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回顾|为人生而艺术——宋源文先生谈艺术人生的感悟

 顺其自然h 2020-12-10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原版画系系主任宋源文先生

      2020年11月6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直属党支部分党校在5号楼A104室开展了第二次专题党课活动。版画系直属党支部特别邀请到原版画系主任宋源文先生为同学们分享了“艺术人生的一点感悟”专题讲座。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孔亮老师在讲座开始前进行了发言,他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宋先生为版画系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对宋先生今天能为版画系同学做这样一个专题讲座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又见劲草白》  黑白木刻   80x45cm   2017

      艺术创作是一个精神产品,艺术精神产品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宋源文先生讲到,1956年他听冯雪峰的讲座时冯先生说“文学是写命运的”,这句话给了他很深的触动,也为他的艺术道路做出了指引。他认为艺术也应该是“写”命运的,艺术要反映生活,现实生活中人的命运也与艺术创作息息相关。

《洄游》  黑白木刻   74x46cm   2005年

      宋先生从小接触革命艺术版画,在很早就确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理想。他谈到,作为艺术工作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革结束后,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为政治服务,但是也不意味着要与意识形态切割。7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创作迎来了一个转型期,艺术创作逐渐回归审美、创作主体和本体语言。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组画《不眠的大地》、《又见劲草白》、《迎风》等等。

《观众》 33x54cm   黑白木刻   1981年

      宋先生给我们展示了《观众》这幅作品,讲述了1981年他在甘南藏族地区实习的时候,工作的村子里请了一个藏戏的班子演出。他当时就拿着速写本画那些藏民观众们,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画面中的这些观众每天提前几个小时就到演出的地点等着,观看演出时也特别投入。反观台上的戏班,本该穿古装的演员却带着墨镜,穿着高跟鞋心不在焉的演出。文艺工作者这么的不真诚,而看戏的观众却那么的虔诚,这种反差是多么的讽刺。通过这样一幅画,宋源文先生也希望能让文艺工作者们能用真心来对待自己的作品。

讲座现场

      宋先生在讲座的最后谈到,他的艺术人生走到现在已经七十二年了,唯一欣慰的就是选对了艺术人生这条路。宋先生的经历非常的曲折,他出生于日本占领时期的东三省,经历过日本投降、土改、建国、抗美援朝、文革、改革开放等近代中国最关键的历史大事件。他说他的人生是一段苦旅,但是他感恩这段苦旅,让他的艺术人生和创作更加的有时代的内涵。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版画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孙亚南老师代表全系师生感谢宋源文先生对于艺术人生的感悟的分享,通过欣赏宋先生的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我们能了解到宋先生一直都在关注现实和社会,一直遵循着艺术为人民,一直关注着国家和时代的命运。同学们在听了这次讲座后也有许多启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请宋源文先生来做类似的交流和讲座。

讲座现场

宋源文先生讲座视频

图/王怡宁

文/李小薇

编辑/尹伊阳

审核/孙亚南、米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