场间穿梭的工作人员,给企业造成巨大负担。 三、小规模的饲养并不适合蜂王浆的生产 我国的精细化管理主要采用一个蜂场大量蜜蜂的养殖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蜜源上有很大的劣质,但是对于生产蜂王浆来说却是非常大的优势。如果养蜂人的主要目的是生产蜂王浆,那么对蜂蜜的要求就不高,而蜂王浆的生产可以借助人工奖励喂养来实现,因为蜂王浆与蜂蜜不一样,对蜜蜂奖励喂养会影响蜂蜜的质量,主要原因在于蜂蜜是由花蜜酿制而成,而蜂王浆主要由工蜂分泌,这就决定了蜂王浆哪怕采用奖励喂养的方式质量也不受影响。 西方国家的粗放式养殖采用野外的蜜源,显然这种蜜源就算是少量蜜蜂的分布,在缺蜜期想要制造蜂王浆也是不可能的,这也充分说明了粗放式养殖不适合制造蜂王浆。 四、粗放式养殖的普及会加速精细化养殖的灭亡吗?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如果蜂产品的要求不会改变,还是要求蜂蜜与蜂王浆并存,那么粗放式的蜜蜂养殖并不会加速精细化蜜蜂养殖的灭亡,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粗放式养殖没有大量生产蜂王浆的优势。 五、未来国内的养蜂形态 既然粗放式养殖无法淘汰精细化养殖,那么未来国内的养蜂形态会是怎样的呢?在蜂部落看来,未来国内的养蜂形态应该是两种养蜂模式并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有两种蜜蜂,西方蜜蜂在国内想要实现粗放式养殖还是不太可能,很多养蜂人不会这样选择,但是很多养殖意蜂的朋友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蜂蜜,而是蜂王浆,所以短期内精细化养殖是不会被淘汰的。但是粗放式养殖会兴起。 粗放式养殖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不管是在蜂蜜质量的提升上以及蜜蜂的管理上都有优点,还可以充分利用蜜源,更可以给农作物带来充足的授粉,但是如果从粗放式养殖的角度出发,国内的意蜂并不是最佳选择,反而中蜂在粗放式养殖上比目前国外的粗放式养殖更有优势,主要原因在于中蜂的野生性和病害少的特点,中蜂的病害非常好处理,一般不会药物就可以解决,但是意蜂的病虫害是必须用药的,对于国内来说,有养蜂经验的养蜂人都能看出来,所以如果决定粗放式养殖,养蜂人选择的不会是意蜂,而是中蜂。 综合来看,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的养蜂形态最多就是中蜂的粗放式养殖,意蜂的精细化养殖,所以应该是一种并存的模式,如果这种形态要出现变化,除非研究出粗放式养殖的蜂王浆生产方法,很显然这个过程很漫长,西方国家的饲养模式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