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帆软式创新:逆风而上,顺势而起

 科技正能量 2020-12-10
2020年的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让市场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倍增。这种不确定的环境,让很多企业发展的路径发生了偏移,有的降低了业务增长的预期,有的紧缩银根裁员降薪,有的收缩战线放弃新的业务创新。
 
却有这样一家企业,不仅2020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回款额同比增长25%,还在11月起,为所有正式员工薪资普涨2500元。帆软不融资不上市,专心做产品,为全体员工创造利润,慢慢也成为了to B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明星”。
 
这家企业就是帆软,业务实现逆风上涨,新兴业务简道云,更是做到了踩中了时代脚印,顺势而起。
 
逆势增长,重申四大决定

在12月3日,帆软商业智能峰会北京站上,帆软京津事业部总经理芦毅用了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时间,强调了帆软的各项成绩。


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帆软多款产品的防疫免费版一共为2665家企业提供数据上报、数据分析等数据应用支持。同时,帆软2020年实现逆势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20%,回款额同比增长25%。

 
很明显,因为帆软不断深入到企业创新的各个方面,在疫情冲击下,不断为企业带来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才能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支持,最终实现逆势增长。
 
而在度过疫情黑天鹅的冲击后,帆软需要更多思考。于是帆软CEO陈炎在今年智数大会上提出了四大决定,同样在本次峰会上,芦毅也进行了解读,“四大决定”的核心在于“对外实现客户满意度,对内实现员工满意度。”
 
第一,冻结不能提升客户体验的团队HC,比如帆软冻结了销售、营销线过分的扩张,重点帮助现有团队提升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第二,帆软的中高层干部有任务,必须要深入到一线。中高层要多看看客户面临的问题、前线小伙伴面临的问题。
 
第三,全力量化和提升帆软客户体验。帆软要投入大量的力量来把客户的满意度量化这个事情建设起来,一直都喊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客户的满意度要怎么量化、怎么衡量,这也是接下来帆软发力探索的方向。
 
第四,组织、分配、战略和产品的共识营造。
 
不难发现,四大决定当中的每一项都落到了实处,正因为帆软对服务能力的聚焦,走到了一线,才打造了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正因为帆软始终强调与员工共享收益的企业价值观,才让帆软做到了对员工普惠,利润共享。所以在不久之前,帆软战略层决议,所有正式员工薪资普涨2500,涨薪结果已经在11月工资中体现。
 


我们常说一个企业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是一家能够做成百年老店的企业,今天的帆软显然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顺势而起,简道云步入快速增长期

帆软的低调与务实,也体现了在了其孵化出的一款SaaS产品简道云上。
 
很多帆软的多年老客户对简道云都非常认同,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却并不知道,简道云也是帆软旗下的核心产品之一。这款诞生于2015年的国内首款在线零代码应用搭建平台,自面世五年来,如今第一次正式在帆软大会上发布。
 


简道云联合创始人甘子伦表示,“2015年的时候,我们就思考如何用零代码平台帮助用户实现应用快速搭建。传统开发往往都需要代码,这种实现方式时间长、成本高、迭代慢。而通过简道云零代码应用搭建平台,用户可以像搭建积木一样,快速搭建出符合需求的企业级管理应用,这种实现方式具备了成本低、开发速度快、迭代省心等特点。”
 

从2015年的1.0版本,简道云从一个自定义表单的模块,逐渐发展到如今三大引擎和一系列各级功能组合。
 
其中,表单引擎提供了文本、数字、定位、手写签名、OCR识别在内的24种不同类型的控件,让用户以简单拖拽的方式、实现复杂的填报表单设计;流程引擎可以让用户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流程规则设计,用户可以自由地拖拽、自由地拉线、自由地配置规则和权限;仪表盘引擎则可以将表单和流程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丰富的报表和图表。

 
“简道云商业化以来,每年的营收增长超过100%,每年的客户续费率超过100%,简道云团队人数每年的增长超过100%。” 甘子伦说。
 
简道云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在零代码的赛道提前卡位。我们知道,低代码开发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非常盛行,而简道云提倡的零代码开发,让小白也可以轻松上手,更能够满足大型企业构建企业应用的需要。因为业务人员不需要通过技术人员来实现需求,自己就可以成为应用搭建的“工程师”。
 
第二,沿袭了帆软在BI方面的技术沉淀,简道云天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比如通过简道云的数据工厂,用户可以汇总计算表单中的分散数据,同时仪表盘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数据呈现。
 
第三,产品迭代速度快,适用性非常强。据悉,简道云保持了每月2到3次的迭代,更新超过100个功能点。甘子伦还表示,“明年我们将继续推出包括开放平台、企业互联、私有云部署等重磅功能,我们将从更通用、更个性、更互联、更专业四个方向来为我们用户提供更强大的产品功能、更简洁的操作体验和更优质的产品服务。”
 
面向未来,帆软的路越走越宽

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急速发展,国内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商业智能BI的应用列入了企业信息化建设,BI市场需求也日益旺盛。
 
Gartner在2019年,针对全球超过3000名企业CIO的《2019首席信息官议程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将在未来继续追加投资的领域,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以45%的比例,占据第一位。另外,根据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6.5亿美元,未来5年整体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2.0%。
 
而根据IDC市占率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厂商帆软(FanRuan)以16.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除此之外,帆软已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显而易见,帆软在快速增长的中国BI主赛道中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也代表了帆软自身的业务规模依然还将持续、快速的增长。
 
这些数据意味着,从企业的角度,利用BI项目用数据来辅助企业经营决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市场的角度,BI依然处在规模快速增长的通道之中。
 

芦毅也表示,在一些新的领域帆软也在加强投入。例如在国产化领域,帆软也在稳步推进国产化适配动作,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芯片等等领域都开启了国产化适配进程。
 

在持续加强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帆软联合奇安信补天平台开设帆软SRC,持续监测安全隐患,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也在今年发布了《商业智能安全白皮书2.0》,这是国内BI领域的首份安全白皮书。
 
帆软一直以来都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使命,聚焦在能提升客户体验的工作上。无论是创新产品,还是创新行业解决方案,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这是帆软能够做到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可以实现业务增长的原因,相信随着简道云等创新业务的陆续孵化,帆软的路也会变得越走越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