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 斌丨故乡晋南端午节

 新用户6981V1ce 2020-12-10

在成都过了端午节,吃了妻子买来的粽子,遂想起了故乡晋南的端午节。晋南的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聚会的节日,而且这一天并不是吃粽子,完全颠覆了我们现在对端午节的理解。

端午节,在我们晋南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等。把五月五定为节日,应该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有关,唐朝人韩鄂《岁华纪丽》一书中把端午节解释为“口吐正阳时当中夏”。听老一辈人说,晋南的端午节本来不是纪念屈原的,而是纪念春秋晋国名臣介子推的,只是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我们晋南才在五月五转而祭祀屈原。

即使五月端午节的演化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但在故乡晋南,粽子始终没有占据祭祀的主要地位,“甑糕”依旧是焕发着年轻的生命力。“甑糕”,家乡人习惯写成“晋糕”,可能是为了突出家乡的特色吧,成为晋南端午节的一种符号。“甑糕”,晋南每年端午节都蒸,原来是用黍子,也就是黍米,古典记载的“五谷”之一,在我国最早种植,尤其是在黄土高原。黍米,颜色略黄,颗粒较大,性黏,与南方的糯米相比,黏甜不差上下。而本地另一种谷子,俗称小米就性能就大相径庭。在原来南北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黍米充当“甑糕”的主要就不足为奇了。黍米也可以磨成面做成家乡端午节另外一种美食—“黍面枣坨坨”,又称“黍面枣油糕”。当然是在油中炸制而成,它香脆可口,香甜软糯,让人吃后回味无穷。我前年春节陪母亲回老家,在孙吉镇口还吃到了这种美食,是一对老年夫妇摆油锅在卖的。我担心的是,由于黍米的种植逐渐减少,由于年轻人越来越不关注这种古老美食,它的消失可能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甑糕”由于南方产的糯米更加黏性好、颗粒稍大,由于南北物质交流的畅通,“甑糕”现在的主要原料完全被糯米替代。关于“甑糕”的制作我在别的文章中已作过介绍,此处不再一一赘述。爷爷是做“甑糕”的高手,糯米、大枣等的配比了然于心。日子过去这么多少年,我在外地也已经工作生活了二十五年,晋南原生态的晋南“甑糕”仍齿颊留香,给我的味蕾留下了厚重的记忆。现在“甑糕”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加入了更加促进“甑糕”味道的辅材,不断进行了大胆创新。但 “甑糕”的创新,万变不离其宗,“甑糕”的核心口味始终围绕着晋南人的味蕾。一种正宗且原汁原味的美食依附在一个时节,时间久了,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性格,作为一种标签,沉淀成一种文化。只有遵循这种味道,时节才会愈发逼真 “甑糕”对于故乡晋南的端午节,就是岁月积淀的精华,闪烁在人们对美食的渴望中。

端午节一般在麦收前后,所以这个节日也倾注了家乡人喜悦的心情,在加上这个时节菜蔬丰富起来,墙角的杏儿也黄熟了,地头的桑葚也黑了。如果端午节和家乡特有的节日“走麦罢”有了交集的时候,这个端午节就异常浓重了。“走麦罢”就是对小麦丰收的庆祝,“端午节”寄托人们对先哲的追思,于是人们开始了一场隆重的庆典。端午的美食加入了“走麦罢”的美食,“稭馍”和“厚旋”走进了端午节食物的行列。韭菜包子和菠菜卷卷成为端午节的主食,荞面凉粉、菜盒子、饸饹、捏饭(水饺)也占据了餐桌的一部分。家乡晋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端午节。

晋南端午节,气温已经升高,万物欣欣向荣,是黄土高原上最活跃的季节。这一切因素,成就了这次美食的聚会,杏儿、李子和桑葚毫不犹豫加入了进来。麦熟杏黄,李子变紫,桑葚变黑,这些故乡的土著水果成为端午节的一个个修饰词,它们绿色生态、口味酸甜,一次次撞击着人们的舌尖。它们有如端午节胸前摆动的项链,带来耀眼的光芒,增添了一份幸福,老人常说: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葚,一年不害疮……爬杏树,折桑枝,酸了胃口,染黑了嘴巴。无论大人苦口婆心劝说,不管他们“李树底下埋死人”总结,我们依旧我行我素,大快朵颐。邀几个要好的朋友,挎一个鏺草筐,走进那片属于生产队的杏园,无怪乎被大人责罚,被狗追撵。为追求这个季节的美食,我们穷尽自己所有的智慧。

这所有的美食,都完全排斥着粽子的故乡人中的地位。只是由于时间推移,包装靓丽的粽子偶尔也成为人们走亲串户携带的礼品,但依旧无法撼动家乡美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甑糕”依然挥之不去,牢牢霸占着人们的味蕾。吃一碟或一碗“甑糕”,就能吃出晋南浓浓的乡情。这所有美食的聚会,也就是为了所有亲人坐在一起。

黄河水依旧在附近的晋陕大峡谷中流淌,“峨嵋岭”席地而坐,“孤峰山”和“稷王山”仰视苍宇,端午节虽然成为遥远汨罗江的一丝牵挂,但风俗依旧保留着故乡晋南人最原始的祈求。晋南人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佩香囊”的习俗,习惯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以艾虎来辟邪,防止蚊虫、苍蝇对我们的侵害。小孩要佩带香囊,香囊里装着雄黄、苍术等中药材及香料,为了消灾祛病。晋南的女孩子在这个时间要染指甲,“指甲草”家家都种植的有,采其叶和花在石窝中捣碎,堆涂在指甲盖上,用布包上一晚,第二天即可。露出红红的指甲,女孩显得更加漂亮,更加健康,这可能就是故乡端午节又称“女儿节”的缘故吧。

如今端午这一天,我没有看见晋南小孩佩戴香囊,也很少看见晋南女孩使用传统“指甲草”来染指甲。科技的发展,完全颠覆了人们对疾病防治的观念。还是让我们长歌一曲,忘却烦恼和忧愁,走进一种被现在文化熏陶的端午记忆,重视端午节古老饮食文化和习俗。如果我们重新审视晋南的端午节,归根结底核心的一点就是常回家看看,时常问候自己的亲人。

晋南的端午节,是一场冲击我们味蕾的美食聚会,更是一场亲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的盛宴。

作 者 简 介

  斌,1971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临猗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大地文学》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百篇。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地质人在旅途》,2014年出版散文集《乡土乡音》,2016年出版散文集《成都拾遗》。有作品在“书香国土·智慧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入选《书香·人生》。张虎林,陕西千阳人,宝鸡散文协会会员,曾在西北散文,陕西散文论坛,渭河文学,千阳宣传,说说文客等纸媒微信平台刊发散文70余篇,有28篇散文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传世经典散文》六月发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