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案惊奇】王连生伪造签名骗巨款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范天云


《百案惊奇》这部翔实写真的纪实作品,以法制教育警示教育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最具震撼力的一百个大案、特案、奇案。编录了建国以来惊天动地闻名全国、轰动华夏的特大凶杀、投毒放火、爆炸劫机、制贩毒品、拐卖强奸、走私诈骗、黑恶团伙、暴力犯罪、谋杀碎尸、盗窃渎职等重特大案件。翔实记载了这些奇案、特案、重案的来龙去脉和危害程度;真实客观地分析犯罪的成因及特点;鞭挞社会丑恶现象及罪犯的凶狠和残暴;深入浅出地进行法制和警世教育。直击案件的事实真相,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法律视野和全新的法治意识。

前     言

在人类社会中,本来就充满着离奇色彩与各种非常事件。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发生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奇特事件是不足为怪的。它正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因此,不论是多么奇特、多么荒唐的案例,都是在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形色色案件的真实反映。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实现依法治国,我编写了这本《百案惊奇》,目的在于研究犯罪、运用法律、解读人生、把握未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增长其法律知识,使其全面认识社会。《百案惊奇》收集编撰了涉及建国以来一百个形形色色奇特的典型案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生足迹和血淋淋的典型案例来进行法制教育和警世教育。

《百案惊奇》可以让青少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增强法制观念,汲取经验教训。对于从事政法工作、教育科研等部门的专门人员,我想这部书也是一部参考资料和业务教科书。《百案惊奇》中典型和奇特的案例,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研究新形势下犯罪的根源,制定和改进立法和现行司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百案惊奇》记录了建国以来发生在华夏大地及境外一百多起惊天大案的侦破过程。诸如六十年代冒充周总理签名诈骗案,张君集团系列抢劫杀人案,曾几何时的王家兄弟乔四爷,震惊中外的特大暴力犯罪团伙头目张子强,私人军队的完结、“黑豹”集团的覆灭,白宝山千里杀人案,番禹武装劫钞案,十九年终于破获的关庆昌盗窃黄金案,沉冤三十五年的马明元谋财害命案,张显光爆炸抢劫五恶魔,马新义杀人焚尸华南虎,刘世明卖妻卖女卖老娘,孙启尤杀妻杀女杀老丈,刘学新杀人碎尸陪舞女,万良元稻田腐尸谋杀案,庄楚城制贩冰毒害苍生,刘晓勇京城逆子殺双亲......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愿《百案惊奇》作为普法教育的通俗读本和教材,发挥它良好的社会效益;愿《百案惊奇》成为你欢乐愉悦的享受,洗礼启迪健康的心灵;愿青少年认真详读《百案惊奇》,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法制观念,勇于拼搏,敢于奋斗,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去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

范天云

二零一八年八月十日于呼和浩特

老公安编撰全国大要案,

众乡亲学法详读警世文。

王连生伪造签名骗巨款

伪造骗款罪昭彰,胆大妄为落法网。

生前骗取二十万,死后空手无钱花!

一九六零年三月十八日黄昏,一个身穿灰色人字呢大衣、瘦高个儿留风头、肤色黄黑瘦长脸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秘书室。

“我是国务院的,来给行长送急件。

来人递上一个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大信封,然后打开一个紫色封皮的发文簿,“请签字。

秘书在发文簿收件处签了字,来人例行公事地说了声“好”,收起发文本,迈着从容的步覆走出了大门。

秘书室的光线很暗,年轻的秘书也没把这个送件人的体貌特征看清楚。行长秘书接过“急件”,见信封上标有“速送,限五点四十分送到”一行醒目的文字,他立即送到行长办公室。行长不在,行长秘书当即拆开公文,里面是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的一件公函,内容是:

总理:

     主席办公室来电话告称,今晚九时,西藏活佛举行讲经会,有中外记者参加,拍记录影片。主席嘱拨一些款子作修善寺庙用,这样可以表明我们对少数民族和宗教自由的政策。根据以上情况,拟拨给十五至二十万元。

     可否,请批示。

一九六零年三月十八日

左侧是周总理批示:“请人民银行立即拨给二十万元。”在周恩来的签字下面还注有:

为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记者造谣:一、要市场流通的旧票;二、要拾元票;三、包装要好看一点,七时务必送民族饭店赵全一收(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

望着周恩来熟悉又潇洒的签名,年轻的行长秘书虽然对这一违反常规的做法产生过疑虑,但这种顾虑瞬息即逝。她抬起手腕见手表显示已经六时,不由心头一紧,离限定的交款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行长不在,秘书当机立断。操起电话,以不容置疑的口气给发行局下达了命令:“半小时以内,你们务必准备好二十万元现金。对,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什么,手续?你们先准备现钞吧。注意,要旧票,到时候计划发行局会正式下达送款通知的。”挂断电话后,秘书又急忙敲开了值班领导——计划局王副局长的办公室。她将信函和总理的批示递给了王副局长。

王副局长认真看过以后,疑惑地问道:“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为什么不通过财政部?”“时间来不及了,你看,还剩下不到一个小时!”行长秘书有些着急,王副局长未及答话,桌上的电话铃急剧地响起来,他抓起听筒:“我是总行发行局,是......我们正在准备。七点以前准时送到,请转告总理放心。”王副局长对行长秘书说:“总理办公室又来电话催了,我马上通知发行局,让他们火速送款。”

发行局当班的朱科长驱车直奔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分行的同志也不敢怠慢,按照总理批来公函的要求,到金库里提取现钞,分装两个麻袋。真是急如星火,他们将二十万现钞的麻袋抬进小轿车,直奔民族饭店。

掌灯时分,朱科长三人抬着麻袋进了民族饭店,径直走向服务台询问“西藏工委赵全一同志”在何处,这时从沙发上站起一个人,着藏青色华达呢中山装,黑色呢子裤。

他走进服务台说道:“我就是西藏工委的赵全一,你们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吧?款子带来了?”朱科长看了看眼前的赵全一,如释重负地问道:“我们没有误事吧?”赵全一笑着摇了摇头说:“你们很准时。”

随后,他拿出一张盖有“总理办公室介绍信专用”图章的信函。上面写着:

兹介绍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赵全一同志前去你行领取拔款二十万元整。

此致               

一九六零年三月十八日

朱科长接过信函又让赵全一打了收条。之后离开民族饭店,消失在长安街头车流中。

正是:计划周密骗巨款,胆大妄为发横财。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公安部副部长扬奇清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总理办公室通知,一个化名“赵全一”的骗子,伪造周总理的批示,骗取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二十万元现金......中央责成公安部,立即组织力量,限期迅速破案!”

三月二十三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计研局王副局长心情沉重地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二十万元巨款送达以后,直到第六天,仍然没接到总理办公室的回复。他们打电话询问,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莫名其妙,声称根本不知此事。要求将“总理批示”和收条送去查对,之后才发现这是一起伪造总理批示的特大诈骗案。

一九六零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六亿人民在挨饿,就是在这样经济极端困难的非常时期,骗子竟用伪造的“总理批示”骗取了二十万元人民币!

总理闻讯极为震怒,指示限期破案。上千警察立即行动,天罗地网迅速铺开。几乎在同一天,北京市七百万市民全部收到了传达。工人、学生、农民、干部,满城尽说二十万。老太太上街打油盐酱醋,找回的钞票也要对着太阳光照;小学生跟踪穿灰大衣的人误了上学!

一条条可疑的线索,一次次大胆的揭发,从四面八方汇总到公安部门。经过甄别、分析、查实,又一条条排除了。虽然“赵全一”还没有落网,但是却连捎顺带破获了许多陈年旧案。

茫茫人海,犯罪分子到底在哪儿?京城地广,伪造骗子隐藏在何方?公安技术部门通过对“赵全一”留下的罪证——伪造总理的批示、取款介绍信和二十万现款白条的鉴定确认:

罪犯所用的牛皮纸信封是真的国务院旧信封;公文用纸是大机关用的十五行横格纸;伪造的“总理办公室”的小方章是用蜡纸刻后沾红印油涂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信封上有涂改后写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亲启”的字样。信封上的“密”字与其他字迹不同,并写有“#三一四六”字样。通过仪器检验,表明信封上的“总理办公室”字样下面也有涂改的痕迹,并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毛笔字迹。罪犯开具的白纸收条上签的是“赵金一”,而非“赵全一”,估计罪犯可能习惯于写“金”字。罪犯文化水平较高,熟悉公文格式和用语。

根据这些情况,侦察人员经过多方面的追查,了解到犯罪分子开“收据”的用纸是从一种黑皮笔记本上扯下来的。经细致查对,犯罪分子用的信纸,是机关内部自制的办公用纸。在国务院档案室,几十个侦察员在紧张地工作着。侦察员查到外贸部给国务院领导的报告,所用的格纸和犯罪分子所用的信纸完全一样。专案组侦察人员来到外贸部,很快他们就查出了那个国务院的信封,曾是国务院发文给外贸部的。恰在这时,一个女电车售票员来到外贸部反映,今天上午,她在电车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

这人年龄、体貌特征都同公布的犯罪分子特征相似。而且情绪很不正常,坐在车上不敢看人,一直长吁短叹。她看见这个人走进了外贸部......在外贸部办公厅秘书科,专案人员很快查到了大量的十五行横格纸,原来这是外贸部使用的公文纸之一。刘文科长随手拿过几份材料,连续找出了好几个“¥”字。原来,这是外贸部很多人惯用的“人民币”代用符号。由此可见,犯罪分子就隐藏在外贸部是肯定无疑的。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破案线索由千万条最后缩小到外贸部。王倬(又名王连生)的嫌疑逐步上升。和王倬同一办公室的董林,肯定无疑地把王倬和“赵全一”联在一起。发案那天下午,王倬请假没上班,说是带其母到积水潭医院看病。

经查,他根本就没去过该医院。特大诈骗案罪犯的特征是眼睛很小,董林说王倬“你的眼睛可不算大呀!”王倬却和董林吵起来,说董诬陷好人,从来没见过王倬发这样大的脾气。王倬的另一位女同事谈到王倬业务是很熟练的,他的脑子反应快,搞统计数字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但前几天,在填一张统计表却弄错了,女同事问王什么数字大惊小怪的。原来,王倬把千位数写成了万位数。女同事便向王倬打趣地说:“我当是多大的出入呢?只不过是多画了一个零......”“多一个零,千就变成万,这还算小事吗?”“万怕啥?你也不是没算过百八十万、二三十万。”“怎么?你敢血口喷人!”“什么没骗过,十万、二十万?这是谁说的?

很快王倬的笔迹交给了公安技术鉴定科,不到两小时就得出了鉴定结论:王倬的笔迹与诈骗人的笔迹完全相符。从笔迹特征看,文字书写都很熟练,结构、笔划搭配、运笔方向、连笔方法,甚至一些微小细节都与伪造信件上的笔迹相同;从语言特征上看,词汇丰富,文字简练,标点准确,日期书写位置相同,编号方法相同。结论是:伪造信件上的笔迹与送来的样本系一人所为。这时为“赵全一”画像的几位同志也匆匆赶来,他们拿出几经修改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平平展展铺在桌上,与王倬的照片一比较,简直像同一张底片洗出来似的。公安部刑侦局邢局长和金处长带着信纸和笔迹鉴定,向杨奇清等汇报了信纸查对经过和笔迹鉴定结论。几位副部长审阅了信纸和笔迹鉴定后,一致认定:诈骗二十万元巨款的案犯就是王倬。

正是:证据确凿难逃脱,亲笔书写罪昭彰!

王倬,又名王连生,男,三十六岁,辽宁省辽阳县人。案发时住在北京李广桥南街三号。一九四一年参加三青团,一九四三年加入青帮,一九四八年东北大学经济系毕业,曾在北平特别刑庭看守所当了一个多月的收发员兼会计。一九四九年四月,报名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同年八月参军,一九五零年二月由陕西开小差逃回北京。一九五一年自荐到中国进出口公司工作,一九五二年九月到外贸部出口局工作。据调查王倬曾给他的哥们儿伪造过证明信,化名为“赵全一”,他还在派出所给这个哥们儿报过临时户口,也是“赵全一”。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闵局长和刑侦处长刘汉臣,带领十多个侦察员来到李广桥南街蹲点守候。四月二日零点,被窝里的王倬被拖了出来,押上门外的警车。“搜!”刘汉臣处长下达了命令。十几名便衣警察分头搜查起来。从西屋里边搜出一堆碎布、绳子,还有被拆散的自行车。碎布拼凑起来,正是王倬作案时穿的那件呢子上衣。自行车和绳子也是他作案驮钱使用的作案工具。装赃款的麻袋也被搜了出来。只差赃款没有下落。刘处长让派出所民警郝继民帮助借铁锹、镐头等工具,他判定赃款一定埋藏在院子里的某个角落。

院子几乎被挖遍了,就是没有赃款的踪迹。但在西屋厨房下,挖出了好几捆人民币。显然这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赃款,应该还有一个地方藏着其余大量赃款。刘处长仔细观察,发现西屋南侧摞着半人高的蜂窝煤。蜂窝煤最上层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像很长时间没人动过。蜂窝煤被一层层地搬开,许多双眼睛都盯在这里,搬开最后一层蜂窝煤时,眼尖的侦察员发现蜂窝煤下有新鲜的黄土。挖开后露出苫布,里面包裹着一捆捆的人民币。大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面对铁证,被押到预审处的王倬,很快就招认了全部的犯罪过程。三月十八日十九时,王倬在民族饭店冒名“赵全一”,收到了诈骗得到的两麻袋巨款。他将巨款拖到西边便门旁,用呢子大衣盖在麻袋上。王倬又冒充是国务院的,打电话叫出租车。出租车站回答:“国务院有的是车,跟我们这儿添什么乱!”王倬又让邮亭年轻的妇女照看大衣下的麻袋,说这里面全是重要文件。而后到大街上找三轮车,好不容易找来一辆,小伙子一张嘴就要三块。王倬忽然领悟到:不能要车!用车一拉,就等于把自己的行踪告诉了他们。于是,王倬骑自行车将两个麻袋绑在车座上。随后推自行车过了西单剧场,进入西单北大街,到西四往东拐,然后直奔后海李广桥胡同,在路上总共用了一小时四十分钟。

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日月昭昭斩妖除魔。

王倬虽然骗到了巨款,心里却既害怕又担心。为了安全保险,王倬把钱藏到西屋。思来想去藏不住,还是拿出来烧吧。王倬拿出一百元钱给母亲:“妈,这点钱您拿着过日子,日后不管出什么事,我可孝顺不了您老人家了。”三月二十七和二十八日,王倬连着两个晚上在院子里生煤球炉烧了两千多元票子。王倬说:“妈,白天我上班,您插起门来接着烧。”王母叹了口气接着烧。三月二十九到三十日,王倬在西屋刨坑把钱埋了。

王倬得到的是成捆成捆的钞票,整整二十万,他创下了共和国六十年代诈骗的惊天大案。

王倬付出的代价是被世人唾骂和整个生命。

一九六零年七月二十八日,王倬被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三十六岁的王倬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为了金钱,他不惜以身试法,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冒充总理签名骗取巨款,到头来只落得个身败名裂、枪决身亡的可耻下场!

聪明才学堪称绝,伪造难辩真与假。

举手骗取二十万,枪决身亡世人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