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科学体系和前提假设

 跟我学中医 2020-12-08

中医和西医只有两个区别,一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一个是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识。西医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这两种关系,才造成了中西医之间的矛盾。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关系的科学是体系是什么?它就是系统科学!

事实上,科学家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机械还原论的缺陷,也尝试着发展系统论来认识世界。但是,这个发展出来的系统论却是建立在还原论之上,机械地拼凑出来,用它解释不了任何物质系统秩序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只有相信万物归一,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系统论,而西方科学一直假定了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的存在,这样一来,只可能产生还原论,而不是可能产生系统论。

中国先人认识这个世界一开始就走上了系统论,根源就在于万物归一的假设,它就体现在气一元论之中,按照这个学说,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显然,如果万物归一,自然规律肯定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只可能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组织原理,或者说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反,如果相信万物是由少数几个基本粒子组成的,那么自然规律只可能体现在那几个基本粒子的个性之上,把它们还原出来,自然规律就找到了。西方科学一直是在这个前提假设之上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现在的问题是,哪一个前提假设更符合自然的事实。因为如果前提假设与自然事实不符的话,那么这个科学体系就象建立在沙堆上,早晚会崩塌的。首先我们来看到底是否存在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目前大量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所有基本粒子都可以转化为同一种更基本的东西——能量,用能量也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如果把能量视为物质性的东西,那么万物归一的假设就被证明了,而西方整个科学体系就站不住脚了。

其次,我们来看空间,到底是否连续着物质。哲学早就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如果你相信这一点,就会相信空间中一定连续着物质,否则引力是怎样传递过来的,普遍联系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都无法想象,更无法落实到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相信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暗物质的猜测就是证明。

有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两个前提假设和系统科学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如果没有物质的统一性假设,那么普遍联系就无法解释,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几个死的基本粒子之间产生什么联系。只有物质统一了,普遍联系才可能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交换得以实现。同理,如果没有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假设,生命问题就无法解释,死的基本粒子怎么可能拼凑出来就成了生命。只有象气一元论那样假定空间中连续着物质,而且它们都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中存在的,生命问题才能够得到合理地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动即生命,万物皆动, 万物都有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质的统一性假设和物质的连续性假设,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系统论的。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走向了系统论,根源就在于气一元论假设,而西方科学对世界的认识走向了还原论,根源就在于原子说假设。在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之上,建立的一切系统理论都是对现象的一种总结,或者说是拼凑出来,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西医是建立在西方科学之上,它走的是一条还原论道路,中医是建立在东方科学之上,它走的是一条系统论道路。西医注重的是组成人体的基本构件,而中医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认识不到这些关系,西方科学是永远解释不了中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