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的悲哀:读懂了鲁迅,成为了他笔下的人物

 昵称2543769 2020-12-09

年少的时候,书本里总缺少不了这个人,他的文章晦涩难懂,遣词造句佶屈聱牙,文章的背景距今已远,宣扬的主题立意让人难以捉摸。

总之,他就像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老头,横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但是,他却凭借着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的名字,就是鲁迅。

倔强的老头

课本中读“鲁迅”:学生时代的“梦魇”

曾经最大的痛苦,就是去背诵鲁迅的文章。

他是中国新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将传统的文言文写作模式,向更加口语化的白话文过渡。这种掺杂多种文体的句式,既不像古诗那么工整,又不像日常说话那样轻松随意,有很多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地方,读起来非常拗口。

加之鲁迅思维奔放、跳跃,常常会将很多不相关联的词句组合,形成一种诡异的色彩。

例如在“号称鲁迅最优美文章”的散文集《野草》中,形容山脚的光是“野烧的微光”,形容心情是“微末的欢喜”,形容天空是“奇怪而高”。这对严格遣词造句的我们造成一定的冲击。

小鲜肉时期的鲁迅

句式的大胆重构也是鲁迅的一大特点。

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散文名篇《秋夜》的开篇写道:“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又如《影的告别》中“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几个“时候”的循环,将你绕到云里雾里。倘若一般的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肯定会被判为病句,但是鲁迅写出来的,就是圭皋和经典,都是我们的“必背”内容。

逐字逐句去理解把握鲁迅的文字,成为我们学生时代最大的“梦魇”,更不用说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了。

一代大师

青年时读读“鲁迅”:不识愁滋味

童年,我们被教会的,是去爱这个世界,对于身边人和事,我们都要用“善”去对待。然而在鲁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充满了对立的矛盾,仿佛所有人,都充满了戾气。

通过配图我们看到,鲁迅这个精神矍铄的精瘦老头,用挑剔的眼神观望着一切,反映在字里行间,不是抨击、批判,就是挖苦与嘲讽,好像见不得别人家的好。

这在他的杂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他的笔下,整个世界都是“吃人的”,社会是绝望的,作为个体的人,也是麻木和冷血的。

年轻鲁迅

这些都源于鲁迅的个人经历: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看了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抓到了为俄国充当向导的中国人,并当众处决。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行刑的现场 ,竟然满是看热闹的中国人。

愤懑之下,鲁迅放弃了原本从事的医学,他认为,精神上残疾的人,也不值得肉体上上的救治。就是这种有点偏激甚至极端的思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也是他不竭创作的动力源泉。鲁迅曾经说,他没有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但现实却比预测的更加可怕。

因此,他揭露了很多的社会阴暗面,例如国人会去争抢着吃“人血馒头”、努力去“成为奴隶”,让所有感到了无比的绝望。

年轻人是温室里的花朵,哪里经历过大风大浪,所以不可能理解鲁迅的世界。在年少的我们眼里,鲁迅不过是个有点孤僻、满腹牢骚的倔强老头。

封建吃人的社会

成年时读“鲁迅”:已成书中人

年少时读不懂鲁迅,是因为我们不理解社会的阴暗面。在我们成年时,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鲁迅笔下的人和事,竟然变得亲切熟悉起来。

曾经有人说,每个人都会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曾经,阿Q、孔乙己等鲁迅笔下的人物,要么贪财好利、投机倒把,要么深受封建礼教的荼毒,我们要么嗤之以鼻,要么一笑了之。

可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我们竟然发现,自己已经有意无意成为了他们。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面对日常平庸生活的安慰剂,是打发无聊时光的制胜法宝。在不停的自我安慰下,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将原本失败、乏味的生活,过得看似充实而忙碌。

而满嘴讲着“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孔乙己,是陈旧封建的化身,其迂腐的思想着实令人可笑。可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

步入中年以后,愈发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敢对旧制度说“不”,不敢去锐意进取、大胆革新,只能畏畏缩缩跟着社会人云亦云,不正是新时代的“孔乙己”吗?

鲁迅笔下一个个悲剧式的“小人物”,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太过于真实。他们猥琐、市侩、迂腐、利己,却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氛围。一百年过去了,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改观。我们有多少人,重新又活成了阿Q、孔乙己呢?

孔乙己

成年人的悲哀,不仅在于读懂了鲁迅,还在于理解了鲁迅笔下的人物,甚至我们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表面看似诙谐幽默,背后却是巨大的无奈。

鲁迅小说中着墨较多的,还有一群人,他们常常被忽视,却又如影随形。

这就是所谓的“路人”、“吃瓜群众”,是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方面,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一方面又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们“竭力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像死鲈鱼”一样,争先恐后看着与自己无关的“热闹”。

别人的苦难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与谈资。就像作为“革命党人”被拉去枪毙的阿Q,奔赴刑场的路上,面对的是“蚂蚁一样的人群”,他们对阿Q的死活并不关心,而关心是他在临死前,还能不能再唱出一句戏文。

就像《狂人日记》里架构的奇异宇宙观:你可以凌辱耻笑别人,别人也可以凌辱耻笑你;你可以把别人生活剥、连肉吃下,别人可以把你当做食物敲骨吸髓。人们只需要一时的欢娱,而下一秒属于谁的悲剧,这并不重要。

在美国波士顿一处缅怀被屠杀犹太人的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话:

“当纳粹们来抓共产党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
当他们关押社会民主人士的时候,我没有说话,我不是社会民主人士;
当他们抓工会同志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依然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当纳粹来抓我的时候,也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鲁迅笔下的社会比这更可怕:他们对同胞的遭遇的困难,非但不感同身受、施以援手,还大加嘲笑,看戏一样在旁边喝着彩,甚至备着馒头,等着吃“人血馒头”。

鲁迅所描绘的这些场面,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对社会有了透彻了解后,近乎真实的白描。几千年的“看客”文化依然流淌在我们今天的血液里:马路上跌倒后无助的老人;突发疾病需要救助的路人……

在很多情境下,我们依然选择了去做那个安静的“路人甲”,去奉行所谓传统的“中庸文化”,相信小时候儿歌里唱的“多管闲事多吃屁”,成为了鲁迅所最为不齿的一类人。

这是作为中国人最大的悲哀。

洞穿人性的鲁迅

老年读“鲁迅”:难以割舍的“温情”

有人说鲁迅是“战士”,对社会的黑暗进行无情的批判,是绝望中的呐喊着,是黑暗中的思考者,是特立独行的挣扎者。但是在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背后,也有他的“铁骨柔情”。

在现实生活中,鲁迅充满了温情,尤其在家中,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对自己的小儿海婴充满怜爱,处处为小孩着想,并为他唱起可爱的儿歌,享受天伦之乐。

在他的作品中,主要是一些散文,体现了很多的“温情”。

比如对于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尤其是散文《故乡》的几处着笔,表现极为淋漓尽致。文章描写了一个离家之人回到家乡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展现出浓浓的乡土情怀。

对他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是他作品的另一大主线。在高中课文《社戏》中,详细描写了浙江水乡的孩童,看戏玩乐的情形,充满真情实感,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鲁迅笔下的水乡社戏

此外,很多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真性情的鲁迅”:展现了对于对于老师的尊敬、母亲的亲情、对于动物的怜悯,对于整个世界充满了“大爱”。

当人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便会想明白很多事。年少时的轻狂与锋芒,也随着岁月渐渐磨去了棱角,我们会以更加怜爱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鲁迅这种复杂的感情,也渐渐得到了认同:对于社会的批判,是我们想他变好;对于人物的嘲讽,是我们希望他避免悲剧的结局。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背后,都是对于“美好”的一点期盼,只不过这些期盼,有时候太过渺小和无力。

一千个作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也读出了不同的鲁迅。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既是主角,又是路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既充满思辨,又难舍爱恨。在逐渐读懂鲁迅的同时,我们也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