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客从何处来 —寻根之路 (文/郁光雷)

 百年yesuo 2020-12-10
郁氏文化

客从何处来

——寻根之路

文/郁光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的开篇引用诗,是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记得小时回老家,家里大伯经常和我讲,我们大辉泉的郁家老祖孝文公是从临沂河东郁九曲迁来的,在这里扎下根后,生了五个儿子,我的太爷爷是其中的老三,他也生了五个儿子。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伴朝望仙崖方向看去,隐约能看见突起的山崖下立着几块青石碑还有几堵倒塌了一半的石墙,于是我们爬上了望仙崖,找到了石碑,在石碑上发现了“郁全”“郁海”两个名字,郁海是我的曾祖父。这段少年时的经历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回到老家总是有意无意的向望仙崖下眺望几眼。

 年纪稍大些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家族里有祠堂还有家谱,于是就想是不是我们郁家也有这样的家谱啊。问过家里长辈,都说以前的确是有的,早些年老家请家堂(除夕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时都要恭恭敬敬把家谱放在供桌上。可能因为破四旧的原因,家谱丢失了,后来就再也没找到过。这么一来平添了几分遗憾,总觉得有份家谱是份很荣耀的事。

 在2004年的时候,我到临沂工作了,坐车经过河东的时候总是多留意下,特别是在解放路桥东边的时候,我总是环顾四周,心想这就是郁九曲,这就是我们老郁家的根啊!在临沂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郁姓本家,知道了“传、家、有、万、章”的郁氏辈分排列。但是与我们大辉泉的“佃、明、光、亮”没有找到任何关联。遇到的所有郁姓宗亲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无法确定辈份关系,这在我心里有了一份遗憾。后来我在腾讯的QQ里找到了郁氏家族群,群里有全国多省份的郁姓宗亲,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郁姓的人丁兴旺!群里也有许多郁九曲的本家宗亲,但大多年龄尚轻,对宗族的历史也都是一知半解,最终也没有理清我们沂水郁氏这支与郁九曲郁氏的具体关系。

我回到老家把这些情况和长辈们说了,他们坚定地告诉我说,我们就是从郁九曲迁过来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不容怀疑!我的佃贵、佃有、佃成爷爷曾经在很早的时候还去郁九曲祭过祖。因为年代久远,具体情况没人记得了。并且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我们的大辉泉一世、二世和三世的祖辈们,都以吹鼓手为业,周边村里的红白公事,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祖辈所从事的职业为后来的九曲寻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转眼间我到了不惑之年。每每回到老家大辉泉,看着长辈们的腰身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在挺直,两鬓也是白发苍苍,有几个在儿时带我玩耍的大伯已经去世。家里明庆大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再找找机会,去郁九曲联系联系,把我们的辈分续上,好让子孙后代的辈分有个延续。”听完这话,感觉肩上责任重大。于是我凭着对族谱的一知半解,通过走访老家里的一些长辈,把家族的人丁的延续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联系上了从崔家峪镇大辉泉村迁到了黄山铺镇大官庄的郁氏二支的光亮大哥,一起把两处的郁氏祖辈和子孙繁衍的情况作了记录。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家长支的光庆大哥,在十多年前就仿照本村闫氏族谱,把长支的人丁的信息作了整理记录,为我们此次族谱俢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家族人员情况统计接近尾声时,光亮大哥说:“要是能联系上郁九曲的本家就好了,把辈分弄清楚,以后遇到本家宗亲好有个长幼次序,相互之间好称呼!”我说:“我尽量吧,十多年了一直在联系着,也一直没人给弄明白过。”我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也许是祖先在天有灵,给了我冥冥之中的指引,让这次寻根之路异常的顺利,在临沂工作十多年间都没完成的事,在短短的十多天就有突破性的进展。我在郁氏家族总群里发了求助信息,再次联系郁九曲的宗亲,希望能通过郁九曲的族谱查到祖辈的信息。在反复发送求助的几天后,群内全国郁氏宗族联谊会的郁正宇宗亲回复了我,告诉我可以联系郁九曲的郁万杰,他对临沂郁氏宗族族谱比较有研究,并给了我联系方式。通过这次家族群内的沟通,对十几年的寻根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拿到联系方式后马上联系了郁万杰,因为没有论证过辈分,所以未能贸然称呼(后来经论证,长我一辈,称万杰叔),通过半个多小时的通话,得知万杰叔在2018年时修过一次郁氏族谱,收录了包括郁九曲在内的五个县十几个村庄的郁氏家族人丁繁衍和迁徙的信息。并且通过大辉泉郁氏族人所持吹鼓手这个职业和大辉泉一世祖孝文公的十四世(后经万杰叔分析应是佃字辈回郁九曲祭祖时与庙东郁氏论证的辈分)的信息判断出我们是郁九曲庙西郁氏长支后人。万杰和我加了微信,并发给了我一些编修族谱的范文与格式,教我编写族谱的一些知识,让我学习一下族谱的编写,把大辉泉郁氏族人的情况统计完整,在2020郁氏族谱的增补修订时把大辉泉的郁氏这一支编进去,好让我们这支在外繁衍百年的郁姓族人早日认祖归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父亲回过两次大辉泉,找到了家族内“佃字”辈的长辈们,他们年龄都在七十多岁了,我说明来意以后他们都表示续族谱是件大好事,纷纷回忆家族历史和老辈们的生平经历,帮我完善族谱上的族人的名字和所在地。看着不断完善的族谱,祖辈的名字纷纷跃然纸上,通过长辈们的描述他们的形象在我心目中立体起来,我想如果他们知道郁氏家族子孙昌盛,人丁兴旺,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在这次族谱俢撰过程中不仅让我认识到我华夏民族宗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让我明白延续族谱能够团结族人、凝聚家族力量。族谱的俢撰与保存让郁氏宗族后人不忘先祖立足之艰辛,谨记先祖传承养育恩情,敦促我郁氏族人更好的发展生存,弘扬我郁氏忠厚传家的祖训。乡情和亲情的厚重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一定不负家乡父老殷切期盼与嘱托,认真完成族谱的俢撰。

2020年7月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与明庆大伯,光庆、光亮大哥一同踏上了郁九曲寻根之路。这是一条历时百年的寻根之路,这条路充满了无尽的坎坷与辛酸,是漫长的,是期盼的,同时又是喜悦的。在百年前孝文公怀着无尽的不舍与辛酸,一步一回头地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谋生之路,也许因为历史环境的原因他有生之年再没有回到过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他曾经告诉子孙,我们郁家的根是在临沂的郁九曲,并叮嘱子孙后代一定不要忘记!在一百多年以后,我们踏着孝文公曾经走过的路来了,回到了养育了无数郁氏子孙的发源地,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我在心里告慰祖先,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回来了!

这次来郁九曲寻根,宗族里万杰、万国叔,有龙爷爷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且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我们九曲郁氏的渊源与历史,把两地郁氏族亲的辈分根据确凿的历史资料作了排列。大家交谈热烈,共话郁氏宗族亲情,并且合影留念,在河东临沂饭店把酒言欢,席间万杰叔嘱咐我一定把族谱资料完善好,在年底增补郁氏族谱的时候把沂水的宗亲加进族谱,好让在外的郁氏子孙认祖归宗!离别之时万杰叔与万国叔送了我们两本前期修订的郁氏族谱,封面上有台湾郁氏宗亲郁慕明亲笔题写的“郁氏族谱”四个大字,我捧着沉甸甸族谱心里倍感欣喜。万杰叔说:“修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仔细,资料要认真核对,避免错误,一些拿不准的地方随时找我。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强联系,多走动,互通信息,让郁氏家族更好的发展。”

漂泊在外的游子就算是在异乡扎下了根,无论繁衍生息多少年,与故乡的亲情是永远割舍不下的,宽厚待人,忠厚传家是写到我们郁氏族人的血脉中的,会世世代代铭刻在我们郁氏族人心中,无论天涯海角、无论山南海北,终有一天在外的游子都会踏上回乡寻根的路!

作者简介

郁光雷   1981生人,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大专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71573部队卫生员退役,现于沂水县综合执法局工作。曾参与临沂郁氏族谱修撰工作。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