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中的内镜消毒剂该何去何从?

 感控plus 2020-12-09
作  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张海金
编  辑:高少卉

导  读:

内镜清洗质量一直是医院感染管控的重点环节,内镜消毒剂一般使用的都是化学消毒剂,其使用的期限按照说明书规定执行。一般来说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占绝大多数,这样就涉及一个问题,在一次配置使用有效期限内,使用中消毒剂应该怎么存储放置?


1、管道回收

内镜清洗工作站一般是由4-5个槽组成,其中有一水槽用于内镜的消毒,清洗后的内镜放入此槽中进行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将此槽中的消毒剂排放到固定容器中,第二日工作开始时将消毒剂重新回吸至消毒槽中。

存在问题:回收排放管路无法进行有效清洁和消毒。

解决方案:联系厂家,定期对消毒剂回吸排放管路进行清洁,去除可能存在的生物膜,彻底进行清洁消毒。

2、手工回收

没有回吸管路的,将消毒剂转移至消毒后的容器。

存在问题:需要转移容器和存储容器,可能有消毒剂损失。

3、原地存放

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消毒剂直接在消毒槽中加盖存放。

存在问题:消毒槽无法做到每日清洁。

以上的3种方法都尤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主要是关于消毒槽存放消毒剂的问题,笔者认真的查阅了2016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6.6 设施、设备及环境的清洁消毒。6.6.1 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彻底刷洗,并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6.6.2 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槽。”从规范中似乎没有强制要求消毒槽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只是要求每次更换应彻底清洁消毒,如此看来,直接在消毒槽中存放消毒剂也未尝不可。当然了,不管何种存储方式,都不能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每次使用前浓度的监测必不可少。

不管使用何种消毒剂,何种储存方式,最重要的是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的保证,如何衡量内镜管路消毒效果,内镜微生物学监测应该是金指标。《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中要求“内镜消毒质量监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明确了消毒后内镜使用滤膜法进行检测。滤膜法相比于倾注法而言,更能真实的反应内镜清洗消毒后的微生物去除的情况,因此,建议遵循规范要求,使用滤膜法进行内镜洗消质量监测。

滤膜法监测

滤膜法是使用真空泵负压抽滤,在滤杯内的灭菌微孔滤膜上下面产生压差,使滤杯内的洗脱液由于压差作用通过灭菌微孔滤膜,使得微生物被拦截在灭菌微孔滤膜上。规范中要求使用孔径0.45μm(微米)的滤膜,可拦截直径0.45μm(微米)以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μm ~5μm(微米)之间),从而高效地拦截微生物,更准确地监测消毒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使用“滤膜法”监测内镜清洗质量

滤膜法消毒内镜检测要用到什么试剂耗材?

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蓝盖丝口瓶、真空抽滤装置、微生物检测仪、0.45μm(微米)滤膜。
(1)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是:
醛类消毒剂用甘氨酸浓度为1.0%的洗脱液,其他消毒剂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的洗脱液。
(2)真空抽滤装置和微生物检测仪设备包括:内镜检测取样泵、微生物检测仪
  

采用滤膜法检测的样本合格率可能远低于传统采样法,但又能较为客观的反应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其原因包括50mL洗脱液能够比10mL洗脱液更充分地接触到消毒内镜的内表面,滤膜过滤时能够将洗脱液中的微生物高效拦截且对微生物的损伤较小,利于微生物的培养,得到更准确的菌落计数结果。因此,滤膜法能够更加灵敏、可靠地评价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更进一步保护内镜检查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以下视频为清洗消毒后胃镜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步骤,

希望对大家“消毒内镜滤膜检测法”的学习有所帮助:


诚然,在一般人的眼中,感控只是一项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工作,但如果不监测效果就如同供应室没有相关监测一样,没有医生敢用这样的器械,而内镜也是这样的道理,对感控的投入,是良心投入,不是吗?大家口口声声重视院感,那么对院感的投入究竟有多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