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读书被吐槽,精英教育被质疑,到底什么才是未来教育?

 全球风口 2020-12-09

科技洞察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未来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们曾发起过一场这样的话题文章和深圳的讲座预告——《面向未来的教育》,儿童教育专家丁铁强博士,为上百位家长和学生做了主题分享和答疑交流。

下面,给未能到现场的朋友分享下这个讲座的精华内容。此外,丁教授在11月8日下午2:00-4:30北京私行金融街中心也将做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主题讲座,关注儿童教育的朋友不要再错过。


系统、连贯和衔接,是美国教育的三大特点

幼小衔接是完成从孩子到学生的升阶,旨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学习能力和运动兴趣,孩子开始学习逻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习得社会人的行为、遵循学生的规则,养成社会意识。而六年级的学生则要开始为上中学做准备,需要学会独立,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学生”;7-8年级(初中)生是小一号的成年人,9-12年级(高中)则是准成年人了,学习、生活都按照这个标准来规划。

作为 PSA 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丁博士介绍了 PSA 旗下三所学校:Putnam Science Academy(寄宿学校,包括7-12年级和大学预科)、St. Joseph School(K-8年级)和 Collegiate Academy(补充教育),并谈及 PSA 与美国170多所大学的合作关系。

美国教育优先级:体、智、德,中国的优先级:德、智、体

除了注重个体化发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以社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之外,美国教育来自政府的干预较少,没有“统一”的教材或大纲,包容性强,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再加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持久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赴美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

丁教授建议有意留美的学生家长应注意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中国的排序是“德、智、体”,而美国是“体、智、德”。

比如,日常休闲,人们去 sports bar,边看球赛边喝歌;国会、公司开会,通常要聊完昨天的球赛,才会开始谈正事儿;至于升学,体育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丁教授说 PSA 学子好多是篮球、足球特长生,升大学时会拿到几十个 offer,而且甚至不用填入学申请表,因为美国大学对体育都特别重视,争着录取特长生。

因此,如能发展孩子的体育特长,对他日后申请美国大学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因为在大学入学申请的众多因素中,体育的权重其实比考试成绩要重得多。

既然体育这么重要?那孩子究竟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训练呢?

丁博士介绍说:美国的孩子小时候基本以玩为主。到七八年级(初中)时,就开始认真的对待玩了,会全身心的热爱某个体育项目。丁博士是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专家,从其专业角度指出:12岁之前的体育比赛不算数,因为孩子还没发育好。从小就做肌肉训练,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明白了孩子开始受训的最佳年龄,那究竟玩哪种体育项目呢?丁博士建议玩团体竞赛,比如足球、篮球,除了个人精进,孩子还能学会团队协作。从实际概率来说,入选的几率也会大很多。除了申请大学有优势,丁博士也指出了玩体育的商业价值。

此外,丁博士也指出美国的幼教和研究生过后的教育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特色。其中,研究生过后的教育指的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是发达国家教育的优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准的重要因素。

最后的问答环节同样精彩,丁教授用生动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美国教育现状。节选留言环节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1、小布什就曾是耶鲁啦啦队的队长

在回答“舞蹈算体育吗?这个问题时候,丁教授的表示,学校都钟爱仪表、精神面貌好的学生。舞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舞蹈的学生很容易转入另一个行业,叫啦啦队。美国校园的啦啦队对新生有巨大的需求。小布什就曾是耶鲁啦啦队的队长。

2. 提前捐叫“捐”,当年捐叫“买”

有人问,美国的体育文化会改变吗?博士表示,美国大学对体育的重视不会改变,但是由于近几年,有些土豪家长给孩子体育特长造假,使得美国大学对体育特长的审核变得严格了。

如果要给大学捐钱,丁博士建议需要提前好几年捐,因为提前捐,是叫“捐”;而申请当年捐,是叫“买”。没有哪个大学愿意被贴上可以被“买”的标签。而且不用一次性捐很多钱,可以分多年捐,细水长流。最简单的就是设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地捐,每年捐个五万、十万,捐个两三年、三四年,这样比较有效。而如果你在申请当年,即使捐一百万,谁都不敢录取你。所以丁教授跟太太在美国设立丁氏基金,捐给很多学校,持之以恒地捐。长期捐还能有效建立人脉。

3.  体育要练到什么级别才能加分?

面对“体育要练到什么级别才能加分?”这个问题,丁博士回问了两个问题: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练了多长时间,能否持之以恒?二是你的体育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比如是否进了校队,代表地区或全国竞赛。丁博士以她自己女儿为例,从练摔跤到学开飞机,14岁年纪,已经有几百个飞行时长了。

4.  如果你对美国文化非常了解,你就是最紧俏的资源

有很多人想要融入当地的圈子,丁博士表示,有个别的英语法语双语学校不错,但中英文双语学校不多。说到圈子,如果你在中国的圈子是各个县县长的儿子,那去到美国,可能接触到的是各国的公主或者王子。美国对圈子的筛选其实更高。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对美国文化很了解,那你就是比较紧俏的资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