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教你自我心理减压 轻松赴考

 优志愿升学规划 2020-12-09

考前心理减压,是对考前不确定因素的自信与接纳。

压力来自于家庭、同学、老师或自己。高考不仅仅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整个家庭的大事,例如快高考了,家长休假陪考;亦或者听到同学说做题如何顺利等言语;而这些来自外部的干扰因素,会让考生自己变的焦虑和烦躁,从而感觉压力山大。

压力山大会呈现以下四种状态

1
烦躁、急躁

例如,在去年高考心理咨询时,一个考生拿题一做就错,心慌、担心做不完,这种状态进入考场该怎么办?同时家长也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情绪的变化,连听到开水龙头洗手的声音,都会表现出烦躁的状态,为此引起了家长的关注。 

由于太看重结果,考生容易呈现出烦躁状态,周边所有人的声音都能听到,专注力不够。这是一些考生尤其在临近高考时常见的心理状态。 

2

大考之前会开始看漫画、或者不愿意复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心理学的原理叫做“自我受阻”,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例如高考前没有学习状态,于是去追剧、看漫画、画漫画,即使高考成绩考不好了,可以以此作为失败的理由,因为考前没有好好复习。

不想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反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做的还很投入。这也是高考前常出现的一种状态。 

3
发呆

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上,想的太多。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射击运动员如果在射击场上准备拿冠军,这时候注意力在射击的靶子上,还是奖牌上?如果注意力是在奖牌上,那么他肯定拿不到冠军。可是我们为什么在考前会发呆,学习不进去?我们关注的点太多,周围关注的声音也太多,会让我们无所适从。于是学习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只是在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4
战斗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激励着高考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离高考还有多少小时的提示。高考时有很多同学会整夜学习,尽最大努力攻克不会的难题,成绩提高一点是一点,时间能用一点是一点。 

其实这些状态都是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考前解压是对不确定因素的自信与接纳,我们为什么会紧张,就是无法接纳这些不确定因素,希望自己在高考能超常发挥或者正常发挥,因为这些压力才会导致考场上出现的各种状态。 

正向行为积极作用原理

通过正向行为方式解决考场或者临考前的压力,我们需要不断的鼓励自己,正向的自我评价,客观分析成绩水平。高考时能按目前水平发挥,是不是就收获了,很多高考生因为紧张、压力过大失常发挥,导致高考失败。

正向行为带来高自尊,自我认同感,还会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大脑中活跃的区域,与我们在受到奖励时活跃区域是一样的,皮质醇分泌变化,抵抗力上升,免疫系统处于最佳,这时候我们是健康的。

很多考生在考前出现腹泻、紧张、头痛很多生理上的症状,这与压力和焦虑程度有关,担心考不好,从身体散发出一种信号(告诉大家没有考好是因为身体不适影响了考试成绩),从生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

高考只是一个选拔性考试,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目标须切合实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成绩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样才会有正向行为积极作用,这种作用才会发挥出来。 

马斯洛需求层次


不同层级认知也有所不同,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周围的人也会带来压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的情绪体验就是负面的。我们的情绪就是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需求得到满足,情绪体验就是正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体验就是负向的,可能会焦虑、忧愁、悲伤。考生依据自己的成绩水平,调整需求,有了合适的需求,心情或者心理状态也会变的平和。

掌握学习的五大步骤

孩子学懂没学懂?如果他能够给你讲明白,那他一定是懂了。

如果只是知道,未必能做出来。例如某考生在考前问了老师一道题,老师给他讲了解题方法,他当时是知道了,但实际去做的时候,很多步骤已经忘记了。

知道之后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才知道有哪个环节还不够清楚,然后逐渐完善的时候,就是学习的第二个步骤——做到。

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内化到大脑结构中,内化之后就到了学习的第三个步骤——修道。你学会解出某道题,再跟别人分享一遍,你会发现,你对题的思路会更加清晰了,这就是传道与得到。

这就为高考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思路:现在你只有把每一部分的知识进行这五大步骤到得到了,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个知识已经进入到我的大脑之中了。有的考生在考前发现自己很多都不会,都要去补漏洞,还要去攻克难题,越是这样,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考试只剩一个月,我们的水平已经基本定型了,我们现在要把握这学习的五大步骤,只要得到。得到一个是一个,得到一个就赚到了。此外不要指望压题去参加考试,这样你的心态不会那么平稳。

做到四个到位,轻松迎考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

焦虑状态是一个U形分布,如果没有一点紧张,他也不会达到竞技状态,焦虑程度过高,就会过度紧张,发挥失常。什么样是适中的状态呢?要有一定的紧张感。但如果一做题,就手发抖,后背冒汗,焦虑程度就过高了,这时要进行调节。

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方法自己才能拿来用,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

祝各位考生能够轻松迎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这也只是一个弯道,我们透过弯道,一样可以朝着我们的梦想走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