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5发子弹能打一场战斗,打完还能剩下2发!为啥美军要20万发

 昵称72740222 2020-12-11

不要被如今的各类枪战游戏迷惑了,在枪战游戏中玩家经常只是打光一个弹匣就能打倒一个敌人,甚至使用狙击枪将敌人一枪爆头,看起来用枪支杀人非常轻松。其实这只是游戏而已,真实的情况是,在战场上,一个士兵可能是打光所有子弹都还没有发现敌人,更不用提杀死敌人。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耗费子弹的数量比较少。例如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平均每打死一名鬼子,需要耗费7000发子弹。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每击毙一名鬼子,平均只消耗70发子弹,二者相差100倍。老电影《董存瑞》里八路军五发子弹打一次战斗的细节,是真实的。过去八路军带五发子弹和一把刺刀就能打一场战斗,打完还能剩下2发。在《亮剑》里李云龙说过:老子五发子弹就敢打攻坚战!这绝不是乱写的。八路军的进攻作战,一般突进到100米内才开火,打三到五发子弹,继续突入到30米内,然后投手榴弹,最后上刺刀,进入白刃战。文艺青年都以为那年月的战争就像是电脑游戏,可以有机枪雨点般掩护和无线电呼叫炮火弹幕支援。

人民军队节省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军事工业水平。虽然抗战中人民兵工克服困难最终在山沟里建立起自己的全自制弹药生产线,但直到1944年,八路军军工部的子弹年产量仅为不足70万发,而国民政府兵工署下辖兵工厂同时期的正常年产量超过1亿4千万发。人民军队的弹药生产量,直到解放战争1948年以后才超过了国民党方面。

不过,越是现代化战争,子弹的耗费量就越大。有统计资料显示,二战中杀死一名士兵平均需要消耗2.5万发子弹,越南战争中杀死一名士兵平均需要消耗10万发子弹,而到了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时,杀死一名士兵平均需要消耗20多万发子弹。不难看出,消灭一名士兵需要消耗子弹数量越来越多。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和枪支设计以及战争作战模式的发展演变有关。在一战时期,当时双方主要是进行阵地近距离攻防作战,而且双方往往采用密集队形进行枪支互射对战,加上当时以栓动步枪居多,射速慢。所以子弹消耗数量较少,但是射击效率却比较高。而到了越南战争时期,自动武器开始普及,北越军队使用的是苏联援助的AK-47自动步枪,美国军队使用的是M16自动步枪,这些自动步枪射速非常高,加上越南丛林茂密,对战中往往是看不见对方就开始拔枪互射,子弹消耗量直线上升,有效命中率却大幅度下降。此时双方追求的是压制对方,给对方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有效命中对方反倒是其次的。

在作战规模、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自动武器的子弹消耗量大约为传统手动武器的100倍。以大名鼎鼎的美军M249通用机枪为例,它的射速达到1000发/分,1000发子弹只能够它连续打一分钟。即使考虑到连续射击时M249通用机枪的枪管、枪机等部件会急剧升温,需要停止射击等待枪管、枪机冷却,M249机枪仍然可以在大约5分钟内打光1000发子弹。M249通用机枪还算是胃口比较小的,美军还装备有M134系列加特林机枪,它的最高射速高达6000发/分钟,上万发子弹不出几分钟即被全部打光,它们追求的是火力密度、压制效果,对于精确度要求并不高。实际上也无法对射击精度做出要求,毕竟在很多时候,往往连敌人都没有 直接看见。

如今战场上直接被子弹打伤打死的概率越来越低,能够在战场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已经不是枪支,而是各类炮弹/炸弹/导弹。一枚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杀伤半径达60米,最大杀伤半径达到350左右,爆炸杀伤威力非常惊人。而各类航空炸弹、导弹的爆炸威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是遭到子弹射击时,还可以快速躲藏到身边的掩护物体。而遭到炮弹,炸弹袭击时,恐怕就很难及时离开危险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