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暑假这样过:记厦门夏令营活动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田佳逢瑞


培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的确如此,通过旅行,你会见到许多未曾见过的风景,学到许多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你的眼界,你的见识都会由此而增加,你人生的经历也会更加地丰富美好。

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班里的同学参加了一次通往厦门的夏令营活动,而这次活动带给我的美好感受一直萦绕心间,让我不由地想提笔把这六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启 航

2018年7月15日,是我们开始旅行的第一天。早上八点我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乘着大巴前往呼市机场。大巴途经辉腾锡勒草原,在晨光的沐浴下,远处的风车近处的草地,都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美好的旅程就在草原的美景中拉开了序幕。

也许是因为兴奋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我们就要登机起飞了。过了安检,我们陆续登上了飞机。

飞机的空间没有想象的大,但依旧让人着迷。我们观看了飞机上播放的有关飞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安全教育短片,并在空姐的指导下,系好了安全带。只听一阵轰鸣,飞机起飞了。飞机上升过程中,由于压差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适:头晕是最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些不适一会儿就被飞机上升带给我们的好奇与激动冲散了。

起飞后,伴着飞机的嗡鸣声,我们一行人渐渐来到了云端之上。地面上的建筑物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而云朵却越来越近。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云朵里穿行。从飞机上看云朵与天空,跟我们从地面上看是不同的。有时候漂浮着白云的天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望无垠的大海,那朵朵白云就像海边的浪花。更多时候那些形状各异的云朵,像棉花、像山峰、像神话里的仙境。如果可以,真想伸手去摘一朵,看看它是不是像看起来那样软绵绵、蓬松松的。

如果在云层下边飞行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山岭沟壑:那银光闪闪的带子,一定是一条大河;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必然是森林覆盖的连绵起伏的山峰。大概飞了四个小时左右,我们看到了连绵不断的大山上,有许多块整齐的水塘。我猜想,这应该是到了福建的上空了。

经过四个多小时飞行,我们终于到了厦门,这里空气湿热,四面环海。乘坐大巴去往旅店的途中,我看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植被,可谓“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厦门,美丽的海滨城市,我们来了!

胡里山与鼓浪屿

到了厦门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胡里山炮台与鼓浪屿。早上八点,我们便乘车前往胡里山。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民的才智。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胡里山炮台上最有名的就是1893年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一门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曾被鉴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并荣获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听到这大炮名声显赫,同学们纷纷在大炮前拍照留念。

随后我们又在环岛路骑车绕行,感受了厦门的别样风情。大家有的骑单车,有的骑了双人自行车,还有的骑了三人车。那些双人的或三人的脚踏车并不好操作,需要大家团结配合才可以平稳骑行。我们骑着车,吹着微咸的海风,一路向西,到了海滩。在海滩稍作逗留,我们便又匆匆离开了。

午饭过后,我们乘游轮前往厦门最著名的景点之一——鼓浪屿。

鼓浪屿是一座小岛,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那里风景怡人,处处鸟语花香,无车马喧嚣,引得我甚是着迷。

岛内每走几步就会有一座旧洋房,每座洋房都各具美感,我们沿着石板小路,在一座座建筑物间穿行。这些兼具历史感与艺术感的建筑赋予了鼓浪屿别样的情调。

在这里我们重点参观了毓园。毓园是为纪念林巧稚大夫而建的花园式小园林。林巧稚大夫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一生中亲自接生的婴儿有5万多个,治疗无数妇科病人,而自己却孑然一身,这座纪念园寄托了家乡人民对林巧稚大夫的崇敬之情。毓园里有一尊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还有一座托着出生婴儿的双手的雕像。大家都到双手托起婴儿的雕塑前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到了鼓浪屿沙滩,见到了从课本中了解到的大榕树,也看了,到了“松软软的海滩,金黄黄的沙”,大家一起下水嬉戏,接受了海浪的“洗礼”。

    赶海

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
让你不惜长途跋涉,
总有安稳的小日子,
使你安静向往。

这天相较前几天比较特殊,我们去往滩涂,由导游胖哥带领我们去体验渔民的生活。

说起渔民就不得不说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赶海。换了鞋子,我们便去了滩涂体验了一下渔民的赶海生活。

上午正好是涨潮的时候,但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涨潮。刚到滩上,我们就看到很多的小螃蟹,也看到了许多渔民挑着担子行走。滩涂上有许多立着的石头,胖哥告诉我们那些立着的石头是渔民的“命”。我不理解,走近看才知道,石头上全是海产品,难怪乎胖哥不让我们动那些石头。我们拿着工具也学着渔民的样子想捕获一些海产品,不过经过实践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同学也算小有收获,而有的却一无所获。

离开滩涂时,胖哥让我们挖坑,然后把双脚陷进去,我是一名幸运儿,挖着挖着,挖出了水源,然后我就站进去,很舒服,像极了泡脚。

离开滩涂,胖哥提议去放地笼,于是我们找了一处离海很近的地方。放地笼很有趣,也很简单,只需要把地笼用力抛出,越远越好。放好地笼,我们离开那里,准备去坐帆船。可惜天公不作美,风浪很大,所以没能如愿以偿。于是我们只好去海滩玩了水。为了安全起见老师不让我们下海。但还有几名同学换了泳裤,在浅水处游了泳。虽说并没有体验到乘坐帆船迎风破浪的感觉,但滩涂之行还是很令人愉悦。

土楼之旅

福建土楼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景点,对土楼之行,我充满了期待。从宾馆出发,我们乘坐大巴行驶了三小时左右终于到了目的地。虽说沿途风光无限,但我们更期待看到土楼独特的美。

吃过午饭,由地界导游简姐带领我们参观土楼。简姐告诉我们她是本地人,这里大部分人都姓简。我头一次听到这个姓氏,感到十分新奇。

在简姐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来到土楼。乍得一看土楼没什么特殊,像农村里的老泥房子。但实则暗藏玄机,首先土楼只有一扇门,其次土楼是圆筒状的。

首先我们看了怀远楼,那是最大的一座土楼。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简氏家庭住宅。楼门上有一副长长的对联,看起来也是年代久远了。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院子里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斯是室”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该建筑精巧绝伦,古朴天然,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接着我们去了果园,见到了里面的澳洲鸵鸟。简姐还给我们介绍了当地更多名胜古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参观的最后一座土楼名为和贵楼。和贵楼,顾名思义一定是古人想发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而建造的吧!这座楼比较特殊,建在沼泽上,足见古人的智慧多才。和贵楼里面有两口紧挨着的水井非常奇特,一口清澈见底,一口浑浊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福建土楼,这个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果然名不虚传

厦门大学与南普陀寺

P O E T I C  L I F E

厦门六日之旅还有一个美丽的行程安排——参观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是万千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伴着车外宜人的风景,我们先来到陈嘉庚先生的陵墓。陈嘉庚墓占地3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在这里我们听导游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的事迹。虽然陈先生已经长眠于地下了,但是他那种为国为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他把自己财产里的92%的用于国家建设,只有2%用于个人。他是多么慷慨,但他同样吝啬,因为他没有给子孙留下一文钱。 

随后我们徒步走到厦门大学。厦大面积很大,建筑特色是中西方的合并体。厦门大学到处都有湖泊,这些湖泊像点缀在厦门大学校园里的一颗颗璀璨明珠,美丽动人。

厦大校园里有一个长达一公里的“隧道”,里面有许多美丽的画作,有大学生的作品,还有游人的涂鸦,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风貌,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出了美丽的厦大,我们去了南普陀寺。这座寺庙十分出名。因为母亲信仰佛教,因此我从小也受此熏陶,对那里十分向往。那里有很多金佛,看着便令人生畏。我拜了几尊大佛,以此来祈求家人平安。

吃过晚餐后,我们再次去了沙滩嬉戏,临近傍晚,我们离开那里,徒步走了两公里到旅店。虽然累,可对身体很有好处。

老院子风情

我们在厦门的最后一天的行程安排是参观老院子。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这短短的一天。九点左右,我们上了车,离开旅店。

下了车,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目的地。只见门牌坊上面写着“老院子”三个大字。通过检票口,我们在“旗帜”的带领下来到老院子,进入了闽南渔村。这里面有许多人物蜡像。这些蜡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在纺织机前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织出一匹匹布;有的是打铁匠,抡起铁锤上下敲打烧得通红的铁块;有的在院落里织渔网;有的在茶馆里围坐在桌子旁喝茶,谈古论今;还有的是一个农家妇女端着簸箕挥洒谷粒,喂食一群母鸡和小鸡……多么和谐惬意的一幅闽南渔村的生活画卷!

走出渔村,我们来到了一个人工湖旁,只见湖中央矗立着一尊一身三面的佛像。据导游介绍,这是“三面妈祖”。十点左右我们欣赏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妈祖”动感显圣音乐喷泉大典。随着音乐的响起,妈祖像周边开始喷水了,里三圈外三圈,妈祖像也在缓缓升起。音乐声每提高一次,水柱高度就提升一个档次,人群也就沸腾一次。当妈祖像升到最高点时,水柱也喷到最高处,妈祖开始旋转起来,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是向周围的人群庇佑平安。此时人群全部沸腾了,欢呼声、尖叫声与音乐声混成一片。

最让我震撼的要数下午进入神游华夏大剧院观看的《闽南传奇秀》,该剧共分为六幕:天造鹭岛、岛城大战、南洋历险、渔村人家、龙的传人、福佑华夏。大剧院采用了旋转舞台和旋转观众席交互使用的方式表演,刚开幕时,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远古时代的情景,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许多各种各样的恐龙结队迁徙。此时,山崩地裂,地动天摇,形成了一个海岛,那就是鹭岛;第二幕岛城大战,讲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第三幕南洋历险说的是闽南儿女下南洋谋生历险记;第四幕叙说了闽南渔村生活景象;第五幕讲述的是闽南的民俗、民风;第六幕是妈祖像再次呈现在舞台中心,意在保佑华夏。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中华姓氏文化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姓氏渊源。

告别了老院子,我们辗转到了机场,离开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美丽的厦门,期待你再次相遇!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是内蒙古察右中旗人,2005年出生,现就读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第二中学。

【本期幕后】

策划:安强

编辑:小娟

校对:图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