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杀式”社交,从热心肠开始

 茶境 2020-12-10
文 | 国馆
来源:国馆(ID: guoguan5000)

别打着好心的旗号,给别人徒增麻烦。


这世上有一种人,没什么坏心眼,可每次一说话、一办事就特别容易招人烦。

在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邻居钱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惹人厌的“好人”。

因为种种原因,养子被迫离开了养父去英国投奔亲生父亲。

孩子从小养到大,他的离开肯定让养父一家的心里都不好过。

偏偏在这时,这个钱婆婆开始瞎操心了。

先是一见面就问:“有没有联系啊?”

一听还在常常联系,便带着些许不屑的口气说:“现在还是热乎劲。”

说这话的时候,她压根没有留意一下,这家人明显已经不高兴了,而她还在一旁自以为是地唠叨着:“等以后能回来,那才是真孝顺。”

这已经不是钱婆婆第一次瞎操心了。


孩子刚领养回来的时候,她就打着为养子好的旗号,让养子在家多干活,不然就会被养父一家人嫌弃。

吓得小孩子半夜起来躲在卫生间里洗衣服,生怕自己手脚不勤快就会被养父赶走,养父看到心疼坏了。

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低情商的“好心人”真是随处可见。

他们自诩热心肠,不管见谁都满脸堆着笑,看上去亲亲切切、和和气气,可一做起事情,就让人气得牙痒痒。

他们的热心肠,往往正是自杀式社交的开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愿在北上广拿着5000块钱挤地铁,也不愿意回到家乡享受安逸?

有一个高赞回答说,纯粹是为了远离家乡那些令人窒息的好心人

每次只要一回到家乡,立马就有一大堆人涌上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从结婚生子到职业规划、再到买房买车,真的是事无巨细。

朋友丁丁就深有感触。

丁丁在商场里开了一家服装店,主要就是走黑白灰的“性冷淡”风格,服装也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潮流,生意还不错。

但她的小姑怕丁丁年龄小,做生意会亏本。所以,总是不跟丁丁商量,就擅作主张在网上进一批花花绿绿的衣服,说这样搭着卖才不会显得太死气沉沉,可那些衣服压根就和服装店的调性不搭。

毕竟是亲小姑,丁丁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常常都是自己想办法低价处理掉这些衣服。

小姑是真心实意对丁丁好,但无奈能力、情商有限,最后硬是把一锅面搅成了面糊糊。

这就像网友常说的这个笑话——你看小熊太可怜,于是给它添了枕头、盖了被子,结果三样东西都没有晒干。


小时候,每次听长辈抱怨自己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我都很反感。

等长大后才知道,哪里是别人不识好人心,分明是低情商的好心只会给别人添麻烦。


说白了,低情商的热心肠是一种侵犯别人领地、失去分寸感的表现。

越是亲密的关系,人就越容易没了界限,尤其一些过来人总要用自己的经验干涉别人的选择,还美其名曰“少走弯路”。

可“好心”的幌子根本遮掩不了越界的事实。

电影《消失的爱人》就讲了一段失去边界的关系:

艾米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前男友。

原本以为前男友会帮助自己,没想到却成了她的另一场噩梦。

前男友在公寓里装满了监控器,能把艾米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他还会干涉艾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就连看个电视都要管。

一开始,这只是“为你好”的好心,之后就变成了赤裸裸的侵犯与控制。

捍卫自己的领地是每个生命的本能,就连呆萌可爱的小兔子,在感到领地被侵犯的时候,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反击。

更何况每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呢!

没有分寸感的好意,即使再巧言令色,也始终让人喜欢不起来。

因为比起可有可无的帮助,我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正如周国平所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要去上大学了,临走前爸爸告诉她,与同学相处,不要害怕有损对方面子,要敢把丑话说在前面。

女孩不解:“这样不会太自私吗?”

爸爸捏了捏女儿的鼻子,说只有让别人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他们才不会轻易去冒犯。

一方太忍让,只会给另一方留下不断向前的余地。

对于那些低情商的热心人,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一定要断了他们向前的路。

因为你留的余地越多,他们就会越得寸进尺,只有你竖起明确的警示牌,才能给他们浇下一盆扑灭热情的冷水。

表哥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前几年七大姑八大姨都为了他的事情操碎了心,一见他就催着结婚娶媳妇,一见他就要说媒说亲,一见他就说要听老人言,不然吃亏在眼前……

那时,表哥就像被牵着走的小羊羔,常常被迫去见一些毫无交集的女孩子。

后来,表哥想明白了,之后再有人和他说结婚的事情,他就一脸笑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看到表哥这么无动于衷,慢慢地,再没有人张罗他的事情了,大家很快就把火力转向了下一个对象。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顺心顺意,只有永远没有分寸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人刻在骨子里爱搬弄是非的特性,但我们有能奔向远方的大长腿。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所以,下次见到这样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寒暄过后赶紧拔腿就走。

别打着好心的旗号,给别人徒增麻烦。

也别以“对你好”的名义,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

愿大家都能远离这些“热心肠”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