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肇庆府之知府王泮

 北胜坛主 2020-12-09

       粤西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名为“肇庆府”的行政区,自北宋始设至民国废除,前后历经将近八百年历史,对粤西大地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么,古肇庆府大地上前前后后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历史?本辑“漫话肇庆府”系列文章为各位读者详实介绍,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第一百章:知府王泮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进士王泮出任肇庆知府,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留下了为民办实事的佳话,以至于肇庆百姓为他建造生祠,威望丝毫不逊于宋代包拯。

       王泮,字宗鲁,明代浙江山阴县人,明万历二年殿试金榜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明万历八年,王泮以刑部尚书郎的身份出任肇庆府知府。据《高要县志》载:“(王泮)性恬淡,自奉如寒土,与民接,未尝疾言遽色。然端悫有执,虽门生故变,无所私。”可见,王泮为肇庆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当地人民对他由衷的感恩。王泮在肇庆任职共八年,在历代任职在肇庆的官员中算是较长时间的一位。他在肇庆任职期间,带领百姓治理穷山恶水,开辟建造七星岩景区,建筑跃龙窦和跃龙桥,复兴濂溪书院和菘台书院,办学治愚,置理学田。首次引进西方文化、科技开展对外国交流,且政绩显著,不但深受肇庆百姓的尊崇与爱戴,而且得到朝廷嘉许,提升为湖广布政使司。王泮除了关心人民疾苦外,还重教兴文,复兴书院,修建崇禧塔。明万历七年,由于宰相张居正不满地主官借书院讲学非议朝廷,下令封闭全国所有书院。张居正去世后,王泮站在以学治愚、崇尚文化的立场上,大力主张办学,复办濂溪书院和崧台书院,并置办学田,学田收入归学堂,使学堂不但有了稳重的经济来源,保证兴办文学的顺利进行,使更多人将子女送到书院读书。

       王泮在肇庆任知府的八年期间,确实为肇庆办了很多好事实事,肇庆百姓为了感恩、铭记这位好官,所以在崇禧塔与仙花寺附近修建了王泮生祠。

作者:周业锋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