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尝药— —黄 芪

 美学中医 2020-12-09
作者:詹志来

詹志来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鉴定与评价研究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秘书长,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芪


▲ 黄芪(图片来自网络)

【《神农本草经》原文】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

黄芪是味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药材,在大家心里,黄芪是一味能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药材,有些人常去药店购买回来泡茶饮,也有不少喜欢炖汤的朋友把黄芪做药膳。我的家乡浙江金华地区民间有一种固定的炖鸡方,叫做“三两半”,由生黄芪、潞党参、当归各一两,怀牛膝半两组成,据说能够“拔苗助长”,我小的时候就吃过,浓浓的药香,大概我爸妈也是希望我吃了能够个子长高一点。

此外,经常感冒,体质低下的人去医院,大夫经常会开一个叫做“玉屏风”的中成药,由黄芪、白术和防风三味药组成,效果不错。“玉屏风”的意思就是在身体内构筑一道屏风,能够抵抗外界病邪之意,清代伤寒学家柯韵伯有云:“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故名玉屏风”。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好比身体的屋内进了贼,方中的防风如同警察,把贼抓出去,同时用白术把屋内的安保措施加强巩固,在最外面用黄芪将围墙加固。

这个方子出自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也有出自宋代张松及元代危亦林等说法),由于朱丹溪是金华地区义乌人,因此现在金华市区还有丹溪路、丹溪小学、丹溪花园等诸多以丹溪命名的街道、学校、社区等。

黄芪所具有的这种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谓是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了,也正是如此,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国家及各省出台的预防性中药处方中都能看到黄芪的身影。

那么黄芪的这种独特的预防性作用是从何而来,如何总结出来的呢?显然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无数的实践,用身体力行总结而来,这也许是所有常用中药的共同起源路径吧。

那最早关于黄芪药效的记载是在哪里呢?答案是《神农本草经》。这本书一般认为是成书于东汉,但是里面很多的内容应该更早的秦、西汉时期就有了,只是在东汉逐步汇总成了一部完整的书,这么算下来,距今至少也有一千八百多年了。这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药学类专著了。当然这本书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只是托名于“神农”所作。

“神农”也就是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寻找食物中发现天然药物过程的真实写照,因此神农被人们认为是发明中药的始祖,据说神农在尝药中多次中毒,多亏茶叶解毒。这让我想起老家的年长的老乡在野外被虫蛇叮咬后会用鲜茶叶嚼烂外敷,大概也是因为茶叶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也许这也是为啥中国人爱喝茶的原因之一吧。传说神农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呜呼壮哉!感叹祖先的伟大,以身试药,中国的文化都是身体力行的文化,只是后来慢慢的都成了坐而论道了,想起现在很多中医黑,拿“科学”的理论来评价不符合自身价值取向的事情,却不肯去亲自调查取证,我想老祖宗要是知道了,得感到愤怒了。


《神农本草经》以前被中医界奉为“四大经典”,后来中医院校将温病学作为了经典,《神农本草经》读的人就少了,这样医药就算是分家了,也许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医大夫不懂药的原因之一吧。那又有朋友尤其是现代知识为主的朋友会疑问,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在读那么老的书呢?不怕被历史淘汰么?我想只有读过、背诵过并且在临床中使用过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经典吧。那么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神农本草经》到底有多重要呢?就让我们先以黄芪为例,看看是怎么记载的!


一、释名


黄芪(读音qí)在《神农本草经》中以“黄耆(读音qí)”为正名,这也是历代医家所用的主流名称谓,明代以来才陆续用俗字“芪”。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早期甲骨文、金文中的“黄”,看上去是人字中间一个口或曰,指的是人体除头部以下身干的颜色,因为中国人是黄皮肤。因此,黄芪的黄指的就是这种药材的外观颜色。中药还有不少带有黄的颜色的,像大黄、地黄、硫磺、雄黄、雌黄等,这些命名都是根据实际观察的颜色所得。黄芪除了根部表面黄以外,野生的折断面可看到其根的木心(木质部)也特别黄,甚至亮黄,因此古代评价黄芪有个术语叫做“肉白心黄”,“肉白”指的是黄芪根部韧皮部的颜色,所以我想黄芪的命名也可能是由于断面这个颜色。


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耆,老也”。《尔雅·释诂》“耆,长也”。因此“耆”指的是年长的意思,黄芪的耆为什么用这个字呢?也许是因为黄芪这个植物是个多年生的草本,但凡野生的挖出来都是年岁有点多了,色黄而显得苍老,所以是不是这个原因叫黄耆?

此外,偶尔也会见到有些文献把“耆”写成了“蓍shi”,多了一个草字头,这个“蓍”本意是指一种草,《说文解字》认为是“蒿属”即植物学中的菊科植物,相传这种草能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蓍草是草本植物中生长时间最长的一种草,而且它的茎又很直,正如同人若有狐疑不决的事要问有声望的老年人一样。因此传说用蓍草占卜是很灵验的。《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阳之老也。”因此“蓍”与“耆”两字互用也就可以理解了。

明代伟大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黄芪的名称进行了释名:“〔时珍曰〕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龟之著,音尸”。李时珍认为黄耆色黄而为补气之最好者,当时已经俗称作为芪,并且他认为作“蓍”不妥。

▲ 蓍草(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李中立在其所著的《本草原始》里头也有一段解释 “夫耆者,年高有德。耆老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我觉得这个解释更加精辟,更符合黄芪这味药材的情况。“一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这句是引用的李时珍的,“俗作黄芪,非矣!”所以呢,李时珍也罢,李中立也罢,都赞成用这个“耆”。但是至于为什么要换成“芪”,谁也说不清,就说是俗称。

那么关于“芪”这个字呢,《说文》中说是芪母,“芪母”则认为是知母。因此这个字是不是专指知母的意思也很难说,那为什么会变过来呢?解释不清,那最好的解释就是为了简化方便,所以就这么写了。

好了,关于黄芪名称问题就介绍到此了。


二、性味:“味甘,微甜”


那么黄芪味甘,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个黄芪,尤其年限长的,直接去口尝的话确实有甜味,当然不是像甘草那么甜,也有豆腥味,这是真实口尝的结果。《神农本草经》中提到很多药物的“味”多为实际口尝而来,后世慢慢演变,就将具有相应功能的就具有这种“味”,这就是引申的含义了。

微温。讲的是它的药性是偏温的,这个也比较好理解,黄芪吃多了明显就感觉到量特别大的时候感觉到口干舌燥的。中药的“性”多数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直观的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吃了辣味的是最直接的了,所以称为辛热。因此中药的药性实际就是人体尝药的直接体会所得,恐怕比小白鼠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三、功效主治


那下面是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所描述的功效,“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那么这个里头“主”就是指它主要的功效。

(一)痈疽
《康熙字典》:“痈,【说文】肿也。【广韵】痈疖。【释名】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正字通】恶疮也。有疵痈,赤施,兔啮,走缓四淫。厉痈,脱痈诸名。皆气血稽留,荣卫不通之所致也。【后汉·律历志】惊蛰晷长八尺二寸,未当至而至,多病痈疽胫肿。”描述的都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气壅否结,裹而溃也”。痈以现代医学看就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既可以是在体表,也可以在内脏,因此就有“内痈”与“外痈”之分。

疽,《说文》“久痈也”,《正字通》“痈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恶,痈浅而大。”
疽,就是指感染的比较深,甚至有的时候烂至见到骨头了,比如说糖尿病病人容易得疽。长期卧床的,就是褥疮,也是如此,烂得很深。

《黄帝内经》中还有专门的“痈疽篇”,可谓是中医外科学的发端了,“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认为气血壅遏不得行,郁而化热发为痈疽这么一个病理过程。

《黄帝内经灵枢 玉版》:“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馀,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浓,小针能取之乎?”认为是由于情绪变化或者饮食不规律是这类疾病的病因。

东汉王充著《论衡》“痈疽之发,亦一实也。气结阏积,聚为痈,溃为疽,创,流血出脓。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营卫之行,遇不通也。” 表达的很清晰,说的就是由于营卫不通,气机郁滞,这个时候就引发了这个痈疽。在中医外科里,多数痈疽是属于阳的性质,少数有阴疽,阴疽就是发于寒的,阴疽相对少见,阳疽占的比例大,大多表现为红肿热痛。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中也有关于痈疽的记载。“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闲,后五日当拥肿,后八日呕脓死。”也是说的一种化脓性的感染性疾病。但这个地方呢说的可能是内痈,因为病之成因是饮酒多了,比如说我们这个现代外科当中的这个阑尾炎,中医叫做肠痈,比如说还有肺痈,吐浓痰的。

可见,黄芪可以治疗感染性化脓性疾病。
 
(二)久败疮
那么再看这个久败疮的“久”字,《易·系辞》“恒久也”,《中庸》“不息则久”,《老子·道德经》“天乃道,道乃久”,就是很久、不息,就时间长的意思。“败”在甲骨里,就是这个把鼎给打破了就是败了,破败这个意思。


《释名》“疮,牫也,毁体使伤也”。张衡《西京赋》“所恶成疮痏”【注】创痏谓瘢痕。“疮”字病字旁,里面一个“仓”字,“仓”本指圆柱形粟堆,转指皮肤上长出来的红肿块,表面隆起,分布着脓包微粒,形状像谷仓里的粟堆。“疒”与“仓”联合起来表示“粟堆样的肿块”。现代医学多指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这类疾病。

因此“久败疮”就是说因气血亏虚所致的、日久不能收敛的疮。

前面说了糖尿病并发症经常见到难以愈合的疽,临床上大剂量黄芪效果就很好,我几年前一个朋友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因腿部静脉曲张手术导致踝关节部位生了一个疮,北大人民医院一直用的抗生素内外合用,几周未能愈合,因此找我们中医治疗,当时我就用黄芪配合清代《验方新编》中的“四妙勇安汤”,两周就明显开始收口,吃了一个多月的中药基本就差不多了,至今印象深刻。中医还有一个病叫“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用上面这个方子也非常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四妙勇安汤”这个方子中的药剂量也非常大,大的惊人,如金银花用三两,相当于今天一百多克,很多大夫都害怕,殊不知这个方子药味少,核心就在于这个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现在不少大夫根本不去产地,也不知道药材如何种养殖出来的,很多根类中药材现代种植技术甚至是使用膨大剂,使得不少中药材“高产丰收”了,那中医处方这个剂量是不是也得跟着调整呢?

目前中药材不少专家用某一个或几个成分指标的高低开谈中药的质量,并且这个风吹到了田间地头,使得种植药材的老百姓也大谈含量,动辄说“我们这里的含量高”。因此就出现了含量至上的风潮,或者只要保证含量能合格的前提下产量越高越好!加上现在药典含量限定,大家都重视高科技的含测,而对于传统的性状鉴别则忽略了,或者由于需要长期积累而短时间较难掌握,使得现在中药全面步入成分控制时代!那么黄芪的这个治疗败疮的能力到底是黄芪中的哪类成分起的作用呢?含量测定固然也是需要的,是不是最好与药效挂钩的情况下谈高低才有意义呢?

(三)排脓止痛
《说文解字》“脓,肿血也”,《释名》“脓,醲也,汁醲厚也”。因此脓也是指肿血浓稠的状态,即感染性疾病化脓的一种状态,也就是痈、疽情况下所存在的病理现象,尤其是时间久的“败疮”更容易见到这个脓了。而由于当脓液量较多而压迫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痛感,甚至出现波动性疼痛、皮下跳痛等感觉。比如《黄帝内经》里就提到“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描述的很清楚,大家有一定的亲身的体会,一般来说在西医的都采取切开引流的办法,脓给引流了这个时候疼痛就会减轻。

《金匮要略》里头呢,也提到一个肺痈咳脓血而胸痛的描述:“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脉反滑数”说明里头有痰热,邪实比较亢盛,所以胸中隐隐作痛,同时伴有“咳唾浓血”。当然,也有虚证,如文中提到的当脉“数虚”的时候就是“肺痿”了。

因此黄芪是通过排脓同时达到了止痛的目的,单论其本身则止痛作用并不明显,临床上单独拿黄芪来止痛的几乎没有。

(四)大风癞疾
那么再往下看看这个大风癞疾到底是什么病呢?《黄帝内经》“长刺节论”篇中有关于“大风”病的描述“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说的是一种关节沉重,而且使人眉毛脱落的病。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亦有详细的描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馀,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像是现代医学说的脑血管意外类疾病,神志不清的状态。

宋代“圣济总录”中有关于“大风癞病”的详细描述“论曰癞者,内经为厉。厉者营气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其证不同。其始则乍寒乍热。腠理壅塞。血气精髓耗竭。久而不治。令人㿏痹。汗不流泄。手足酸疼。面目习习奕奕。胸颈间状如虫行。身体遍痒。搔之成疮。或身体锥刺不痛。青赤黄黑如腐木形。或痛无常处。流移非一。或似绳缚拘急。不可俯仰。眼目浮肿。小便黄赤余沥。心神恍惚而善忘也。日月浸久。其风化生毒虫。虫既变动。外先食气血。肤革不泽。甚则内食五脏。食肝则眉睫堕落。食肺则鼻柱损坏。食脾则语声散乱。食肾则耳闻雷鼓之音。食心则死治大风癞疾。”

大家可以看到宋代的描述。“论曰癞者,内经为厉。”“厉”其实就是一种传染病,戾气嘛。它特别描述到,鼻子坏了,鼻梁柱坏了,皮肤溃疡。有的冷有的热,腠理壅塞,气血精髓耗竭。久而不治,这个病迁延难愈。手足也是疼痛的,面部表情也很怪。胸颈部呢,像有虫在爬一样,遍身很痒。而且身体锥刺而不痛。“或痛无常处”,而且还会移动,眼睛也肿,小便也黄。心神也恍惚。所以他到底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病呢?其实就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大到的麻风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网上转载一些关于麻风病的这个信息给大家参考,则会发现和古人的描述基本是一样的。

“麻风病是古老的疾病之一,在全球广发流行已3000多年,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之一。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且伴有感觉丧失(麻木)干燥闭汗;或伴有外周神经干粗大”。

“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了;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按风湿治疗无效;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走路跛脚,步态异常;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的畸形有面瘫、勾手、吊脚等。其原因是在病情发展时,面部或四肢的周围神经受了麻风菌的侵犯而引起的。也有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麻风反应,引起神经痛时处理不当,也会促使畸形发生。畸形是中、晚期症状。”

“癞”在我们浙江土话里面和懒汉一个音,都是顽固的一些个皮肤病类的表现。持久难愈像懒汉一样,附在那不走啦,就这个意思。那么这个麻风病以前还是有的,尤其是解放初专门建了麻风村,通过隔离管理,那么渐渐这个病就比较少了。那么它主要侵犯人的皮肤和周围神经。所以他侵犯这个神经,尤其是皮肤,就导致局部器官造成有点残疾了。

那么这个病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经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和面部有蚂蚁跑一样的异物感,身上有结节,所以古人做了形象的描述。古人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于很多微小的病原微生物如现代医学中的“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知,因此就把这些容易使人得病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大多统称为“风”,进一步总结为“风化生毒虫”,这个风到了体内的变成一种毒虫,实际就是分枝杆菌。

“先食气血。肤革不泽。甚则内食五脏。”那就是先侵犯人的体表,甚至内蚀五脏,已经观察到对内脏系统的侵犯了。受古代哲学观影响,古代根据“五行”生配理论,将人体各部分划分成五个方面,并且将内外也做了关联。因为肝主目,所以他就把这个眉毛脱落,认为是由于这个毒虫侵犯肝脏所致。食肺,鼻子坏,他把面部的这个局部损坏的归为肺,因为肺主皮毛。食脾,则语声散乱,因为是脾主“意”。食肾则耳闻雷鼓之音,也是由于肾开窍于耳。食心者死,心主神明,心如果被食了也就意味着失神了,失神者亡。

可见黄芪在古代用于防治麻风病,我想黄芪未必是直接杀死麻风分支杆菌,而是通过调节自身免疫达到这个防治的目的,这也是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的可能原因,原理都有相同之处。

(五)五痔
谈起痔,大家可能马上想到了痔疮,因此很熟悉,但肯定不清楚啥是“五痔”?

先讲讲这个“痔”。《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描述到“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说的很到位, “饱食”就是大鱼大肉或者过食饱餐,易使内脏积热于内,下迫大肠,引发痔疮。肛周静脉曲张、充血,所以古代总结为“筋脉横解”,“澼”意指“肠间水”,因此肠澼也可以认为是肠末端的脓血状态了。这个描述和今天的认知非常的相近,现在很多得痔疮的人都是饮食有点关系,当然和久坐也有关系。

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对痔疮的发病原因也做了说明“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可见痔多因热积有关。同时张仲景《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还提出忌口“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韭亦然。莼多病,动痔疾。野苣不可同蜜食之,作内痔。” 这里指出辛热的食物,就容易使人得痔疮。很有人也能体会到,一吃辣椒就容易“屁屁热”。

关于五痔,详细的解释可见于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但是现在的我们提五痔提的比较少。

《备急千金要方》论曰∶“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牡痔者,肛边如鼠乳,时时溃脓血出。牝痔者,肛肿痛生疮。脉痔者,肛边有疮痒痛。肠痔者,肛边核痛,发寒热。血痔者,大便清血,随大便污衣。又,五痔有气痔,寒温劳湿即发,蛇蜕皮主之。牡痔生肉如鼠乳在孔中,颇出见外,妨于更衣,鳖甲主之。牝痔(《集验》作酒痔)从孔中起,外肿五六日自溃出脓血, 皮主之。肠痔更衣挺出,久乃缩,母猪左足悬蹄甲主之。脉痔更衣出清血,蜂房主之。五药皆下筛等分,随其病倍其主药为三分,旦以井花水服半方寸匕。”实际上描述基本上都是些肛周的一些病变。包括痔的不同状态,或者带血的,或者肛周脓肿等等,都差不太多。今天大概都属于肛门肛周的一些病变。

可见黄芪对于这些体表感染溃烂等问题是有专长的。

(六)鼠瘘
 “瘘”繁体字为“瘻”,《说文解字》 “瘻:颈肿也。从疒娄声”。《山海经注》“瘘,痈属也。中多有虫”。瘻就是颈肿,颈部的肿。这个鼠呢,不要理解成为像老鼠,我觉得是因老鼠而得,或者说古人观察到通过鼠传播。那这个病呢,实际上指的就是今天的瘰疬,中医学的瘰疬,西医就是颈部淋巴结的一些结核性疾病。

《黄帝内经灵枢》“黄帝问于歧伯曰:寒热瘰癧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歧伯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寒热:黄帝曰:去之奈何?歧伯曰:鼠瘻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汉代《文始真经》六匕:关尹子曰:“耕夫习牛则犷,猎夫习虎则勇,渔夫习水则沈,战夫习马则健,万物可为我。我之一身,内变蛲、蛔,外烝虱、蚤,瘕则龟、鱼,瘻则鼠、蚁。我可为万物。”

大家可以看《文史真经》,这个是早期道教里头一本著作,里头就提到吃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得什么样的病。这个瘘,就是鼠和蚁,说明它通过这两个东西比较容易传播,所以结核杆菌可能通过食物传播,在古代观察的比较清晰。所以这个鼠瘘指的就是因老鼠而得的一种疾病,这个意思。

瘰疬又称老鼠疮,生于颈部的一种结核感染的疾病,主要在颈部和腋下这些淋巴结比较丰富的地方。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严重时可溃破流脓。因此古代大多描述的部位在“颈”部。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可见黄芪用于治疗结核杆菌也是与麻风分支杆菌一样,因此黄芪用于杆菌类感染疾病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研究清楚其作用机理对这类疾病治疗将会有很大的价值。目前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如近年来肺结核耐药情况日益严重,相关药物的研发依然是重点。

(七)补虚
那么补虚呢,我想呢,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虚就是空虚,不足谓之虚。在《黄帝内经》里头,有大量关于虚实的描述,简单化理解就是不足的就是虚了,过多的就是实,所以补虚泻实在古代呢谈得非常的多。所以补虚比较好理解,今天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免疫力低下,都有点像古代气虚的不足的这种表现,临床表现当然有很多,只是说相对而言。类似这么个意思,好比是正气不足,那就是虚。这也是为何黄芪经常用于体质低下的原因,也正是其所具备的补虚的功效,因此大家都拿来作为日常保健。我原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念硕士的时候,当时所在的植化室有个药很火,很多肿瘤术后的都经常托人购买,里面就有黄芪,很多人吃着效果很好,可见黄芪对于免疫低下的情况确实有较好的调节作用,现在类似的还有一个贞芪扶正颗粒,也有较好的效果。

(八)小儿百病
那最后呢,就是小儿百病。百病就是一种说法,风为百病之长,由于黄芪能够祛风,能够固表,后世认为由于它能够补虚,所以能够治小儿百病,也就是它能够治疗风病。所以大风癞疾,古人也认为是风,所以像这种因为风所带来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古人看不见,病毒细菌都把他归为风了。所以这个百病的可能是针对风而言。

《黄帝内经》“玉机真藏论”篇“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骨空论”篇“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柰何。歧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馀则写”;“至真要大论”篇“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写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

那么《内经》里头关于风为百病之长,类似的这个记载非常的多,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

(九)戴糁
最后的是黄芪的这个别名。戴糁这个字不好理解,李时珍也没对他进行释名,李时珍恐怕也没搞得很明白。《说文解字》“糜:糁也。从米麻声。” 在《说文解字》米部里头,米也就是我们吃的粘黄米叫做糁,所以他可能指的是一种黄色的小米粘黄米的意思。一种说法就是黄芪开花的时候,花序的样子像是戴着小黄米一串的样子。


四、小结


通过《神农本草经》中黄芪的解读,大家可以看出,早在秦汉时期,老祖宗就对黄芪做了深入的总结,通过大量的身体力行,实践出真知!黄芪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是非常明确,对于因为免疫力低下或者病原微生物通过风携带来的疾病说的也很清晰,跟今天《中药学》总结归纳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我感觉黄芪能够作为补虚药有悠久的历史。

不过当前这个黄芪的种植还是有点问题。现在为了追求产量,大规模种植,一年育苗,二年移栽,生长年限非常短,都不“耆”了,还能叫黄芪吗?所以品质在下滑。

黄芪目前《中国药典》规定的就是两个基原,一个是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以及其原变种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这个“蒙古”并不是单指长在蒙古,只是在命名的时候,也许采自于这个地方的标本为基准,所以叫做蒙古黄芪。现在大家中的普遍认为是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品质较好,关键是植物矮小,产量高,好采挖。所以呢,当前基本上种的都是蒙古黄芪这种。

黄芪最早记载的产地是“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即今天的四川盆地以及紧临的陕西汉中等地。不过早已被新兴产区所替代了。现在甘肃是黄芪全国最大的主产区,我去过好几次。但甘肃、内蒙、青海等地主要是速生芪啊,就是一年育苗,二年移栽的黄芪。当然甘肃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产区,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就记载有“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可见那时候就不多了,想必那时候讲的是野生的,和今天萝卜白菜一样大田速生不可同日而语了。毗陵的宁夏一带曾经也是知名产区,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之”,可见四川等地在唐代就不再采用了,具体原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所写过的一篇论文,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上,对此做过讨论。

而历史上最有名的黄芪道地产区当属山西,宋代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里附有宪州黄芪图。宪州,唐龙纪元年(889年)置,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娄烦县及静乐县部分地方。


宋代起比较推崇河东。“河东”这个地方呢,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一带。不过野生黄芪主要在大同以及边上的忻州等地,山西黄芪自宋代至今一直被推崇。目前黄芪在山西省的则主要是野生或仿野生的。在民国,大概就是一九三几年的时候就有栽培记载,大同的浑源是有明确历史记载最早的黄芪栽培产区,悬空寺就在浑源县,寺庙对面就是北岳恒山。现在野生量越来越少,逐步开始推广仿野生,把种子扔在这个山坡上就不管了。那么除了山西,陕西的子洲,也在仿野生种植。那这个地方,其实它的生态环境和大同并不一样,子洲是黄土高坡,浑源是带沙性的土壤,浑源当地人把大概15度到30度之间的这些适宜黄芪生长的山坡称之为“芪坡”,由于其斜坡使得水不至于堆积,黄芪也因此不断的把根往下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长长的,如同箭杆一样,因此明代本草就说黄芪要长得像箭杆,笔直而不分叉的品质好,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现在的速生芪,基本上一年育苗,二年移栽,满打满算只有两年或者两年多一点。栽培育苗的这类芪躺着种,他不是种子扔下去的长成小苗。而是先把苗育成20到25公分左右,再移栽到大田里,躺着种,这样采挖的时候比较方便,加上水肥管理,生长速度快。目前全国使用的主要就是速生黄芪,毕竟成本低,加上使用量太大,仿野生赶不上这个使用量,但是客观的说,这样的黄芪已经偏离了“黄耆”的内涵了。而仿野生的至少等五年以上才差不多,其实五年也不行,我认为至少八年以上才成材,不然太小,太嫩!

为了引导黄芪高品质的生产,我在制定黄芪规格等级标准和黄芪道地药材标准的时候就明确将黄芪分成了“仿野生”与“速生”两类。那么怎么区别呢?就是看一些特征,尤其是断面,由于仿野生的时间长,老了,就像人老了皮肤松垮一样,因此这种黄芪根部外皮很苍老,韧皮部裂隙比较明显,因此像丝瓜络一样,老的能够一捏像海绵似的感觉,因此古代又称为“绵芪”(也有认为是山西绵上而得名);加上木心的黄酮类成分等积累时间长,使得其中部比较黄,因此皮心对比度明显,这就是古人说的“肉白心黄”吧。当然黄芪时间长太长,根顶部容易空朽,就像樟树老了中间空一样,我上初中时我们乡上村头就有几颗大樟树,里面空的能藏人。每年回家过道这些樟树都能勾起那时的记忆。

(摘自《道地药材标准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