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填写高考志愿

 新师道 2020-12-10

内容梗概

今天终于得面对这个问题了:那就是要回答高考志愿的选择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从高考之前到高考之后,一直都有学员在追问我,还有人在分答问我,我一直都回避这个问题。

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功利性很强的问题。

但是,看到这个问题这么具有代表性,大家都这么关心,那我也就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给大家谈一谈。



要说到高考志愿的选择,我们要先谈谈学校的目标、目的以及意义。

首先,谈谈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国古代主要是私塾的教育。私塾教育就是科举的预备队。培养这些科举预备队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和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所以,当时很多农村里的地主都会举办私塾,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再来看看西方。英语单词school, 可以解释为高中、中学学校。这是当时普鲁士给军队培养、提供人才而进行的特有的、技能化的一些训练。后来为什么有人说德国在一战、二战的军队都很强大,其中的原因是高中办得相当成功。

大学是英语当中的college,它是英格兰的一种贵族传统。贵族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私有财产。

再高一层次的学习就是graduate school,也就是研究生院。这个单词来自于古希腊贵族,是追求精神上的更高享受而产生的。

 


大家可以看到过去的这些教育不是世俗的教育,不是把功利作为目标。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越是大学教育,越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一种精神追求,而不是价值的实现。

我们再来想一想,家长们在问关于高考志愿选择问题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是价值的实现?还是孩子个人精神的一种追求?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个里面,还有一种背后的东西,有些贫困家庭培养孩子上大学,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翻身思想。并且,家长会把这种思想传递给了高考中的孩子。


但是,其实任何一个高考生,他的大脑里至少存有一部分非世俗化的、非功利主义的,而仅仅是对那个地方、那个象牙塔里面的知识和理想的一种向往。而这个对上大学之后特别重要。

所以,极端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如果是为了挣钱就不要去上大学。大学的目标并不是指向挣钱的。

同样,就像我们学习心理学,目标就不是指向挣钱的。

如果你学心理学是指向挣钱的,那太可怕了! 



如果非要去追逐金钱这个欲望,那就学习手艺、开公司。

我们身边没有上大学的同学做生意的、开公司的,都有很好的收入。这说明一个人在入世的时候(我们把高中生进入社会叫入世),一定要搞清楚你的目标和价值观。

而我们的高中教育里缺少一种入世的价值观教育。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比如说儒家文化,一个学子要去参加科举,要入世,其实那个时候他是有价值观的。再来看那个时候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吗?也不是。他的价值观仍然是指向一个理想的。而这个理想往往是指向报答国家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说完这些之后,大家大概明白了高考选择什么专业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理想。

大家把理想这个词当做笑话一样。因为,很多年大家都已经不再谈理想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年代、不管你多少岁,都是有理想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也不要苛求别人去理解。如果你的理想、你做的事情、你生活中做的一切都能被别人理解,那你一定是平庸之辈。

有理想在前面作为一个欲望去指引,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心理哲学里面,法国的拉康主义就特别强调,人的一生被一种欲望所牵引,这个欲望很多时候是来源于父亲和母亲植入到我们大脑里的欲望。然后,我们被它所带着走。这个时候,有些孩子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在实现父亲和母亲的理想的过程中,有一天他会疲惫,他会放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进入到职场之后,最终他会一事无成。因为,他有天会发现,那不是他要的。


如果这个理想是自己的,是自己在牵引自己。那么,你就会有很长时间的驱动力,读大学的时候才不会去荒废,才会不断学习。


第二个就是兴趣。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上大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玩。因为,他觉得自己学出头了。他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兴趣,他绝不会在上面花时间和精力,都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强化一下就过了。我们国家大学教育非常好通过。所以,没有理想、没有兴趣就不可能真正的产生我们所谓的学院的教育。

有了理想有了兴趣之后,第三个是什么呢?就是非常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因为我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可能是三个当中唯一与利有一点点的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把它翻译成了毕业之后找工作挣钱那样的世俗。


有了这三点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他的人生方向、人生道路即使会调整,他也会有很长时间的驱动,这个驱动会使他最终成功。所以,他的人生不需要你担忧。

否则,你现在给他选的专业,毕业之后你会发现,互联网时代变化这么快,所学的东西不适合了。他就开始找不到工作,你又开始为他担心。工作之后上了几年班,职业又没有了,工作又消失了。你又开始为他担心。这是很多中国父母一辈子在为孩子担心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从一开始出发点就是世俗化的,功利化的,你当然会担心一辈子。

如果你大学的时候是父母选的专业,研究生的时候一定要自己选一个自己的专业。


 

最后,我想给大家强调一点,读书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钱,人这一生有很多东西一定要让钱买不到,你的人生才具有意义。


读书的目的是我们让自己从一个世俗化的世界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因为读书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创造的一种非常具有价值、具有想象力、具有奇迹的东西。

(录入:赵维玲) 

让更多的人,

因靠谱的心理学而受益

跟小明一起,

走上优雅的心理学职业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