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压系统冷凝液零耗气排放案例分享

 观澜听潮914 2020-12-10

摘要: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自动排除器工作原理是:电容传感器监测冷凝液液位,通过微电脑控制,改变膜阀片上下压差,控制膜阀片开闭,达到自动零耗气排放的目的。

一、传统的空压系统冷凝液排放方法

1)人工手动  

缺点:人工定时排放方法,不可能保证压缩空气系统的冷凝液得到及时的排除。同时在排放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要放掉部分压缩空气,造成压缩空气损失。另外,人工排放的不可靠性还在于人为因素差错的影响,例如:人的责任心、思想情绪等都会影响冷凝液的及时排放。

根据普遍调查,采取人工排放的企业中,为了保证冷凝液彻底排除,多数将排放阀置于常开状态,岂不知这样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损失。

2)定时电磁阀排放

  缺点:从冷凝液排放的及时性上讲,与人工排放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关闭状态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冷凝液。另外,由于结构设计所限,电磁阀门直径不可能很大,很容易腐蚀或被杂质堵塞,使用寿命短,增加了换件次数和维修量,加大运行费用。

   3)浮球阀自动排放

缺点:为了保证浮球阀正常运行,就必须增加维修量和换件量,这样,不仅加大运行成本,而且带来了运行安全性差等诸多弊端。


二、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自动排除器

 随着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自动排除器的问世,解决了传统的冷凝液排放方法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冷凝液排放方法。其工作原理是:电容传感器监测冷凝液液位,通过微电脑控制,改变膜阀片上下压差,控制膜阀片开闭,达到自动排放目的。

1)工作原理


 图1  冷凝液从进口(1)进入容器(2),由于阀芯(4)开启使气路(3)与膜阀片(5)上腔相通,从图中可以看出膜阀片上下腔都充满压力,由于压力作用面积不同而形成膜阀片上下表面压差,(上表面为圆面积,下表面为等径环形面积)有足够压力保证膜阀片与阀口密封

        

2:当容器(2)充满了冷凝液,达到设定位置Ni2时,电容传感器发出信号,在电磁线圈作用下阀芯(4)便升起关闭气路(3),同时打开通向排出口(8)的气路,膜阀片(5)上腔的压力卸掉,此时,膜阀片(5)在下腔冷凝液压力作用下离开阀座(7),冷凝液便从出口(8)排出。

当容器(2)冷凝液在排出过程中下降到设定位置Ni1时,又恢复到图1状态,膜阀片(5)关闭。这样反复进行便达到自动排放冷凝液的目的。

  2)排水器优点

从冷凝液电子液位控自动排除器研制到现在已有27年的历史,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现在是第第三代产品,在技术先进性上领导世界先进水平。其优点如下:

1)、科学地应用了膜阀片压力传递原理,无活动部件,无磨损;

2)、冷凝液排放口大,排放可靠,不易堵塞;

3)、适应各种重工业环境,故障率低,寿命长。

4、由于膜阀片与阀座密封性好,电子监测液位降到设定的最低点位置,精确地计算出阀门关闭时间,确保只排液不排气,减少压缩空气损失,节约能源;

5)、具有可靠的自监自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可将信号送到控制室,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6)、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配有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自动排除器的压缩空气系统真正弥补了薄弱环节,使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航天新光集团改善案例(压缩空气泄漏量建议实测为准)

  改善前航天新光集团空压站共有14个排水口,每年泄漏压缩空气约153446Nm3按压缩空气成本0.12元/Nm3计算,每年损失257796元。

为保障空压系统产生的冷凝液可靠排放,排污口阀门处于小孔常开状态,孔径约为2mm

依据前述客观技术参数,可计算压缩空气系统冷凝液排放口处因常开小孔泄露而造成的损失:

泄露小孔直径为2mm,空气压力为7Bar

则泄露的压缩空气流量为0.296m3/min(见上表)

设每年工作360天,每天工作24小时,则每年工作360×24×60=518400分钟,每年泄露的压缩空气为:518400×0.296=153446m3

设新光集团生产的压缩空气成本为0.12/m3

则每个泄露处每年因压缩空气泄露造成的损失为:153446 ×0.12=18414

14个排水口每年的损失为:14×18414=257796

安装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排放器,不仅可靠及时的将冷凝液排放掉,而且没有任何压缩空气损失,因压缩空气泄露的造成的损失为零,即年节能压缩空气费用:257796元。

   六、ENE电子液位控制冷凝液排放器现场安装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