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春之冷情,寒透身边人

 新用户2698dTT8 2020-12-09

一、有气的死人

 宝钗有一个优点, 基本上不在背后批评别人,除了因岫烟当了棉衣,提到迎春时,感叹一句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自己不能照顾,何况对于别人,这也是替岫烟心疼,却又无奈,这个大观园里,如果说,谁可以名正严顺的照看岫烟,不会让邢夫人有意见,那就是迎春。

邢夫人是她的母亲,是嫡母,照顾嫡母的娘家人,不就是她的责任吗。可是她不闻不管,她不是瞎子。

岫烟没有大衣,平儿看见了;

岫烟没有饰品,探春看见了;

岫烟当了棉衣,宝钗看见了!

朝夕相对,一个房檐下的迎春,什么也没看见,说好了,迎春是省事,说不好听,她是太没同情心,眼里太没人。

对于迎春,宝钗颇有微词,那是因了岫烟是薛家人,订了亲,如果没订亲,那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迎春不照顾,那是不给嫡母面子,生气不生气那是邢夫人的事。可是薛、邢联姻,阖府皆知,这邢姑娘多了一层身份,她是薛家没过门的媳妇,三媒六礼,已经过了,还是贾母亲自安排,尤氏亲手经办,这样的仪式,就确定了邢岫烟的身份,名份已定。

现在等于是薛家的媳妇,在迎春那里做客,迎春再不闻不问,性质就不一样了,原来是冷落嫡母的娘家人,现在呢,成了轻慢薛家,难怪宝钗要如此骂迎春,有气的死人,好尖锐的评语。

二、当真是“二木头”

迎春做事是无心,不是存心,可恼就恼在这里,薛家的媳妇,都不够你上心。

迎春身边没一个省事的人。

奶母应该自觉,邢夫人的侄女,慢待就慢待了,总是自家人,可现在人家是薛家的媳妇,这性质不同。

可惜,奶母没有头脑。

余下的,大丫环小丫环,也没有什么转变。

可怜的邢岫烟,人没过门,衣服先送进了婆婆家的典当局。

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可是这背后,却是迎春最丢人。

迎春不仅自己落下个木头的称号,还严重伤害了薛家的颜面。

所以对人无重口的宝钗,一句话,有气的死人!

可知薛家多恼迎春。

迎春还不自知,真是可叹,人都得罪了,还不知情!

其实这也难怪迎春,她从一出生开始,就没得到过别人怎样的关心和照顾,不过照着府里的定例,丫鬟婆子们的照管,省事地活着,没人对她用心,她也便冷情于这个世界。

只是她的冷,她的漫不经心,都不是出自她的本意,这样的冷情里,多少透着一些令人怜悯的无奈,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迎春对待邢岫烟的态度,恰恰折射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她不害人,亦不爱人。只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要承担,管不好婆子,呵护不好自己的贴身丫鬟,慢待了客人邢岫烟,间次得罪了薛家……她的各种懦弱冷情,就会逐渐传到当家人王夫人、贾母那里,谁还来怜惜她?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到了迎春这里,则完全相反。因为她事事不积极主动,不肯为身边人争取,不肯为自己争取,别人又怎么能为他争取呢?迎春的不争,迎春的《太上感应篇》,并没有因其省事和忍让,命运就格外垂青于她,反而以“苦嫁中山狼、一载赴黄粱”为其命运的注脚,宁不哀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