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蜗居》到《安家》,热播背后是国人“何以安家”的心酸路

 新地产陕西 2020-12-08

普通人的买房梦,藏着最真实的渴望。

 文 | 九栋 

近日由孙俪、罗晋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都市剧《安家》正在热播中。

房子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中国人对家的执念,让《安家》自带流量。据艺恩数据显示,自《安家》播出的第5天起,其全网播映指数便位居剧集榜首,且连续七日蝉联冠军。目前,该剧微博上的相关话题达到20个以上。

图源:新浪微博截图

1



中介卖的是房子,链接的却是一个个具象的家。

《安家》的主题,依然是国人的痛点话题“房子”,其购买了日本《卖房子的女人》系列版权,将原有故事打翻,由编剧六六重新执笔,进行本土化创作。

故事讲述的是某房地产中介公司大区经理房似锦,临危受命去挽救一家业绩不断下滑的门店之后所发生的故事。

其借由房产中介这一视角来透视生活,通过不同的买房卖房故事,牵扯出各式各样的矛盾与人性,从侧面展示了生活中不光是阳春白雪还有青菜豆腐,搞不好又是一地鸡毛……

此剧自开播后引发无数热议和讨论,也衍生了“房产证该不该加儿媳妇名字”这类的微博热搜。

《安家》剧照 图源:网络

大家看剧看的认真,自然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看法,有部分人就对这部剧保持着不认可的态度,认为对房产中介有虚构夸张的一面,某些剧情有点不太现实。

其实,在决定做《安家》这个项目之后,六六就已经做足了前期准备。从北京、上海、广州,到湖北、安徽,无论是链家、中原这样的连锁企业,还是在当地扎根十几年的中介门店,六六几乎全部跑遍,她用来自全国上下的大数据告诉观众,“你没看到的不代表就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家》呈现出的,是群像化的

《安家》剧照 图源:网络

房子,是国人解不开的枷锁。

与其说《安家》讲的是房产中介人的故事,不如说其讲的是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最看重的归根结底还是会落在小人物的情感与生活上。

有卖房子的人,就有买房子的人。套用句剧中的台词台词,“每套房子都有它命定的主人”。双博士家庭、包子铺老夫妻、迷信的黄老板……门店里人来人往,中介卖的是房子,链接的却是一个个具象的家。

2


“如果当时没有买房,现在即使我有购房资格也买不起了”。
2018年,樊纲提出“六个钱包”的说法,引起一众哗然。今天我们先不去讨论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房子的重视。很多时候城市的一套房子就需要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付出。

就如《安家》里罗晋饰演的徐文昌也说,“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载着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

中国人在房产上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曾经梦想执剑走天涯,如今只想买房来安家,普通人的买房梦,才是藏着最真实的渴望

《安家》剧照 图源:网络

2009年,一部《蜗居》掀起了一个买房热话题,2020年《安家》 登录荧幕,两剧皆出自编剧六六之手。

在《安家》中,海萍、苏淳夫妻档也恰如其份地回归致敬。

从《蜗居》到《安家》,十一年前,《蜗居》的海清饰演的海萍为买房,四处筹集首付款。十一年后,依然是海清饰演的《安家》的宫蓓蓓,为改善全家人的居住环境在努力。

十一年前,“海萍夫妇”用尽所有力气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子,约120㎡,花了38万。十一年后,“宫蓓蓓夫妇”选购的总面价约78㎡的“跑道户型”奇葩户型,总价已经达到400多万。

▲图源:网路

有人对此戏称:"十一年过去,海清从《蜗居》演到《安家》,房价从38万一套买到了5.51万/㎡。”

▲图源:网络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却也折射出房价的一个趋势。


据我在网上查询的资料,全国房地产有过两次“飞跃”,分别为2008~2009年以及2015~2016年

2008~2009年的飞跃直接得益于4万亿的刺激计划,4万亿刺激计划开启了高铁等大基建时代;2015~2016年的飞跃直接得益于以“330新政”为代表的房地产去库存刺激计划。这两次飞跃基本上让很多优质城市的房价在2017年相对于2007年翻了的4倍,远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速。

纵观过去11年房价走势来看,终究是以一个“涨”字贯穿始终。

2013年末,朋友Z在西安南二环,入手了一套现房,均价约在7800元/㎡左右,对于当时西安整体楼价来说,这套房子价格真不便宜。2020年,七年过去,在58同城上这个项目二手房的均价约在1.6万/㎡-1.7万/㎡间。

图源:58同城网站截图

朋友是“刚需”,这套房子也是集她全家之力购买的。前不久朋友Z和我聊起买房,感叹到:“如果当时没有买房,现在即使我有购房资格也买不起了”。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好房子”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以我家举例来说,我出生的地方是一个三线兵工厂。

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厂里还是有着分房的政策,当时我家人的观念是:“有房就好。”

90年代中期的时候,厂里开始实行集资房,这时我家人对房子的面积大小开始有了具体的要求。

2015年我陪家人在西安看房时,除了面积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家人还对房子周边配套、物业选择、小区的绿化率这些方方面面都有了更为细致的标准。

在电视剧《蜗居》中,海清饰演的海萍,是为了房子首付忧愁。

在《安家》中,海清饰演的宫蓓蓓,作为二胎妈妈的她准备换房子,看过无数套房却一直都没找自己理想中的房子,直到房似锦向她推荐了一套无人问津却符合她的情怀的过道房。   

《安家》剧照 图源:网络

如果说十一年前的《蜗居》中主角是焦虑的点是:“能不能买到房”,那么十一年后的《安家》中的剧中大多数人都在焦虑与围绕的话题就是:“怎么才能买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

都说戏剧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或许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我们现在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高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好房子”的要求也只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具体。

4



大家众口一词地认为:必须买房,只有买了房,才有在这城市立足的资格;只有买了房,后代才不会像自己这么辛苦;只有买了房,才配在这天地间立足。

 ——《二手生活》。

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而房子就是可以轻而易举刺痛我们的神经。

在城市中,没有房子的人,被称做“X漂”。
 
对这些“漂”的人来说,房子就像是浮萍脚下的根,是蒲公英落地之后的踏实感,有了房子好像才算是扎进了所在城市的这片土地上。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宅在家,成为全民对抗疫情的一个选择。但与此同时,疫情下对于外来租户的严防死守,房子俨然成了“通行证”, 全国多数城市规定外人无房产不准回小区,让不少租房者感有苦难言,这届租客真是太“南”了。

在疫情的“试金石”下,“租售同权”似乎很难达到管理上的一致。

▲图源:网络

新浪微博有一个话题是:“疫情过后,你最想干什么?”很多人表达的愿望都是:“疫情结束后,我想买套房”。

当然我不知道疫情结束后到底是会有多人选择买房,但我想说的是,你不能否认在危机面前,房子是能带给人们的安全感和抵抗风险的勇气。有时候安家不仅仅是买房人的安家,更是每一个买房人内心的安家。


5



回归到人生最本质的内核—生活。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开始回归人生最本质的内核—生活。

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关于城市,关于生活,关于房子。《安居》的播出也算是恰逢其时,整部剧虽然讲的是卖房子人的故事,可其中关键点它还是贴近中国安身立命的房子问题。

我们该如何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对于买房这件事,这部剧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更深刻的认知。

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之下,房地产行业受到了冲击。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多省市从供给侧和企业端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涉及延缓企业土地出让金缴纳、阶段性放宽预售条件等。

西安不少房企通过“线上购房“、“无理由退房”等多种形式出击,展开了特殊时期的房企“保卫战”。

而在3月3日,西安市发改委商品住房2020年第3批(总第一佰零八批)价格公示项目名单公布,本次公示11个楼盘共有3943套房源,2万+甚至3万+的项目颇多,让不少人大跌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房源中洋房等改善类产品居多,刚需类楼盘少,公布的房源价格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新近入市的房源可以看出,主打改善牌的项目是也越来越多,连偏远区域也不例外。

之前我们一直说“面粉”决定“面包”,土地成本一直在增长,地产产品也在升级。

所以2020年的西安房价究竟会如何?还真是令人“迷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