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金娥与李玉萍的故事续(上)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谢江


这是《胡金娥与李玉萍的故事》姊妹篇,开始讲述李玉萍从内蒙古回到北京以后的故事。

世道变了,李玉萍家的财产部分退还了,原来的深宅大院,只退了三间北房。每天住在这让李玉萍心碎的院子里,看着那些曾经逼死她父母、抢走她万贯家私的人出出进进,她和罗援朝商量想搬到安静的环境去生活。

“哥,我想离开这里,我看着这些人心里很不舒服,我们一起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行吗?”

“这些天我看出来了,知道你的心事儿,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还在想刘瑞的事儿,我们该怎么办。不能把他一个人扔在内蒙。永平的事儿,还有希望,可以再看看。”

“是的,刘瑞家里本来房子就小,眼下他父母兄弟姐妹挤在不到十平米的房子里,听说他哥年底还要结婚,也要挤在这儿,家里真的是没条件接回刘瑞。”

“萍萍,我们找个安静比较宽敞的地方,接回刘瑞,我们养活他,你看行不行。”“哥,只要不离开你,什么都行,不是我们家还退了几件古董和书画嘛,都是挺值钱的,不行就卖了,足够我们生活的,实在不行这几间北房也不要了,卖了,我们进村去买地自己盖房子。”

“眼下估计还不行,改革开放还没到那一步,不过也快放开了,我们先到农村去租一处院子,收拾好,做好准备。”

“成,哥,一切听你的。”说完李玉萍又搂着罗援朝的脖子开始撒娇,好像一个十七八的姑娘。

罗援朝在密云与河北交界的长城脚下,看中了一个破旧的大院落。一片荒凉,估计有些年没人住了。进村打听,知道这户人家早就进城了。这是他们祖上的房子,通过那里的亲戚联系,罗援朝在北京城里找到了房主的儿子,谈妥租用十年,总租金一万元,一次付清。十年后,罗援朝有优先租用权。

罗援朝开始装修房子。

第一步,架线通电,好在没多远,几天供电局就给接好了。

第二步,铺水管引山泉水进院,再注入入消毒池,经过滤,存入不锈钢的储水罐。

第三步、第四步.......

院子中央是一个水池,大理石罩面,水池中间一座假山,由水泵把水抽到假山顶,顺山峰自然流下,形成一个小瀑布,飞天直下,落入水池中。池内金鱼、锦鲤慢慢游荡。

靠院子大门左边是一排现代化的鸡舍,可以养几十只鸡,鸡粪流入院外的化粪池。

院子大门的右侧是用彩钢板盖的两间狗舍,两条黑背懒洋洋地卧在里面。

南墙是一片菜地,黄瓜、西红柿、扁豆、芹菜......生意盎然。

北墙是一片月季花,五颜六色争相斗艳。

屋前是一排十多米长、两米多高的木架,两颗葡萄藤占据东边,西边爬满紫薇。木架下面,用捡来的一颗死去多年的大柳树,劈开两半,加工成一长条桌,旧货市场收集来的骨排椅子分放两边,起码可以坐二十人在外面品酒、喝茶、吃烧烤。

正房外面盖起一个阳光房,种满了各种绿植,阳光房有一小门直通后面。左边是开放的厨房、餐厅,对面是书房,往里是大小不一的五间房,古典中式装修的是罗援朝、李玉萍的卧室,其余是客房。

在罗援朝及朋友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努力,一个漂亮的豪宅坐落在了金朝岭长城脚下,引来不少人的参观,曾经有不少人要求租住。

罗援朝带着李玉萍来验收了。

“哎呀,我的天啊,这是天上人间吗,我的哥哥,你太伟大了,这后半辈子我就住这儿了。”

晚上两人坐在葡萄架下品茶聊天。

“援朝哥,咱们把这儿买下吧,不管多少钱,咱们的钱不够,就拿市里的三间正房换。”

“说什么呢,咱们那几间房可比这儿贵多了,那三间大瓦房差不多能把这个村买了。”

“真的啊,那咱们卖了得了,反正我也不想看那个伤心的地方。”

“不急,我在想辙呢。萍萍,这儿你满意了吧,给这儿起个名字吧。”

“叫——罗援朝别墅?”“俗,太俗了,慢慢想。”“朝翠叠萍?”“比刚才那个好些,还不理想再来。”“哥,你也起一个吧。”“不,一定要你起,这里就是为你而建的。”

“朝岳萍聚,哥这个可以吧?”“明白你的心思,不过还是差点意思。”

“朝临翠萍,必须是这个,我不再想了,就这个好。”

“不错,你我就在其中,好,真的好。萍萍,你满意了,那咱们该进行下一步了。”

“哪一步啊,我都乐晕了。”“看望金娥姐,接回刘瑞。”“对,对,看我糊涂的,那才是咱们的大事儿呢。”

“这儿条件不错,刘瑞来了和我们在一块儿,心情也会好许多,我想近期动身,租个车去接刘瑞,好在没多远,你身体行的话就和我一起去。”

“必须去,我快想死金娥姐了,甭管身体好赖。”

时隔三年,罗援朝夫妻又踏上去内蒙的路。

第一站,他们要先去看望三年没见面的金娥姐。

离开金娥姐这三年,李玉萍几乎是每个星期一封信,每个月一个包裹,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接金娥姐在一起养老。

出租公司委派了一个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开着一辆九座丰田,车好人也棒,一路顺风,不到六个小时已经停在满都海供销社大门前了。

“姐!”“金娥姐!”李玉萍、罗援朝人还没进门就已经大声叫上了。

“萍萍、罗援朝,可把你们盼来了,想死我了!”胡金娥一把搂住两个人,激动地哭了。

“姐,我们这不是来了吗,姐夫呢?”“知道你们要来,他找了几个人收拾后院的房子呢。”“我去看看,搭把手。”“哪用你上手,快歇着喝水。”

“朝哥,你和师傅把东西卸下来,我和姐到后面看看姐夫。”

“姐夫,看把你累的,我们又不是外人,哪用这么认真啊,我们没那么讲究。”“妹子,这儿邋遢,快去前面喝水,一会儿就收拾完。”

“姐,我想吃莜面。”“那还叫个事儿啊,三八两下就弄好。”

胡金娥又到前面叫来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帮忙做饭,不大的工夫热腾腾的两屉莜面上桌了,一屉窝窝,一屉搓鱼鱼,羊肉汤汤加小菜。“罗援朝,姐这儿有不少好酒,今天你们跑了一天路乏了,就不喝了,明天再喝,咋的个?”“姐,太好了,回北京后,我基本没怎么喝酒,不喝最好。”“好,那咱们就吃莜面。”

罗援朝萍萍吃得那叫香,北京来的开车师傅更是赞不绝口。

晚上,罗援朝、开车师傅、姐夫睡在大房间,萍萍和金娥姐死活要在一个被窝睡,众人只好让她们睡到旁边的小屋。

李玉萍搂着金娥姐说着女人们的悄悄话。

“萍萍,三年了,咋没给罗援朝生个娃?”“姐,这个事儿我好闹心呢,就是那次从朝坡往下跳弄的,那时候肚子疼我就拼命地忍着,其实是盆腔发炎了,一直没看,结果坐下病,在北京罗援朝陪我去检查,大夫说我不能生育了,我哭了好几天,我要和罗援朝离婚,让他再娶一个能生育的,他死活不干。我说抱养一个吧,他也不让,他怕我累着。”

“妹子,女人这一辈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个知冷暖的男人,罗援朝就是这样的人,妹子,你好福气,好好的过日子吧,多听罗援朝的,养好身体和罗援朝健康的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

“姐,我不能生养了,总感觉对不起他,这次我来是想和你商量,让你给我在附近找一个知根底的人家要个孩子,最好是女孩子,罗援朝喜欢女孩儿。”

“行,姐给你物色着,不能着急,怎么也得那家人家的大人身体健康,模样也得差不多,谁家的孩子到我妹家那可是走了八辈子时气了。”

“姐,我们在北京密云朝区弄了可大的院子,修建得老漂亮了,住十几个人富富有余,我想让你和姐夫退休了到那儿去住,我们一起养老。”

“还早着呢,妹子的心意我领了,等退休的时候再说。”

“我知道还早着呢,我是提前告诉你,要你做好思想准备,我们必须在一块儿养老,姐你知道除了罗援朝,我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所以......呜呜……萍萍又激动了。

“哭啥啊,依着你还不行啊,退休了和你住到一块儿。”

“这才是我的好姐姐。”

李玉萍三年来寄给胡金娥的书信,寄给胡金娥的包裹,在小小的满都海镇掀起微澜。

“金娥哪来的北京亲戚?咋那么有钱,看看金娥一家吃的、穿的都是北京的亲戚寄来的。”

慢慢的,胡金娥侠义心肠救助落难北京女娃的事儿,传遍满都海公社的每个村庄。旗委宣传部还专门采访胡金娥,并在中旗电视台播放。

三天后,罗援朝、李玉萍告别胡金娥一家,去接刘瑞。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