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门教学 | 双手反拍动作步骤三:转体挥拍(击球)GIF图讲解

 草原狼ual5yjcg 2020-12-10

转体挥拍(击球)GIF示范分析

双手反拍是网球的主要技术动作之一,其动作步骤依次可概括为4个:转体引拍(侧身)后摆拉拍(降拍)、转体挥拍(击球)、前送收拍(随挥)。

本篇通过GIF图分析了双手反拍技术动作的步骤3:转体挥拍(击球)的技术要领。供入门初学者参考学习。

上图是后摆拉拍(降拍)之后的身体姿态,随后进入转体挥拍(击球)环节,就是本篇解析的内容,一共有两方面技术要点Point 1/2。

Point 1:挥拍击球时,手臂的高度要稳定,保持手腕高度位于腰部;体会蹬地转胯。

观察上方GIF图

降低拍头之后,拍头低于手腕,手腕通常稳定于腰部的高度。这是最易发力的身体姿态。

如果球弹跳较低,通过降低身体重心,让手腕的高度低于或与来球反弹起来的高度接近;

如果是弹跳较高的球,通常需要将持拍手抬高,手腕比腰高,调整好击球位置后再进行转体挥拍(击球)。

转体挥拍时左脚先用力蹬地,身体重心随即转移至右脚。注意身体重心地转移是通过腰腹的微微扭动逐渐过渡完成的,或者说是通过蹬地转胯的动作完成了身体重心的转移。

如上图:转胯的练习方法。

一只手拉着胯蹬地转动,一直手握住一个固定物。在做蹬地转胯的动作练习时,注意保持肩膀位置的稳定。这个练习可以体会挥拍击球时力量由下向上的传递,也就是转胯的感觉(核心力量)。

通常转胯约15-45度,力量即传递至肩膀,随后再转肩送大臂带动球拍前送击球。一句话概括:挥拍击球要先蹬地转胯,肩膀滞后转动。

很多初学者通常在挥拍击球时没能做到先蹬地转胯,反而是上身的力量用得太大或者肩膀转得太早、角度太开,这样就导致挥拍时拍面前送不够,动力不足,击球要么下网,要么把球打到隔壁老王的场地去。

Point 2:挥拍击球时,头部稳定,眼睛盯住击球区域,充分送肩。

观察上图

转体挥拍的过程,蹬地→转胯→转肩,稳定的头部。

挥拍击球的过程保持头部稳定,眼睛盯住击球区域。球拍即将碰撞来球(如上图),头部仍然稳定地朝向击球点。

随着肩膀的转动,手臂前送将球击出后,头部才逐渐转动,将视线转移至击球方向(如下图)。

这个环节中转肩通常需要大于90度(胸口从朝向侧面转到朝向前面球网),才能更有效打出理想的过网弧度以及深度。


送肩的过程,左侧的胯部不宜完全转过来(还是维持在上面所说的15-45度的转动幅度)。

在转肩送拍时,左脚略滞后、直到将球送出之后,随着腰腹充分的连带作用力,左脚再紧随上去(如下图)。


有些初学者在练习时,常常在挥拍击球时仅仅是蹬地,而且用力很猛,但是欠缺转胯或者说欠缺扭腰的动作,导致力量没有真正从脚下传递到肩上。

一个理想的蹬地转胯动作到力量传递到肩膀上之后,后脚(左脚)应该是依次滞后于腰腹、肩膀,形成一个平衡身体的拉力,这保证了力量流畅的传递,同时也缓解了用力过大导致身体失衡的弊端。这是一个动力链传递的问题,也是网球技术最难掌握的环节(可能没有之一)。

挥拍击球过程(正面视角)

挥拍击球过程(侧面视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