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蜂巢虫危害有什么表现​?如何预防​?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蜂部落 2020-12-08

中蜂巢虫危害有什么表现?如何预防?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中蜂巢虫危害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答案来了

导读:关于中蜂遭受巢虫的表现以及如何防治的问题,其实中蜂遭受巢虫的表现比较明显,主要就是巢脾上出现“白头翁”,虽然说巢脾上出现“白头翁”是蜜蜂巢虫的表现,但是并不是所有出现“白头翁”的情况都可以算作是巢虫,有的情况虽然不是巢虫,但是也会出现“白头翁”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该怎么预防和观察。

蜂群中出现“白头翁”的常见现象

一般来说,蜂群中出现“白头翁”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操作不当引发,一种是出现了死蛹病,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巢虫。

第一:操作不当引发

如果我们在检查蜂群的时候过于暴力,导致蜂群中有的封盖幼虫死亡,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零星的白头翁现象,并不连成线,而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巢脾破损的情况,这种情况说明是我们采用不当引发的。

第二:蜜蜂死蛹病

蜜蜂会有各种各样的病敌害,其中死蛹病也是蜜蜂的病敌害之一,如果封盖的蜜蜂幼虫死亡,那么巢房也会出现“白头翁”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白头翁”大片存在,蜂群中未必有巢虫,这说明是蜜蜂死蛹造成。

第三:巢虫造成

如果是巢虫造成的“白头翁”现象,由于巢虫在蜂脾中的滋生方式是以打“隧道”的形式在巢脾中间蛀食,所以对蜜蜂幼虫的危害也会随着这个“隧道”产生,我们通过巢脾表面观察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白头翁”产生的情况是成线条形状的产生,这说明是巢虫危害。

巢虫产生的原理

一般来说,一个蜂群中产生巢虫的原因是蜂群中要有适合巢虫滋生的条件,这个条件最初的位置是在蜂箱底部,由于中华蜜蜂具有咬脾习性,蜂箱底部会留下大量的巢脾蜡屑,这些巢脾蜡屑会成为巢虫的成虫产卵的沃土,在巢虫成虫在巢脾中产卵孵化以后,巢虫才会上脾危害,而巢虫能否上脾危害,与蜂群的群势也有关系,如果蜂群过强,巢虫也难以上脾,另外就是上脾以后巢虫的生存能力,一般来说,巢虫主要是以成就的巢脾为生活条件,新的巢脾巢虫无法生活,所以如果我们的蜂巢中的巢脾过旧,又再一次给巢虫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预防方法

就巢虫来说,一般在养殖中是不提倡治疗的,因为巢虫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方法就是参照巢虫产生的原理,养殖强群,每年更换蜂脾,定期打扫蜂箱底部,采用抗巢虫能力强的蜂王,做好这几步,巢虫基本上就不会产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