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仅凭直觉走好下一步?训练 | 思考篇

 全球风口 2020-12-09

关于直觉,一直有两派争论,一派认为直觉是好事,另外一派人认为直觉是害人的。

在森林行走的时候,看到一个影子能躲就躲,因为有可能是蛇,这是先天直觉,但在现代社会,靠一个小孩子的先天直觉是不行的,因为直觉也需要大量的量变到质变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棋局摆在眼前,苏珊·波尔加自然会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这是下意识的,不是先天的。这种能力靠什么?是靠训练。

苏珊·波尔加的爸爸是一个特别棒的心理学家,他相信只要训练,可以把他的孩子塑造成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碰巧孩子在几岁的时候对国际象棋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培养一个国际象棋冠军。他们家没有国际象棋基因,苏珊·波尔加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训练的。

商业也一样,商业不是艺术,是千锤百炼换来的,是每一次成功失败后探讨的成果。每做一件事情,思考哪个做对了,哪个做错了,什么是关键因素,什么是影响因素,渐渐就会有感觉。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好,做一个企业也好,做一个投资基金也好,都相当于一个生物从小到大,我们和传统的生物非常不一样,传统生物在一个固定的环境里没有什么变化,不断地长就可以了,但我们要不断上台阶,不断自我提升。

好的的成长路径,是把现有的事做到最好,迎接下一个机会,再做到最好迎接下一个机会,持续做到最好。

我们请人来分享,不是分享成长历程,因为总结起来就是个人奋斗史。这个人站在独特的风景处,用独特的角度去分享他看过的风景,这是才我们最需要的。马云讲的东西,一定比我们高,因为我们没有看过,但他看过、经历过。

最后对大家提一点要求。要以实用为原则,不能打哪儿指哪儿。中国现在还有很不好的东西,今天的企业界有战略战术、格调同时做得高的吗?

很少,马云可能算一个,但是成功了以后,大家都鼓吹“梦想应该有,也许有一天会实现”。但问题是人家成功不是因为梦想,是因为有战略战术,能协调能综合。

我们做底层的时候很容易忘掉理想,在突飞猛进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脚踏实地,同时兼得这两个不容易。老祖宗的传统就是这么整合的,如果诸葛亮每回打仗都失败,讲道理就没有用了。

这个时代是特别有意思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往哪儿走,大方向定了,但很多细节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一起去摸索。

创新最诱人的地方,就是没办法知道这个创新从哪儿来。周其仁老师一直讲,足够牛的一群人聚在一起,特别认真地探讨,尤其背景足够差异化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东西出来。

越多的人投身科技,大家越能越受益,这是我们的一个使命。干了很多不额外的事,我认为是我们的幸事。

●   ●

《前哨·王煜全》(第二季),每个季度会有一张 “行动地图” 课表,为你指明前进方向,提前规划学习进度。

第一季度,你会听到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航空航天、ICO 与企业投资这些产业的深度解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