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1472—1529),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开下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的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你看看,这位老和尚,他是预知过去未来,他就已经知道,五十年后,自己投胎轮回,叫什么呢?叫王阳明,他说他五十年后还要回来,五十年后这个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王阳明开门的时候才知道,五十年前闭门的人,就是五十年后开门的门人。所以老和尚这首诗为我们证明了,精灵去后还归复,精灵就是我们的灵魂,佛教里面叫神识。这个神识离开身体以后,他将来你看他还回来,给大家信心,知道禅门当中有这么有本事的人,他这个身还不坏,修行工夫好,肉身没坏。结果五十年后这个人还回来,看自己前世的肉身。 我们想想,这位老和尚,功夫真是不简单,在佛教里说有这个功夫,但是他没有能跳出轮回,结果来世变成王阳明了,他的学问道德都很好,这是他前世修行的结果,但是这一生他都忘了,他不再记得自己前世的修行,所以这就很可惜,过去修行的中断了,再来,功夫就不如前面,所以这种人,假如他是能够发愿念佛,求生净土,才能够跳出轮回,这是凡夫唯一能够得救的方法。 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阿弥陀佛 点击“↑上图””进入微店结缘更多法宝 建寺护法安僧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同证无上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