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自述 | 作为一个旁观者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2-10

文图/七月娃娃

前两天看到圆桌派讲到一个话题,窦文涛说有个女性朋友突然感悟,女人老把自己年轻化,害怕老去,老把自己当成一个性的对象,被欣赏的对象,为什么不反过来,像男的一样,去欣赏别人,欣赏一下男的有多帅,欣赏一下同龄的女孩为什么那么美。蒋方舟就接着说,她现在老去的一个标志就是已经没有性别意识了,以前在饭桌上看到帅一点的男生,会想自己跟他有什么发展可能,现在不会了,现在就说事。
作家庆山曾经就情欲写过一些比较让人启发的话,她说:不以习性和情绪煎熬自己,就是当下的解脱。一语中的,大多数成年女性,无不困于情欲。我想说的是,此处所说情欲并非单指生理层面的欲望,这层欲望在发达的现代科技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人之所以受情绪煎熬,无不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体现。女性生为感性动物,在获得自由的道路上,基本都在上踯躅不前。把自身的价值由始至终建立在有没有异性的爱和喜欢上。当然性别魅力是一种容易识别的价值,但女人用情感收获来衡量自己价值,跟为艺术而折磨自己甚至自杀的艺术家,同出一辙。你会发现很可能你这一生不过是在娱乐他人。
很多年前看一部港产电影叫《十二夜》,片中张柏芝饰演的女主角珍妮,便是这样一个陷于情欲中无法自拔的女孩。我想大部分女孩子看完这部电影都深有同感,爱之深切,欲望之浓烈,但最后也都化为虚无,下一段感情却在蓄势待发。有人说作家杜拉斯八十岁还在享受爱情和性爱,可不知人家的对象可是年轻的小伙子。但是作为杜拉斯本人,她肯定不是那一个像珍妮一样沉溺于情欲的女子,年轻男人是她写作和生活的激情,她是可以立刻抽身的明白人。
说到在情欲之中能够抽身,确是只有岁月和经历才能修来的一种气质和习性。懂得抽身的人,并不是生性凉薄,而是看通透了世间的无常,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就会对一切拥有倍加珍惜,对一切失去云淡风轻。放手确实是一件比得到更难的事情。我很少在文章里描述情感欲望,其实在我的认知里,感情和欲望从来不是一个写作者最需要表达的东西。当然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写作者,所以在很多时候我只能做到避免去描述一些在时间长河里无法解决的事情,如果写情欲,定是迎合了大多数人所爱,然而那不能拯救自己,只会让自己和读者陷入更多的妄想。像张爱玲、萧红那样以痛苦的经历来供养自己的创作力的偏激和执拗,并不是我学习的榜样。
除了写作和创作如此,作为女性,在年龄不断增长的人生历程中,逐渐模糊性别意识是一种自我解脱。就像前文提到的去欣赏男性或者同龄的女性,就是一种自我解脱的过程,要做到跳脱出来坐到旁观者的列席上,是需要勇气的,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要做到这点其实也不难,你可以沉迷在电影里浪漫的爱情喜怒笑骂,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妨更理智洒脱一点。二十多岁你是一个热情活泼充满欲望的美丽女孩,四五十岁的时候你是一个干净通透心平静气的旁观者,你看到那些年轻的女孩,想起自己的过往美好,也会憧憬自己剩下的安谧的余生。
人啊,就在不断的经历中,找到各个时期和年龄阶段救赎灵魂的那根稻草。所以,情欲一旦平息,就不会再有依赖和困惑,你看世间万物皆是美好,你欣赏每一个人,亦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多的掌控。你触摸真实的生活,却又不深陷其中,你感知理想的人生,却是能时刻与共。

艺术是从牢笼里放出来的魔鬼,普通人对于人生的憧憬亦是如此,想要得到更多的满足和抱负。但我只想我能让看我文字的人感到平静,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人生所见。真正懂得万事万物的因果,才能内心明亮,知道如何取舍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人的一生大致经历趋同,生老病死,尽早体悟到一些能让自己坦然的道理,也算是一种幸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