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理论和临床研究成果

 寿世保元中医馆 2020-12-09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李沛金

2020年12月5日在江苏宿迁《第四届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上的发言稿

今天,首先感谢《第四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组委会给我提供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糖尿病足有效防治这个问题的机会,我也将自己10数年来在糖尿病足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但愿本人今天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中医药同仁们,大家携手协作,共同努力,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方面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一、糖尿病足简介

糖尿病足,是一个被西医界公认的世界性医学难题,对于目前占世界医学主导地位的西医药来说,除了截肢以外并无任何疗效确切的方法,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责任就落在了我们中医药同仁们的肩上了,大家认同吗?

据流行病学数据,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上升到11%左右,截至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就高达近1.2亿人,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近年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据《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报道,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发病率高达8.1%,糖尿病足截肢率为5.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死亡率高达11%,而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

二、传统中医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认识领先世界

1、传统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领先世界

早在至少2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千古奇书《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就有关于糖尿病(消渴病、脾瘅)的记载(原文):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热或湿热)。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另外:对糖尿病这个问题,我们有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今天没时间讲,如下次有机会再讲吧。

2、传统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领先世界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篇就有类似于糖尿病足的记载: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初如小趾,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糖尿病足之湿性坏疽)

黄帝曰:何谓疽?歧伯曰:热气淳(此处应读zhun ,是浇灌的意思,不应读chun)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糖尿病足之干性坏疽)。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三、我们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我们研究认为: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或糖尿病病程久,至阴精亏虚,虚热内生、血脂高、血粘稠度高,而至下肢动、静脉系统硬化、狭窄、

闭塞,经络瘀堵严重(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热邪血瘀、痰阻血瘀等)。我们在治糖尿病足期间,还发现刺痛感沿膀胱经等经络循行路径逐步上移现象(见:糖尿病足刺痛感沿经络循行路径图),造成血液循环系统出现程度不同的循行障碍,严重者脉络闭塞,致使相关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或瘀堵性坏死、或感染性坏死。其根本病因就是气血循障碍。

治疗糖尿病足,其根本问题是必须解决一个“瘀”字,实现一个“通”。同时还必须要兼顾脾、肝、心、肾等脏腑功能是否正常的问题。

糖尿病足刺痛感沿经络循行路径移动图1

糖尿病足刺痛感沿经络循行路径移动图2

四、临床上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误区

1、病因认识误区之一

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系统受损”所造成的,即周围神经性溃疡。

我们研究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周围神经性病变,一般只造成:感觉异常——如敏感度降低、麻木、蚁行、发凉、发热等;疼痛加剧——针刺样、电击样痛、火烤样痛、钻凿样痛、撕裂样痛等。

我们大家在临床上看见过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出现过皮肤溃疡吗?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见识不够,反正我是没有看见过。

所以,我们不认同“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系统受损造成”的这种观点!

2、糖尿病足病因认识误区之二

临床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当下血糖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愈合或糖尿病足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所以,凡是糖尿病患者,不管是新旧伤口,都需要降血糖,哪怕是手术伤口,都要把血糖降下来了,才敢做手术。

大家认同上述观点吗?我是不认同的。

我们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愈合或糖尿病足难以愈合,不是当下血糖高造成的,而是由于既往的血糖控制不稳定或糖尿病病程长了,长期对经络、脉管造成进行性损伤而至脉管狭窄、经络瘀堵瘀堵,进而造成脉管、经络出现程度不同的气血循行障碍,最终造成糖尿病皮肤损伤愈合慢、糖尿病足难以愈合。大家认同吗?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血糖虽然控制下来了,但创面不愈合的案例少吗?

我们在临床上,对空腹血糖在10-14左右的高血糖糖尿病足患者,溃烂创面同样会如期快速有序地愈合,所以,我们认为患者当下的血糖高不一定影响当下糖尿病足的康复。

3、糖尿病足病因认识误区之三

临床上一些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在糖尿病溃烂创面涂洒胰岛素制剂(膏剂、水剂),以期降低创面血糖而想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大家认同这种治疗方法吗?反正我是不认同的,并且感觉是荒唐的。

我们研究认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糖尿病足患者皮肤溃疡创面的血糖高不是造成当下糖尿病足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

据权威研究资料: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70—80%的胰岛素是在肝脏发挥降血糖作用,只有20—30%是在肌肉组织里发挥降血糖作用。

在糖尿病患者皮肤损伤、皮肤溃疡上涂洒胰岛素制剂,能降低患者创面及邻近组织的血糖吗?能降低多少?就是将创面及邻近组织的血糖降下来了,能促进和改善气血循行吗?气血循行不改善创面能够愈合吗?

以前,曾听我几个老师讲,在上世纪60、70年代,对一些经久不愈合的臁疮(老烂腿、千年脚、杉木脚杆),他们还将白砂糖洒在创面上,以促进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大家听说过这样的临床经验介绍吗?

五、我们对糖尿病足的分类

1、按糖尿病足至病原因分类

1)外力损伤性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外力(意外伤、修脚伤、压力伤、手术伤等)对皮肤组织造成哪怕轻微伤的原因,致使受损部位进行性感染、溃烂而形成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为外伤性糖尿病足。

在临床上,我们将糖尿病患者全身其他部位因手术或意外创伤后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皮肤溃疡,也归属此类。

这类糖尿病足,主要以气虚、血虚和气虚血瘀、痰湿瘀堵为主。

2)非外力损伤性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自身肢体出现红肿溃烂坏死、缺血性干枯坏死类糖尿病足,我们称为非外力损伤性糖尿病足。

这类糖尿病足,主要以气虚血瘀、痰湿瘀堵、血热致瘀为主。

2、按糖尿病足病理性损伤分类

1)动脉损伤性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也可非糖尿病患者),在无任何外力或意外皮肤损伤的情况下,肢端出现干枯性坏死而形成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为动脉损伤性糖尿病足,也称为干性坏疽。

主要症状:患者可在无任何外伤的情况下,从某一脚趾部开始出现瘀黑、干枯性坏死,病情发展很快,不少患者可在半个月左右,整个脚趾、脚掌部干枯坏死。

2)静脉损伤性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深浅静脉狭窄、闭塞,经络瘀堵不畅,造成血液回流障碍而引发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为静脉损伤性糖尿病足,也称为湿性坏疽。

主要症状:这类糖尿病足患者,一般下肢红肿、胀痛症状明显、创面脓性分泌物多。

3)动、静脉损伤性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静脉都受到损失,整个下肢动静脉血液循行都出现严重障碍,所形成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为动静脉损伤性糖尿病足,也称为混合型糖尿病足。

主要症状:患肢同时伴发干枯、红肿、胀痛等症状。

4)一般难愈性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由于外力或意外损伤造成皮肤损伤而形成的糖尿病足(或难愈性皮肤溃疡)。这类患者,下肢脉管、经络系统受损不严重,治疗也较简单。

六、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成果

经十数年理论和临床研究,我们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的研究成果(包括系列外用和内服产品)。由于产品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与原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合作,承担了糖尿病足治疗方面的2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显著效果。

1、糖尿病足外治方法

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我们通过熏蒸、热敷、组方穴位外敷、溃烂创面外敷等方法,达到疏通脉管和经络,畅通气血循行,以达到促进糖尿病足及时有效愈合的目的。

1)熏蒸:“辟秽通脉灸(由艾绒、檀香、降香、苏合香、安息香、桃枝、柳枝等23味中药组成)”熏蒸患肢。根据患者下肢脉管、经络瘀堵情况,每天熏蒸3-5次,每次熏蒸40-60分钟。疏通脉管、经络效果显著。

如瘀堵严重者,熏蒸20分钟左右,刺痛感显著增强。

2)患肢热敷:用原研“络松活油”热敷未破溃患肢。每天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

3)组方穴位外敷:根据患者脉管、经络瘀堵情况,辩证用“腿宁膏”敷贴相关穴位。包括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血海、委中、委阳、中封、解溪、申脉、昆仑、太溪、照海、然谷等穴位、也可视情况外敷踝关节以下脚部未破溃部位。

4)溃烂创面外敷:对一般溃疡(未完全干枯坏死)创面,用《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科研产品”唐肌康“外敷,每天换一次;

对溃烂严重的创面,前期可用“唐腐剃除丹”外敷,待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后,再改用“唐肌康”外敷;同时用“腿宁膏”外敷踝关节以下未破溃部位。每天换药一次。

对大的溃疡创面,待新生肉芽组织长平后,用“唐皮速驭(膏)”外敷,以促进上皮组织生长,每天换药一次。

5)严重窦道外敷:对窦道性溃疡创面,前期用“唐腐剃除丹”外敷,待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后,再改用“唐肌康”外敷;同时用“腿宁膏”外敷踝关节以下未破溃部位。

6)完全干枯坏死肢端处置:手术剔除(大清创)完全坏死组织后,创面用“唐肌康”外敷,视脉管、经络瘀堵情况,用“腿宁膏”分别外敷相关穴位和踝关节及以下未破溃部位,每天换一次。

2、糖尿病足内治方法

在辩证规范实施外治法的同时,须配合内服“活血养血、化瘀止痛、祛痰除浊、扶正固本”配方中药。我们在临床上给予以下内服中药,效果显著。

1)内服“唐脈康丸配方中药”,每天3-4次。对疏通糖尿病血管病变包括下肢脉管硬化、狭窄、闭塞有较好的作用。

2)内服“香川走串丸配方中药”,每天1-2次,一般服用10-15天即可。芳香走串功能强,对疏通各种经络、脉管瘀堵效果显著。

七、我们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复发)的临床经验

任何疾病,以防为主。特别是糖尿病足的有效预防,尤为重要。

经我们收集大量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前的一些自感不适症状资料总结认为:当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说明离糖尿病足的发生不远了,此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复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已患过糖尿病足患者预防复发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凡是糖尿病足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如预防不力,患者在3—5年内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高达80%以上,有的甚至第二年就再次复发了,况且再次复发后的糖尿病足更为严重。所以,糖尿病足患者康复后,为了防止复发,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极为重要。

我们在临床上,建议患者内服外敷“活血养血、化瘀止痛、祛痰除浊、温经通络”的中药,以使硬化、狭窄的脉管进一步软化、通畅,瘀堵的经络进一步疏通,有效预防再次复发。具体方法如下:

1)内服:“唐脈康丸配方中药”和“香川走串丸配方中药”。

2)外用:“络松活油”热敷膝关节及以下肢体;用“辟秽通脉灸”熏蒸双膝关节以下肢体。

2、未患过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

1)不适症状时积极有效预防: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膝关节休息痛、下肢敏感度变差、发凉、发痒、肢端麻木、刺痛、无故红肿等不适症状时,就在提醒患者,下肢脉管和经络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硬化、狭窄了,患者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千万不能因外力对下肢肢体造成损伤,有时哪怕一点点轻微的损伤,都会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生。

1)皮肤未破溃的预防:一般以外治为主。用“络松活油”热敷膝关节及以下肢体;用“辟秽通脉灸”熏蒸双膝关节以下肢体。

2)皮肤轻微损伤时的预防:糖尿病患者因外因(如剪指甲、脚癣、鞋子挤压等)出现轻微皮肤损伤后,应及时选用有效的外用产品外敷损伤创面,千万不能乱用药,特别是不能使用激素类外用药。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建议用“唐肌康”外敷损伤创面,同时用“络松活油”热敷膝关节及以下肢体,用“辟秽通脉灸”熏蒸双膝关节以下肢体,创面会很快愈合。

3、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预防

1)血糖控制预防: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

2)不良嗜好预防: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高脂肪食物,最好限烟、戒酒。

3)穿着预防:穿宽松裤子和鞋袜,特别是鞋袜要宽松,不要挤压肢体。

4)皮肤养护预防:修剪指甲、鸡眼、老茧一定要小心,不要弄伤皮肤;有脚癣要及时治疗,不要用手抓搔。

5)下肢动脉硬化检查:有条件的患者,应做下肢动脉硬化和血流检查。

八、治疗糖尿病足部分典型案例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3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4-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4-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5-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5-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6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3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4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5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6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7-7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8-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8-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8-3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8-4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9-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9-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0-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0-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0-3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1-1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1-2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1-3

  糖尿病足典型案例11-4

组委会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仁们:

今天又占据大家的宝贵时间了!

我今天对糖尿病足防治方面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但愿真正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妥之处,万望斧正!

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将更好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诊疗技术服务于广大患者,为国家、为社会每年减少十数万因糖尿病足截肢的残疾人而努力,为健康中国做出我们中医药人应有的积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