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深度技术 1、热泵技术的特征 节能、环保、循环、再生、经济 2、影响热泵系统效率的关键环节与要素 环境:高低温环境之温差及其变化规律(需求侧、环境侧); 系统:系统方式与冷热源(温度)设置; 产品效率,热泵、水泵、风机、末端等; 系统匹配与效率(满、部分); 系统调节性与稳定性。 运行:供需匹配性与稳定性(满、部分); 供需平衡的适时性. 3、热泵系统评价指标 两项重要技术指标: 设计工况: 系统设计计算效率: 设计计算得出 季节运行: 系统实际季节运行效率: 模拟系统运行得出 实际运行测量得出 4、社会效益指标 节能指标(设计工况,运行季节) 减排指标(设计工况,运行季节) 其他环境指标(噪音、电磁、微生物等) 5、经济效益指标 主要是综合的投入产出分析。
尽最大可能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实现空调目的; 冬季采用低温热水(30℃左右)实现供暖,夏季采用高温冷水(20℃左右)实现供冷。 将室内的显热负荷与湿负荷分别处理与控制。 主要国家应用现状 1、欧洲 (1)热泵应用最早的地方,也是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主要集中在北欧和中欧,但各国差异较大
(3)近几年,欧洲各国安装的热泵数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 其中以地源热泵(水—水)系统为主,占欧洲热泵市场50%以上,目前总安装量已超过100万台,年销量递增20%,以家庭供热为主。 2、美国 (1)90年代以后,热泵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每年增幅在15%以上,94年全美5924台,95年8615台,97年9724台,2000年达1.54万台; (2)地源热泵技术水平较高,以土——气型为主 (3)市场份额高 到2005年,美国中央空调市场热泵类产品市场份额已超过35%。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3、日本 (1)市场 吸收式冷温水机——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锅炉为主,三联供、蓄冷(热)为补充 (2)全世界空气源热泵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三菱重工:COP=5 大金低温机(两级压缩):-20℃ COP=2.5 (3)日本CO2热泵热水器的市场形势好 2006年销量420万套 4、中国 (1)世界热泵生产大国 (2)政策导向 节能环保、持续发展、热泵优先 (3)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市场信息 06年中国中央空调热泵市场总额已超过60亿元,占中央空调主机市场份额的26%左右;与05年相比,同期增幅超过30%;预计未来五年将会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 研究热点与方向 1、热泵工质的研究——高效、环保 (1)低温空气源热泵用工质研究 混合工质——宽温区、高性能; (2)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 混合工质——适宜的冷凝和蒸发压力,大的容积制冷量,高性能:R22/R142b;HTR01;HTR02 纯质——高临界温度:F236fa;R123;HFE245mc (3)天然工质应用的研究 适宜性、制热高效率:CO2、NH3、C3H8 (4)吸收式热泵工质对的研究 降低腐蚀性,添加第三种组分:LiBr-ZnCl2 - H2O, LiBr-CaCl2-H2O 新型工质对:LiCl-H2O , NaOH-H2O 2、空气源热泵技术研究——低温、高效 (1)低温适应性的研究 补气增焓、双级压缩、复叠循环等等 (2)除霜技术的研究 结霜机理、除霜判据及方法 主要有四区间四维度霜控理论、温度时间法、温度变化率法、 光电耦合法、热气除霜; (3)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 (4)节能研究 变容量技术;热回收技术(部分、全部) (5)蓄冰、蓄热技术的研究 多工况优化技术 (6)系统节能 最佳能源利用率平衡点的研究 3、水源热泵技术研究——高温、余热利用、高效 (1)热回收技术研究: 部分热回收、全热回收 (2)高温余热型水源热泵的研究: 阶梯水温利用 (3)污水源热泵技术: 污水处理与换热技术 (4)海水源热泵技术: 腐蚀与防护 (5)地下水回灌技术研究: 取水与回灌技术 (6)耦合式水源热泵研究: 太阳能、空气能多能源输入,优化匹配研究 (7)蓄冰、热回收工况水源热泵研究: 多工况的优化技术 系统运行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4、土壤源热泵技术研究——冷热生态平衡、高效 (1)地下换热器的研究: 换热机理、强化换热、系统匹配 (2)周围介质换热性能的研究: 土壤、回填材料等 土壤——太阳能复合热泵技术的研究 蓄冰、热回收多工况土壤源热泵技术研究 (3)性能优化: 系统模拟、自动控制 5、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高效采集与可靠性
6、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高效、简单 (1)吸收循环的改进 高温升:一次温升——二次温升 高效率:单效——双效——三效——多效 (2)多种能源供给方式 太阳能、地热能 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模拟与优化研究 吸收循环模拟等 7、热泵通用技术的研究
几种热泵应用对比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制冷空调换热器联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
|
来自: 新用户6150vJi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