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相同,为何雄蜂出房时间要比工蜂晚3天?只因工蜂用了2招

 蜂部落 2020-12-08

营养相同,为何雄蜂出房时间要比工蜂晚3天?只因工蜂用了2招

蜂群也有歧视,只因工蜂2个手段,雄蜂出房时间比工蜂长3天

对于蜜蜂来说,除了勤劳之外,可能给我们很多朋友的感觉就是公平,似乎蜂群中的蜜蜂都很积极,每只蜜蜂都很辛苦,获得的食物所有蜜蜂共享,遭遇敌害的时候共同防御。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的了解蜜蜂,实际上蜂群中的蜜蜂,并不是那么公平,蜂群中的这种不公平,主要由工蜂控制,在一个蜂群中,工蜂决定了所有蜜蜂的生死,就连蜂王也不例外。

很多朋友没有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蜂群中蜜蜂的发育时间,对于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来说,蜂王的发育时间是最短的,工蜂次之,雄蜂发育时间最长,不管是中蜂的雄蜂还是意蜂的雄蜂,其发育的时间都比工蜂要长3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雄蜂发育的时间过长呢?蜂部落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1.排除个体大小的影响

2.三型蜂发育的时间

3.引发雄蜂发育时间过长的原因

4.雄蜂房在边上的意义

排除个体大小的影响

曾经蜂部落一度认为引发雄蜂发育时间比工蜂要长的原因主要是雄蜂的个体比较大,所以发育的时间需要长一点,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被蜂群中的蜂王证实了,个体的大小并不能作为判断雄蜂发育时间的标准。因为蜂王在三型蜂中,个体是最大的,但是很显然蜂王发育的时间是三型蜂中最短的。如果我们要忽略同种蜂种的影响,那么可以用意蜂的蜂王和中蜂的蜂王来进行对比,意蜂蜂王在个体上是明显比中蜂蜂王要大的,但是养过蜜蜂的朋友都知道,意蜂蜂王发育的时间和中蜂蜂王发育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并不能将蜜蜂个体大小来作为引发雄蜂发育时间过长的原因

对于同一个级型的蜜蜂来说,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蜜蜂,如果要按照个体大小来算,小的蜜蜂先发育成熟,那么应该工蜂发育的时间要比蜂王发育的时间要短才对,但是很显然工蜂发育的时间要比蜂王更长。

三型蜂发育的时间

从三型蜂发育的时间来说,我们以意蜂为例。我们先分别来看看意蜂三型蜂的发育时间。

①蜂王:蜂王卵期为3天、未封盖期为5天,封盖期为8天,总的时间是16天

②工蜂:工蜂卵期为3天、未封盖期为6天,封盖期为12天,总的时间是21天

③雄蜂:雄蜂卵期为3天、未封盖期为7天,封盖期为14天,总的时间是24天

从雄蜂和工蜂的大小来说,我们不好计算雄蜂和工蜂的大小比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工蜂巢房和雄蜂巢房的大小来进行对比,意蜂工蜂巢房的对边距大约在5.20毫米到5.40毫米之间,雄蜂巢房的对边距为6.25到7.00毫米之间,在巢房深度上,工蜂巢房深度平均为12毫米,雄蜂的巢房深度大约在15.00毫米到16.00毫米之间。通过巢房的大小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工蜂的巢房只是比雄蜂的巢房略大一点。

引发雄蜂发育时间过长的原因

其实通过工蜂和蜂王的发育时间我们不难发现,引发工蜂发育时间比蜂王过长的原因主要在于营养物质的变化,因为三型蜂在卵期的时候,需要的孵化时间都是3天,而发生变化的时间是在孵化以后,但是三型蜂中只有蜂王是至始至终都以蜂王浆为食的,工蜂和雄蜂都是在前3日龄以前以蜂王浆为食,后面以蜂蜜和花粉的混合物为食,出现了发育时间上的差异。如果雄蜂我们不好对比,工蜂和蜂王是完全可以对比的,因为雌性蜜蜂幼虫发生级型分化(雌性蜜蜂幼虫变为蜂王或者工蜂)的时间,正好是幼虫期前3日龄,所以引发蜂王发育的时间与工蜂发育的时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物质的变化,雄蜂也是一样,也会因为营养物质的变化而发育迟缓,而工蜂和雄蜂,在3日龄以后的营养物质是一样的。

除了营养物质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温度问题。对于一个有幼虫的蜂群来说,一般意蜂蜂群的中心温度大约是34.4摄氏度,但是这个温度并不是整个蜂巢的温度,而是蜂巢的幼虫区的中心温度,蜂巢边上的温度要比这个温度低2到3摄氏度。这样我们不难找到雄蜂幼虫发育时间要比工蜂长3天的又一个原因,主要就是营养的影响和温度的影响,而这两个影响,正是工蜂制造的,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①营养影响: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蜂群中的雄蜂产生是按照季节产生的,只有在分蜂期或者蜂群交替的时候会产生,虽然说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的营养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幼虫的喂养雄蜂是没有机会喂养的,因为蜂群中的雄蜂的主要工作是交尾,并不会参与哺育和采集工作,雄蜂在幼虫期的营养也来源于成年工蜂的喂养,这里相当于工蜂和雄蜂都受到了营养物质的影响,导致发育的时间延迟,这是工蜂使出的第一招。

②温度影响:温度是如何影响雄蜂的发育的呢?这点我们可以从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来看。其实雄蜂在蜂群中并不受工蜂待见,除了交尾的时候工蜂会拥护雄蜂之外,其他时间只要蜂群中遇到一点危机,首先死亡的就是雄蜂,比如在蜂群中缺少饲料的情况下,外界缺少蜜源的情况下,工蜂首先会把雄蜂驱逐出巢来节约粮食,在蜜蜂越冬的时候,工蜂也会在越冬以前先把工蜂杀灭或者驱逐出巢,以此来保证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来维持蜂群越冬。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其实工蜂对雄蜂的这种”虐待“,并非是在雄蜂成年以后开始的,而是从雄蜂还没有出生以前就开始了。怎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蜂群中的巢房布局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蜂群中并不会产生雄蜂房,一般以工蜂房为主,如果蜂群中需要雄蜂,比如分蜂期的时候,工蜂会先建造雄蜂房,而且是临时建造的,这些雄蜂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雄蜂房都不是在巢脾的中间位置,而是在巢脾的边上,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巢脾边上的温度要比中心温度低2到3摄氏度,也就是说,雄蜂生活的环境并没有工蜂那么好,这是造成雄蜂发育时间要比工蜂晚3天的第二个原因。

雄蜂房在边上的意义

对蜜蜂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蜜蜂的世界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世界,尤其是工蜂对待雄蜂,在蜂群中有处女王存在,需要交尾的时候,工蜂对雄蜂进行喂养,甚至形成饲喂圈,完全的把雄蜂当成一个蜂群中的”父亲“,但是一旦蜂群中不需要雄蜂,工蜂对雄蜂要么驱逐,要么屠杀。其实这看似残酷,但是对整个蜂群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一个蜂群来说,蜂群中对雄蜂的需求量并不大,雄蜂对整个蜂群的意义除了交尾之外又没有其他用途,只有大量的消耗蜂群中的饲料,因为雄蜂的食量是工蜂的3倍以上,而雄蜂是不会采蜜的,只要蜂群中没有蜂王需要交尾,雄蜂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这样工蜂不待见雄蜂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在一个蜂群受冻的情况下,我们都知道,蜂群中边上的幼虫是最容易冻死的,因为在低温情况下,工蜂为了保温通常会向蜂巢中心集结,造成边上的巢脾暴露,本来边上温度就低,加上没有工蜂护脾,边上的幼虫自然容易冻死 ,工蜂把雄蜂幼虫放在边上,其实对蜂群起到了保护作用,主要有下面几个好处。

①保护了中心温度的恒定:在有幼虫的蜂巢中,幼虫区的温度在34.4摄氏度,这个温度是相对恒定的,变化非常小,而工蜂把雄蜂的巢房建在边上,相当于雄蜂的幼虫也对这个中心温度的恒定起到了维持作用,因为边上的雄蜂幼虫也会产生温度。

②避免发生意外:对于一个蜂群来说,蜂群中的工蜂作用是最大的,只有工蜂数量充足,蜂群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工蜂维持蜂群中温度的恒定,中心温度维持最容易,一旦蜂群遭受寒流影响,有子脾受冻的情况下,最先冻死的是边上的雄蜂幼虫,并不会造成大量的工蜂幼虫死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更加利于蜂群的延续。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性别差异。比如用我们人来说,女性发育的时间要比男性略早,撇除营养和温度的影响不说,蜜蜂之间是不是也存在性别的不同而发育时间不同,是不是可以影响超过3天,我们不得而知。抛开性别差异不说,造成雄蜂出房的时间要比工蜂晚3天的理由,我们只能用温度和营养来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养殖中进行尝试,人为的把还是蜂卵的雄蜂房移动到巢脾中心,观察雄蜂出房的时间是否会提前,如果提前,说明是受到温度和营养的影响,如果没有提前,则说明是性别差异导致。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共同探索蜜蜂的神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