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粹丨【秦腔】 笛子独奏 马迪 薛官兴

 竹笛大学 2020-12-09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的泼墨胜于工笔,泼墨以浓墨倾泻,工笔虽粗,但运笔富于变化而其极工,与雕塑相比的话,他是长于圆石浑雕,钢筋铁骨全隐现于那淳朴的圆雕线条之中,粗线条多于细线条,硬线条多于软线条。”这是《秦腔史稿》中,对于秦腔的描述。


      而竹笛作为“秦腔”这一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其所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表现力,正是以上文摘的最好体现。在演奏时,无论是从音色、演奏技巧和处理上来看,都以豪放、粗旷的风格为主体,而本身作为“秦腔”伴奏乐器的竹笛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中,逐渐从曾经以伴奏为主的角色,走上现在的独奏舞台。改革开放后,竹笛曲目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秦腔”竹笛作品。


曲目一:《秦川抒怀》

演奏:马迪


      以此曲为例,马迪老师借用了皮影戏中的“碗碗腔”,以笛子模仿板胡的特殊揉弦法,创造出了指垫揉音技巧,即用左手手指与中指按半孔同时像弦乐揉弦那样来回滚揉指头,以模仿出“秦腔”中的“苦音”,作为“秦腔”音乐中的特定音,表现出了哀怨悲凉的思绪。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指垫揉音在此曲中大多出现于降si(b7)音上,但鉴于秦腔中的“4”,“升4”,“7”和“降7”的音高标准均不同于五度相声律、纯律与平均律,这里所奏出的音应为原音的四分之三,即中立音,演奏效果就宛若听到陕北人民在黄土大地上悠扬的歌声,让人不觉身临其境。而在运用垫指揉音这个技巧时,我自身感觉其与普通揉音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惯用指肚处进行揉音,而前者却是一改一惯的技法:为更好的表现“苦音”这一特定音,应当下移手指,即用指垫处快速进行揉音以减缓摩擦频率,以此来更加准确而又生动地模仿板胡揉弦的韵味,也更为形象化。

      对于具有“秦腔”风格作品的演奏,其音色与气息控制也有较高的要求。气息把握应恰到好处,尤其是对于气流量的控制,毕竟“秦腔”是源自北方的品种,为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在要求处理细腻的同时,不宜将乐曲演奏成温和委婉的江南丝竹,而是在正确的旋律位置适当加以吐音和气滑音,以此增强乐曲风格的同时,也能让其更为生动,更具地方特色。


曲目二:《秦腔曲牌》

马迪第一次是台北演奏

当西方遇见东方》音乐会上 震惊四座


      此曲是郭富团于1952年根据陕西秦腔的若干曲牌改编而成,用中音板胡演奏。全曲的速度时慢时快,力度时弱时强,节奏倏忽多变,缓处悠扬婉转,急处热烈奔放,富有戏剧性的效果。此曲行云流水般的旋乐,展示出浓浓的秦风、秦韵,表现了秦人的质朴、豪迈。乐曲时而豪气冲天,时而宛若丝缕,时而欢快跳跃,时而悲泣低吟,声声入耳,丝丝沁脾。


秦腔非常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通常以表现“哭”见长

上一期,京调与京剧收到很多笛友的喜欢

并且为这次的秦腔提供了很多内容和思路

      “秦腔”高亢、豪迈的音乐特点和其充满地域风情的音乐语汇,成为竹笛作品创作中重要而又珍贵的素材,对竹笛的演奏有着深远的意义。再次感谢笛友【不再年轻了】【昂博迪奥】提供秦腔素材与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