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新秀】我眼中的项羽

 关中物语 2020-12-10

我眼中的项羽  

文/孙伟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题记

  乌江水翻涌不休,诉说着数不尽的豪情壮志,项羽,这个在历史长河中灼灼生辉的名字,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眼中的项羽,有志。

  项羽本是楚国贵族之后,从小,叔父项梁便教他十八般兵器,但这些在项羽的眼中却都是无用的“鸡肋”。终于,学枪,学剑不成的他立下了“学万人敌”的志向,于是,叔父项梁便教他兵法,教他排兵布阵,这也为项羽以后那骄人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秦始皇破灭六国之后,项羽的父亲被杀,他跟随叔父出逃,过上了隐姓埋名的日子。秦始皇驾车出巡,项羽与叔父跟随队伍围观,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竟不顾周围秦人那异样的眼光,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志向,这虽是项羽的“胆大妄为”,但却从中折射出他对于自己未来的掌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的就是他。

  我眼中得项羽,有义。

  早在项羽还未有名气时,便结识了刘邦,二人虽算不上兄弟,却也曾同甘共苦。此后,项羽便一直记得曾经的情谊。因此,他曾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也曾不耻用刘邦妻老要挟他而放走他们,最后还与刘邦以楚河为界。这都是项羽重义气的表现,但刘邦却趁项羽退兵之际,追击项羽,纵使一代枭雄自刎乌江,两相对比,不难看出项羽的人格魅力中闪光的部分。

  我眼中的项羽,有情。

  垓下之围时,汉军使出“四面楚歌”之计,“项羽大惊:汉皆已得楚乎?”在此危急存亡之际,项羽与虞姬决别,其声泪俱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原来我们的铁血男儿也有柔情的一面。在乌江旁,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但项羽放弃了这一机会,却把他的马赐给亭长,这也是项羽与乌骓“日久生情”的结果。项羽不是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处啊!

  我眼中的项羽,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志向远大。他是司马迁《史记》中“本纪”的唯一一位不是帝王之人,但他在我眼中的形象却胜似帝王。我相信,他生可以做人杰,死亦能为鬼雄!

———————————————

     总编:巍巍子午

     编委:冯雪兰 

     责任编辑:赵会宁-《子午文苑》纯文学平台-

《正宁风情》《阳周长歌》

子午文萃《声悦时空》

《文苑新秀》《教学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