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算有部能看的土味剧

 第十放映室 2020-12-08

    临近年底,美剧进入了冬歇期。

    原先追的几部新番,也步入了收官阶段。

    即将剧荒的我,只好点开新剧列表。

    没想到,还真让我寻见了一支潜力股——

    《装台》

    光看海报,我就瞬间眼前一亮:

    总算等到文艺复兴的这一天了!

    为啥呢?

    本剧改编自作家陈彦的同名原著,他曾凭借《主角》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换言之,这是部血统纯正的文学改编剧。

    这剧要放在30年前,半点不稀奇。

    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影视创作的黄金时代

    虽说市场体量不大,却是人才辈出、涌现过无数传世经典。

    以张艺谋、陈凯歌为首的第五代导演,更是创下一段与文学相互成就的佳话。

    同时,也撑起了国产电影的里子和面子。

    现如今,国产片的昔日盛景不再。

    九成以上的国产剧要么原创,要么改编或翻拍。

    而主流的改编对象,则来自网文和畅销书。

    大环境的影响下,像纯文学改编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活,极少有人愿意沾手。

    尤其,是《装台》这类自带“改编debuff”的严肃文学。

    比如,原著中夹杂的大量陕西方言

    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势必会牺牲部分观众的观看体验。

    观众必须不时地瞄一眼字幕

    更别提,原作还踩中了另一处“盲区”。

    我猜,99%的观众都不知道何为“装台”。

    至少我是临时抱佛脚,查完资料才知道。

    原来,“装台”指的是舞台搭建。

    张嘉益饰演的刁大顺,正是负责带领一群“装台人”的班头。

    他们大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靠出卖劳力挣几个辛苦钱。

    说到这,你可能就理解本剧为何一直不温不火,评分人数惨不忍睹了。

    以底层民工为主角的家庭剧 vs 光鲜亮丽的偶像剧/职场剧。

    那后者必然完胜。

    不信?

    大数据从不骗人。

    单看这份新鲜出炉的微博“年度人气剧集名单”,你就有数了。

    古装剧、偶像剧、职场剧,牢牢占据着半壁江山。

    余下的份额,还得再匀给青春校园剧和悬疑剧。

    所以真相就是,国产剧中“底层视角”的缺失,由来已久。

    《平凡的荣耀》热播时,我就对此表达过不满——

    编剧借角色之口,再三强调只有白领才算正经工作。

    而男主孙弈秋原本的快递员工作则显得不够体面。

    综上,《装台》确实不具备所谓的“爆款相”,不过无所谓。

    本剧最抓人之处,莫过于它的“”。

    因为一起意外事故,刁大顺骑着三轮车撞伤了蔡素芬(闫妮饰)

    顺子便领着女方进屋,说要为她搓药酒。

    结果搓着搓着,这对孤男寡女就搓出了火花。

    既没有你侬我侬,也没有山盟海誓。

    水到渠成的两人,只默默领了结婚证。

    蔡素芬自觉地搬进院子,开始操持家务。

    另一头,顺子对外宣称,说他在街上捡了个媳妇儿。

    顺子手底下的兄弟们一听说还有这等美事,便闹着要见嫂子。

    初次见面,素芬好奇地聊起关于外号的事,他们便各自解释了一番。

    比方说,油饼是因为脸大,看起来很像油饼。

    而麻刀呢,是过去头发总是油腻腻,和工地上用的麻刀似的。

    当问起大雀儿时,其他兄弟忍不住一边捂嘴窃笑,一边起哄。

    大雀儿只好支支吾吾,尴尬地摆手,“你别问了,别问了!”

    把车门焊死,谁都别想下车!

    类似的“荤腔时刻”,剧里还有不少。

    比如,夫妻俩有个约定俗称的暗号:“我想跟你生活一下。”

    每到这时,顺子总会露出坏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对方。

    素芬则低着头,微微涨红了脸,然后起身、关门、拉灯……

    一夜“生活”过后,顺子准备上医院办事。

    素芬却误以为他想去看病,赶紧劝他别花冤枉钱。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暗示顺子不够“给力”。

    自觉面子挂不住的顺子一咬牙,撂下狠话:

    “今儿黑回来,我叫你看看我刁大顺不纷纷的时候啥样子!”

    我琢磨了下,这场对手戏倒真有点妙不可言的滋味。

    一来,它隐晦地点破了夫妻生活的隐秘,让人会心一笑。

    二来,凸显了素芬逆来顺受、温柔软弱的性格。

    你想,她不光不嫌弃丈夫的穷酸,连他是否能“交公粮”都不介意,只念着安心过日子。

    换做一般人,比如顺子的前妻,早就熬不住苦日子,跟人私奔去了。

    关键是,这从侧面反映出顺子的生活有多么不顺心。

    要不是天天疲于奔命,有折腾不完的烦心事,谁不想好好享受温柔乡呢?

    最令顺子头疼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闺女刁菊花(凌孜饰)

    对待新来的后妈,菊花那是百般刁难,连个好眼色都不肯给。

    她先是摔烂花盆,大吵大闹,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

    接着,又故意烧了两人的结婚证,想逼对方知难而退。

    别说素芬了,就连我看到她发疯时的那股狠劲,心里都犯怵。

    这世上,没有毫无由来的恨意。

    这对父女,实则积怨已久。

    自小家庭条件差,顺子不仅处处亏待女儿,又埋没了她的音乐天赋。

    再加上,他太不求上进,气跑了菊花的母亲。

    一直耿耿于怀的菊花这才养成了嫌贫爱富,蛮不讲理的臭脾气。

    面对从小缺爱的女儿,自知有愧的顺子总是唯唯诺诺,任由对方胡闹。

    真给逼急了,顶多也就是故作恼怒,弱弱地怼上一句,“啥东西嘛!”'

    见惯了国产家庭剧里唯利是图的“吸血鬼父母”,突然蹦出个这么懦弱可欺的爹。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喜剧效果,甚至有点解气。

    可我不这么想。

    从各种意义上说,顺子是个腹背受敌的中年男人:

    被前妻抛弃,被女儿嫌弃,被领导瞧不起。

    唯独夫妻生活的这点甜,能够稍微化解生活的苦处。

    即便如此,也要面对力不从心的时刻。

    依我看,他像极了王小波笔下的待阉老牛。

    在缓慢挨锤的过程中,被生活抽空了血性和反抗的本能。

    顺子家那点鸡毛蒜皮的俗事,道尽了生活的苦涩与酸甜。

    而他身边的这帮俗人,则象征着生活的另一重面相。

    就以麻刀上门道歉这场戏为例。

    因为客户跑路,心直口快的麻刀便把气撒在顺哥身上,冤他没能讨到工钱。

    顺子心想,为了照拂这帮人我才忙前忙后地拉活,每次也多赚不了几个钱。

    到头来这伙人居然还敢甩锅?!

    越想越气,顺子当场宣布散伙,往后谁都别再烦他。

    眼瞅着形势不对,麻刀等人赶忙拎着水果饮料上顺子家,准备赔个不是。

    素芬一时心软,就开口替顺子做主,决定留他们吃饭。

    见状,顺子拎着水果,站在院子里无奈地嘀咕:

    “拿这点东西值不值二百块钱,还留这伙吃饭。”

    他一眼,就看穿了这帮人的小心思。

    表面上,这帮装台兄弟都是老实巴交的打工人;

    背地里,人人心中都有把小算盘,精明的很。

    就像每次装台的时候,他们都习惯于优先考虑如何讨价还价。

    负责讨价的代表,则是嘴皮子最溜的猴子。

    他一会儿喊着要加鸡腿,一会儿又想讨酒喝。

    而且他还故意装蒜,一直推说雀哥饭量大,因此才要多加肉菜。

    眼看铁主任一副老大不乐意的模样,猴子又试着换了个说辞:

    “这下午要喝多少水呢,再加一瓶啤酒吧。”

    在场其他兄弟也不搭腔,而是默默地看着双方继续扯皮。

    等领导答应了,众人这才露出笑容。

    一拉一扯,见招拆招,非得把好处都占全了,才肯安心干活。

    不得不说,这也是种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除了物质之欲,他们在乎的还有更赤裸的欲望。

    先看他们对待陌生女人的态度,就两个字:饥渴。

    干活时,猴子使劲盯着更衣室里的俄罗斯妹子,都快看傻了。

    一下台就直嚷嚷,“白花花,那下边白花花的。”

    闻言,其他兄弟纷纷瞪大双眼,抢着要上台,差点没打成一团。

    对于这辈子没碰过几个女人的光棍来说,能在干活时偷瞄上几眼,简直堪比“福利”。

    再看他们对待兄弟女人的态度,也是两字:眼馋。

    自打顺子二人领了证,他们动不动就要起哄,一口一个“白嫂子”。

    再仔细端详他们的眼神。

    里头藏着三分艳羡,七分热烈。

    聊着聊着,麻刀突然用力怼了油饼一把,那意思是:“别盯得太紧,注意点。”

    如你所见,他们从不掩饰对异性的渴望。

    一有机会,就想着好歹也沾点眼福,过把嘴瘾。

    尤其是墩墩。

    闲聊时,他总在抱怨聘金涨了,永远攒不够娶媳妇的钱。

    就连众人相约搓澡,也不忘提一嘴,能不能点个女搓澡工。

    以当下的目光审视,这帮大老爷们就是妥妥的“直男癌”。

    既粗鲁又好色,有贼心没贼胆。

    “直男癌”的背后,藏着装台工人们贫瘠的精神世界。

    每天睁开眼,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活和挣钱。

    没活干,就得挨饿;

    没钱,就没法在大城市里生存。

    迫于自身境遇,他们无从表现优雅和风度,更别提追求诗与远方。

    “老婆孩子热炕头”,堪称他们人生的终极理想,以及对“成功”的世俗化想象。

    说到底,越过繁华炫目的灯火,揭露人性边缘的野蛮与欲望,关照那些鲜为人知的贫瘠。

    这正是《装台》的意义所在。

    按理说,这么一部冷门宝藏剧,绝对有资格列入个人的「年度十佳」 。

    然而我还是犹豫了。

    诚然,本剧在大方向上几乎挑不出毛病。

    故事扎实,人物生动鲜活,市井气息浓郁。

    与时下的爆款糖水剧相比,高出不止一个lv。

    可惜,作为一部市井生活剧,《装台》没能藏好它的“野心”。

    什么意思?

    大部分时间,本剧在认认真真推剧情,走主线。

    可镜头一旦切换到街头巷尾的小摊子或者美食街上。

    好家伙,当场起范。

    BGM一响,瞬间无缝切换到美食纪录片模式:

    “锅贴、凉粉、酸菜、炒米、春卷、醪糟、三原熏鸡、酸汤饺子、油泼辣子。”

    快速报菜名的旁白,轮番的特写镜头,恍若低配版《舌尖》。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再拿转转二人跟踪俄罗斯妹子这段剧情来说吧。

    无论是镜头调度、转场,还是人物的出镜方式,再配上这微妙的异国风情,总有种官方旅游宣传片即视感。

    点击《装台》,收获CCTV8 同款宣传片

    这种莫名其妙的小插曲,偶尔来个一两次倒也罢了。

    偏偏,编剧不肯见好就收。

    第二集,顺子给老相识窦老师送了一袋锅盔,接着两人相约去吃烤肉。

    饭桌上,窦老师顺手抄起锅盔,开始讲解它的妙处,还说的头头是道。

    有的观众,或许听得津津有味。

    但尴尬的是,这俩明明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啊!

    顺子难道不懂这锅盔到底哪里好吃?

    试想下,两个北京老大爷聚餐的时候,一方突然开腔,一本正经地给对方科普:

    “诶!这面茶就得讲究,咱必须转着碗边儿喝,可千万不能拿勺。否则,就不能一口麻酱一口面茶咧!”

    恐怕,对面的大爷只会冷哼一声,继续埋头吸溜他的面茶。

    当然,这番解说明面上是对准顺子,实际还是说给屏幕前的观众。

    对此,我也心知肚明。

    但编剧越是心急,唯恐观众get不到知识点,我就越是捉急。

    呈现饮食文化,不该建立在牺牲人物逻辑的基础之上。

    否则,只能叫卖弄。

    安利美食,也得找准角度。

    你看,同样把镜头对准西安,隔壁《长安十二时辰》就巧妙得多。

    剧里,张小敬先是美美地啃了两个火晶柿子,再是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水盆羊肉。

    几个镜头扫过,不仅烟火气有了,也实打实地令人眼馋。

    至于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开播不久,张小敬成了“带货达人”——剧里的一众美食火速成为爆款。

    后来,又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热。

    谁看了不想夸一句:“张小敬,二次元的丁真。”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想体现本土文化的魅力,就必须把风土人情掰开了、揉碎了,渗透进角色的日常,从细枝末节里展现。

    唯有如此,才可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而且越往下看,我这个细节控就越是失望。

    按我的设想,城中村应该是个鱼龙混杂的微型社会,不同阶层、出身、背景的人混居在一起:

    比如,生活落魄的艺术家、投资失败的煤老板、离家出走的年轻人,甚至于艰难度日的流浪汉。

    结果呢?剧里只简单罗列了几个代表人物。

    成天斗嘴的疤叔夫妇、吝啬鬼黑叔,爱卖弄学问的窦老师,没了。

    更别说,这几位的出场机会也相当有限。

    如此抠门的黑叔,究竟图啥?

    过去,疤叔夫妇为什么要闹离婚?疤叔又为何老缠着疤婶?

    对待这群街坊邻居,顺子又抱着什么态度?

    平日里,他们如何打交道?

    一连串得不到回应的问号,让我始终难以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仔细想想,这些“虚有其表”的人物,似乎与街边的三无小摊、廉价招牌、电线、牛皮癣没有本质区别。

    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提醒大家——

    城中村的底层生态,微妙而复杂。

    问题的关键,仍在这“改编”二字上。

    本剧在保留原作主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最先被动刀的,是随处可见的“粗鄙之语”:

    新婚之夜过后,众人调侃顺子

    原本生猛辛辣的市井粗话,宛如被清水洗刷了一遍,最终变得老少咸宜。

    不过考虑到收视群体的普适性,文学与影视毕竟又是两种体裁,这姑且还算是正向优化。

    接下来要说的,才是“负向优化”。

    就单聊开场的“讨薪戏”。

    为了多赚外快,顺子主动接下野团的活。

    等到演出结束,野团的领队带头跑了,负责牵线的中间人跟着消失了。

    就连秦腔团的铁主任也突然玩起了失踪。

    顺子一伙人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怕不是被人联手给坑了。

    就在我以为会继续深入刻画时,剧情迎来反转。

    原来,铁主任不是真想跑路,而是忙着替大家追讨工钱才拒接电话。

    于是,谈笑间危机解除,工钱也如数奉还。

    方才还满脸不忿的装台工人们美滋滋地点着钞票,然后继续干活。

    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双方出现矛盾—矛盾激化—误会解除—皆大欢喜。

    如何,是不是觉得这节奏分外眼熟?

    没错,这场讨薪戏与春晚小品的距离,不过是几句夹杂着过气流行语的正能量号召。

    关于民工群体,最尖锐的话题被一笔揭过。

    剩下的,无非只是收入和婚恋难题。

    但我们心里都清楚,现实并非如此——

    民工讨薪引起的大规模纠纷,全国各地仍时而发生。

    民工真实的生存处境,也比剧中表现的更为窘迫。

    平时,他们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无形中支撑起城市运转的血脉。

    要干最苦的活,拿最微薄的工资。

    当疫情来袭时,他们却被推入视觉盲区,沦为最先受到冲击,也最欠缺社会保障和关注的弱势群体。

    对“实质性苦难”的层层过滤,从本剧的别名《我待生活如初恋》,就足见端倪。

    落到官方口径里,则是不加掩饰的宣扬。

    注意,这段话里的几处关键词:

    “保留原著真实底色的同时,增加了温暖明媚的色彩。”

    “对父女关系的刻画一改原著的沉重,用喜剧化的手法表现剑拔弩张的对立。”

    按照国产剧的一贯调性,我有种强烈预感——

    本剧迟早将成为“《都挺好》2.0版”。

    势不两立的刁家父女,会逐渐达成和解。

    原本被逼走的素芬也会坚持留下,甚至慢慢解开菊花的心结,最后安排个大团圆结局。

    至于装台人呢?他们迟早会在顺子的带领下,步入更美好富足的生活。

    我承认,文学改编有难度,不是任何编剧都能驾驭。

    而且也不是非得看点苦大仇深的剧才满意。

    就算编剧仿照台剧《做工的人》拍出一部荒诞喜剧,我也绝对举双手赞成。

    但既然选择了严肃文学,而非快餐文化,就理性尊重其严肃性与人文价值。

    而不是一边挫去文本的锐气,一边心安理得地加大对现实生活的过滤,强添一抹亮色。

    我也只能默默地说上一句,“懂的都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