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日辉煌

 黑龙江波涛 2020-12-09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于蓝

 

1921年生于辽宁省柚岩县,1938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6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白衣战士》、《翠岗红旗》中担任主角。1953年调往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主演过《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1961年获莫斯科最佳女演员奖,曾任儿影厂厂长。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翠岗红旗》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革命家庭》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白衣战士》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庄焰(1919-1993)

 

湖北武汉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9年由延安来东影演员科,曾在《妈妈要我出嫁》、《兵临城下》、《特快列车》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53年曾调到译制厂,导演译制了《静静地顿河》、《人证》等片,曾任剧团副团长。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羌笛颂》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潘德民

 

生于1925年,吉林怀德人。1949年随东北文工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鸿雁》、《马》、《金光大道》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58年调乐团任团长,后调任制片主任。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他们从长影走来(21)他们从长影走来(21)
   齐兴家

 

生于1930年,辽宁省开原县人。1948年在齐齐哈尔文工团任演员、导演。1949年随团入东影演员科。后改做导演,导演了《吉鸿昌》、《张铁匠罗曼史》、《大地之子》、《街上流行红裙子》、《解放》等影片。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吉鸿昌》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解放》
他们从长影走来(21)
   宋保义

生于1930年,辽宁省盖县人。1950年从东北鲁艺考入东影译制片厂任配音演员,1955年调入演员剧团。在《青云曲》、《七天七夜》、《董存瑞》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76年调制片室任制片。他们从长影走来(21)                       《七天七夜》

他们从长影走来(22)                         陈强

1918年生于河北省宁晋县,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参加冀察晋边区联大文工团任演员,1947年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白毛女》的演出。1953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白毛女》
他们从长影走来(22)                      《魔术师的奇遇》
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瞧着一家子》他们从长影走来(22)                           马明

生于1928年,辽宁省锦州市人。1954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剧团任演员,曾在《谁带这朵花》、《兵临城下》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曾任剧团培训班教员。他们从长影走来(22)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章薇

生于1926年上海人,1949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红旗歌》、《冬梅》、《上饶集中营》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红旗歌》

他们从长影走来(22)                         袁思达

生于1921年,陕西省西安市人。1949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刘胡兰》等多部影片中担任角色,后调离长影到北影。他们从长影走来(22)                        《刘胡兰》他们从长影走来(22)                          刘春霖

生于1926年,河北肥乡人。1949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保卫胜利果实》、《在前进的道路上》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后调离长影。他们从长影走来(22)                     《保卫胜利果实》他们从长影走来(22)                         马路

生于1928年天津人,1949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丰收》、《刘胡兰》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五十年代初调离长影。他们从长影走来(22)                       《刘胡兰》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王利夫

生于1927年,黑龙江省合江人。1948年任东影演员科演员,曾在《辽远的乡村》、《红旗歌》等影片中扮演角色。曾做过东影演员科副科长,后调离长影回大庆工作。他们从长影走来(22)                        《红旗歌》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张平(1917-1986)

 

山东省曲阜人,1936年加入左翼剧联,1937年到延安。1938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48年随东北文工团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先后在《光芒万丈》、《无形的战线》、《赵一曼》、《辽远的乡村》、《丰收》、《沙家店粮站》、《钢铁战士》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因出演《钢铁战士》获文化部一等金质奖,1953年调北影演员剧团。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钢铁战士》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风暴》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赵万德(1929-2005)

 

黑龙江人,1949年随东北文工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无名岛》、《红旗谱》、《暴风骤雨》、《汾水长流》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53年调入北影演员剧团。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红旗谱》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赵万德在电影《奇侠俏妹闹热河》剧照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于黛琴

 

生于1927年,河北人。1948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光芒万丈》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后调入北影工作,她是青年导演管虎的母亲。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他们从长影走来(23)
                    夏佩杰(1920-1994)

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7年进入电影节。1947年在影片《松花江上》担任角色。1950年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任形体教员。1956年调回长影,先后在《芦笙恋歌》、《寂静的山林》、《党的女儿》、《换了人间》、《艳阳天》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们从长影走来(23)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列兵邓志高》他们从长影走来(23)                         程晨

生于1919年,北京人。30年代就活跃在舞台,1951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姊姊妹妹站起来》、《大家庭主妇》、《冬梅》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们从长影走来(23)                      《大家庭主妇》
他们从长影走来(23)                      《妈妈要我出嫁》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王春英

 

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1949年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船厂追踪》、《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冰山上的来客》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五朵金花》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王家乙(1919-1988)

 

江苏省南京市人,1937年参加革命。抗战胜利后担任东北文工一团艺术科长及导演、演员工作。1948年随东北文工一团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当年参加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任主角。后做导演工作,执导了《高歌猛进》、《葡萄熟了的时候》、《金玉姬》、《五朵金花》、《达吉和他的父亲》、《小字辈》等影片。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桥》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五朵金花》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罗鹤龄

生于1937年,北京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分配到长春电影学院任教。后调吉林市,1979年调回长影演员剧团任演员。曾在《妈妈你在哪里》、《红牡丹》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83年调到导演室任导演,曾执导《秦淮大缉毒》等片,他是演员胡乐佩的爱人。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罗鹤龄在影片《红牡丹》中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罗鹤龄夫妇在美国(以上三张图片转自胡乐佩新浪博客)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王炎

 

生于1923年,山东烟台人。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1947年调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赵一曼》、《光芒万丈》、《中华儿女》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后改做导演导演了《寻爱记》、《战火中的青春》、《冬梅》、《独立大队》、《奇袭白虎团》等影片。后调北影导演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奴隶到将军》获金鸡百花等奖项。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赵一曼》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战火中的青春》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独立大队》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寻爱记》
他们从长影走来(24)
         尉骞(1931-1997)

辽宁抚顺人,1949年底有华北大学入东影译制片厂任演员。曾在《边寨烽火》、《冬梅》、《艳阳天》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们从长影走来(24)                                         《边寨烽火》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李亚林(1931-1988)
辽宁省金县人,1951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5年调入长影演员剧团。曾在《虎穴追踪》、《如此多情》、《徐秋影案件》、《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炉火正红》等影片中担任主角。1962年成为22大明星之一。1975年调峨眉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执导了多部优秀影片,其中《井》获意大利陶米尔纳国际电影节二等奖。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南海的早晨》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袁乃晨
生于1919年,河北雄县人。1938年投身革命,1946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建厂工作。曾主管东影演员科,1948年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领导译制了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后陆续执导了《昆仑铁骑》、《向阳院的故事》、《蝶恋花》等影片。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昆仑铁骑》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向阳院的故事》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两家人》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预防鼠疫》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张桂兰(1934-2001)

1934年9月生于辽宁省金县。1949年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翻译组任配音演员。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演员专修班学习,毕业后曾在《生活的浪花》、《红日》、《伤疤的故事》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1963年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解说组副组长。1973年调北影任译制片导演。1982年任童影厂导演室副组长。40余年来为200多部中外影片、电视片和广播剧主角配音,其中《海霞》中的海霞、《闪闪的红星》中的潘东子都是她的配音。1985年为电视连续剧《父女之间》女主角查里多配音,获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1986年为电视连续剧《阿信》主角少年、青年、中年阿信配音,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配音演员奖。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康庄大道》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烽火历程》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陈汝斌
1932年生于北京,在北平志诚中学和中大附中读书时,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进步剧团。1950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年底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后直接选送到东影。40多年来,他为20多个国家上百部影片的男主角和重要角色配音,如《夏伯阳》、《复活》、《蝴蝶梦》、《舞台生涯》、《神秘的黄玫瑰》等。他多次获得长影小百花奖最佳男配音演员奖和最佳译制导演奖。除此之外,在《地下尖兵》、《兵临城下》、《寂静的山林》、《黄英姑》、《保密局的枪声》、《解放》等10多部影片中饰演过角色。曾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译制片厂厂长。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地下尖兵》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神秘的黄玫瑰》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孙敖(1932-2002)

 1951年到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1953年毕业,1955年12月25日与柏瑞桐结婚,1956年调到长影厂当演员。56岁时(1988)加入共产党。当演员期间,他曾在影片《三进山城》(饰王翻译官)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不同个性的人物;从事配声工作以来,为400多部外国片、200多部国产片配音。如

 

永恒的爱情》中的哈迈德、《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先生、《两个人的车站》中的普拉米·谢尔盖维奇、《斯特凡大公》中的大公、《疯狂的贵族》中的萨吕斯特、《独立与死亡》中的佩德罗皇帝、《诱拐报道》中的古屋数男、《杀人狂》中的夏邱、《警告》中的季米特洛夫等男主角,均由他配音。其中,《永恒的爱情》、《蝴蝶梦》、《两个人的车站》均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复活》
他们从长影走来(25)
     马世达(1930-1991)

安徽省芜湖人,北京电影学校毕业分配到北影演员剧团,1956年调长影演员剧团。曾在《神枪手》、《平原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1976年任导演,执导了《爱珠》等影片。他们从长影走来(25)                        《爱珠》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陈戈(1916-1981)

 

四川省自贡市人,1937年参加革命。曾在抗敌演剧队担任导演和演员,1941年到延安,1955年调入长影任演员,先后在《辽远的乡村》、《党的女儿》、《土地》、《抓壮丁》、《南征北战》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并执导了《春水长流》、《黎明河边》、《抓壮丁》等影片。并担任过剧团团长等职务,后调离长影。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党的女儿》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三年早知道》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黎明河边》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苏里(1919-2005)

 

安徽省当涂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在抗大等多个文艺团体担任过演员和领导职务。1948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回到自己队伍来》、《卫国保家》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后改做导演,导演了《平原游击队》、《红孩子》、《刘三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奇袭白虎团》等影片,担任过长影副厂长等职务。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刘三姐》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回到自己队伍来》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红孩子》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林农(1919-2002)

 

四川省南充市人。1938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1945年转入东北文工一团。1948年随团调入东影任演员,曾在《丰收》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后改做导演,执导了《神秘的旅伴》、《党的女儿》、《边寨烽火》、《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艳阳天》、《金光大道》、《大渡河》等影片,1981年调入北影。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丰收》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兵临城下》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党的女儿》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甲午风云》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武兆堤(1920-1992)
生于美国匹斯堡,1936年回国后在革命文艺团体中任演员和导演,1948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回到自己队伍来》、《卫国保家》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后改做导演,编剧并导演了影片《沙家店粮站》、《平原游击队》、《冰上姐妹》、《英雄儿女》、《沙家浜》等影片,后调入北影担任艺术领导工作。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回到自己队伍来》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平原游击队》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英雄儿女》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于彦夫(1924-2005)
辽宁省丹东市人。1924年2月1日生于安东(即丹东)于家沟的一个职员家庭。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和第五届主席团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导演的影片有《夏天的故事》、《芦笙恋歌》、《万木春》、《鸽子迷的奇遇》、《创业》、《黄山来的姑娘》等。《十六号病房》1984年获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无形的战线》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天天向上》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创业》
他们从长影走来(26)
  《黄山来的姑娘》

他们从长影走来(27)                         常彦

生于1932年,山东省曹城人。1946年起在西满护路军文工团,东北文工一团任演员,1948年入东影演员科。1952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1956年赴民主德国学习。1959年回国任长影摄影师、导演,执导过《再生记》、《情天恨海》、《保密局的枪声》、《在被告后面》、《731大溃逃》等影片。他们从长影走来(27)                    《保密局的枪声》
他们从长影走来(27)                      《心灵深处》
他们从长影走来(27)                      《在被告后面》他们从长影走来(27)                          陈家林

生于1943年,江苏省南京人。少年时曾主演影片《罗小林的决心》,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分到长影任演员。1973年曾执导科教片《鸟岛》,后陆续执导了影片《飞来的仙鹤》、《谭词同》、《末代皇后》、《百色起义》、《唐明皇》、《武则天》、《汉宫飞燕》等影视剧并多次获奖。被誉为电视十大导演之一。他们从长影走来(27)                   《罗小林的决心》他们从长影走来(27)                    《飞来的仙鹤》
他们从长影走来(27)                        《末代皇后》
他们从长影走来(27)                        《谭词同》

他们从长影走来(28)                                         崔慕燕

生于1955年,吉林省延吉市人。1975年毕业于延边艺术学院,同年入长影演员剧团。曾在《排球之花》、《美丽的囚徒》、《疯狂的小镇》、《今冬不言情》等影视剧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1987年调译制厂任配音演员。他们从长影走来(28)                               《疯狂的小镇》他们从长影走来(28)                                   《排球之花》
他们从长影走来(28)                                 崔慕燕在配音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姜黎黎

1954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75年考入长影剧团。1985年考

入北京电影学院明星班,曾在《灯》、《暗礁》、《红牡丹》、《十三号地区》、《街上流行红裙子》、《直奉大战》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1982年因《赤橙黄绿青蓝紫》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他们从长影走来(29)                       《红牡丹》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街上流行红裙子》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赤橙黄绿青蓝紫》他们从长影走来(29)                         汪宝生

生于1955年,北京人。1971年考入长影剧团,曾在《艳阳天》、《自豪吧母亲》、《咱们的退伍兵》、《荒唐历险记》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并兼任副导演制片等工作,现调离长影,姜黎黎是他的爱人。他们从长影走来(29)                     《自豪吧母亲》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咱们的退伍兵》他们从长影走来(29)                          赵凤霞

生于195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人。1980年由内蒙马术队调长影剧团,曾在《红牡丹》、《花开花落》、《父女情》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还兼任过副导演职务。他们从长影走来(29)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红牡丹》
他们从长影走来(29)                      《梨园生死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