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策略与模式”阶段总结

 贝壳里的雪 2020-12-09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采用素质化教育理念,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思考能力,但这一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老师的教导。通过了解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角色,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烘托课堂氛围

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课堂气氛如何,课堂气氛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小学的学习本来就是疲惫的,同学们在学习文化课之后本就无精打采,所以在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而互动式教学一扫传统课堂的沉闷,学生可自由发挥,表现自我,老师与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学生也越多参与进来,畅所欲言,发挥自我。小学是一种美的文化,它在于声音,开口是第一步,学生加入进来唱起歌来,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艺术就应该去享受,师生一同沉浸在这种氛围里,享受小学,感受小学的美。

2.增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喜欢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绝不喜欢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而互动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学生能喜欢上这种课堂,迫切地想加入这种课堂,所以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很多,这种模式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的改变是第一步,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又要去学习新的技术,势必会是一大挑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进步,共同去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来了,动力增加了,给老师教学也提供了信心,这样的课堂才更加精彩。

3.师生情感的提升

以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很僵化,无任何的改善,学生总是惧怕老师,老师总是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学生和老师不亲近,所以学习总是不容易。而互动教学能展示老师的另一面,让老师更亲近學生了,学生也不那么惧怕老师,和老师关系好了,提问题也多了,在小学方面的投入也会变多,老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老师对小学学习的态度就是学生对小学学习的态度,学生更理解老师,也就更理解小学学习。

4.趣味化教学,与学生积极互动

师生互动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老师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索能力。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语言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性语言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进而拉近师生距离。例如,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语小知识,运用笑话和绕口令等形式将其展现出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小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交流合作,进而提升师生沟通互动的效率。

5.抓住契机,讨论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小学生很容易对某个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可以适当了解并就这一事物来与学生互动讨论。例如,老师在进行事物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根据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老师了解学生的机会,在沟通互动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方便长期的教学。

在新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老师应注重教学思维的改变,通过多形式的师生互动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想法,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对于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模式的推行也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