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卫,一个用左手写字的孩子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自传体绘本并不是很多,《大卫,不可以》应该算得上。

这个说法也并不确切,可能叫“回忆体”更贴切一些。

也许,每一个人在他5岁时候都有过随心所欲的涂鸦之作。尤其在数字时代,影像留存更加快捷方便,每一个家长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为自己的孩子留存下他们儿时的各种创作,涂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当我们热衷于单纯晒孩子的生活照、写真照的同时,也许我们恰恰忽视了远比这重要得多的一件事,那就是晒孩子的“创作”。晒的同时,也是留存,说不准,又一本经典绘本因此在多年后横空出世。

据说,《大卫,不可以》就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 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时隔三十九年,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这就是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

大卫·香农在谈到创作这本绘本的心得时说:“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记忆和回忆,都相当神奇。

试想,在人到中年的大卫·香农看到他5岁时候的涂鸦本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感动,热泪盈眶,震惊……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他的心一定满是温暖满是被爱被珍视的幸福。一个童年的涂鸦本,被母亲视同珍宝一样精心保存了40年,除了母亲,谁还能做到?

然后,他就怀着这满心的爱,想象着自己5岁时候的心情和笔触,把母亲对他的爱都一笔一笔画在这些图画里。因为爱,图画里的妈妈,图画里的大卫,图画里的椅子,图画里的书本,图画里的玩具,图画里的浴缸,图画里的房子和小狗,图画里的勺子和平底锅,图画里的土豆和鸡腿,图画里的蜘蛛侠,图画里的枕头和披风,图画里的全家福,图画里的棒球和插满鲜花的花瓶,图画里的三脚凳,图画里妈妈敞开的怀抱……都鲜活起来,像我们自己的家,像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像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我们跟前一样的顽皮、恶作剧,像我们自己一样每天面对自己的孩子每时每刻在说同样的话——“不可以!”

大卫,其实是所有孩子的代言人,甚至是每一个孩子自己。

踩着椅子的边缘,费力的去攀够储物柜子最上格中装满饼干的罐子,馋涎欲滴的样子,是不是就是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呢?是不是就是我们正面对的那个小人儿的样子呢?

大卫,不可以!

这一切,活灵活现的在我们身边,仿佛刚刚发生。

浑身上下沾满湿淋淋的泥巴,就这样走进客厅,干净的地面上,立刻留下一行清晰的足印。哪一个孩子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呢?你做过,你的孩子也做过。

天哪!大卫,不可以!

浴缸内放满水,让水龙头就那么尽情的开着,把自己所有可以入水的玩具都放进浴缸,玩一场潜水员捕捉鲨鱼的游戏。浴缸的水稀里哗啦的流向地板,看那,那只章鱼被水从浴缸冲到了地板上。

不行!不可以!

那就光着身子出去疯跑一圈吧。篱笆外的小狗被光着身子跑到大路上的大卫惊呆了。

大卫,快回来!

头戴平底锅,左手一把勺子,右手还是平底锅,叮了咣当的一通敲打,来一场炊具的打击乐吧。

大卫,不要吵!

算了,不让玩炊具,那就玩厨房这些食物吧。

一把叉子,一个土豆,两段秋葵(说真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食材,看着像秋葵,索性就叫它秋葵吧),两只鸡腿,一个逼真形象的玩偶就出现在餐桌上了。看看,这个食材创作的玩偶,多像大卫自己啊。看看,大卫兴致冲冲开心满足的样子,他是多么的有成就感。

不可以玩食物!

不可以玩,难道不可以吃吗?

所以大卫张开嘴,把所有食物填进去,他的嘴成了食物储藏室。这么夸张的画面,却让我们感受到铺面而来的真实。哪一个孩子面对好吃的东西,不是想尽情的吃个够呢?一直吃,一直吃,吃到再也吃不下,吃到肚子疼,吃到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如此呢?你的孩子是不是每天都如此呢?

大卫,不要吃了!

你是不是刚刚喊完你的孩子?

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怎么舍得离开电视机呢?太晚了,太晚了,该睡觉了,该睡觉了,怎么会听妈妈一次再次的提醒呢?

回房间去!

只有严厉异常的命令,才会让一个孩子满腹委屈恋恋不舍的回房间去。

电视机上的全家福,妈妈爸爸笑得可真开心。大卫笑得也真开心。

那就床上扮演蝙蝠侠吧。跟各种各样的玩具飞机一起飞。

躺下来!

不可以挖鼻孔!

把玩具收好!

多么熟悉的声音。

每一个妈妈都会无数次这样说给她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数次听妈妈这样说。

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

我说过,

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听妈妈的话,在屋子里打棒球,一下子将放在桌上插满鲜花的漂亮花瓶打到地上,花瓶碎了,鲜花也散落了一地。大卫害怕了,坐在墙角的三脚凳上,回头看着满地狼藉,吓得哭了起来。你看,那一滴眼泪,多大的一滴眼泪啊。

宝贝,来这里!

大卫乖……

我爱你!

 

这本绘本可以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冲突构成的,来自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所有的冲突都是伏笔,最后的拥抱才是画龙点睛!

所有的“不可以”,都是为了衬托这一句“我爱你!”

看到孩子害怕了,委屈了,受伤了,妈妈第一时间张开怀抱,喊一声,“宝贝,来这里!”孩子飞跑着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轻轻的搂紧孩子,此刻的一个字“乖”是最好的安慰。妈妈用手轻柔的抚摸着孩子的脸,这是世上最安全的抚慰。

有多少委屈和不平,在妈妈的怀抱里,在妈妈的抚慰下,都烟消云散。

带着微笑,安然睡去。

妈妈的怀抱是世上最舒适的床,是世上真正的避风港。

妈妈的怀抱才是每一个孩子最安心最安全最无边无际的游乐场。

《大卫,不可以》,不是故事,只是作者儿时的一些零散的涂鸦记忆。整个绘本讲述的都是生活里的片段,这些片段甚至是杂乱无章毫无顺序的,穿起这些片段的是妈妈的画外音——那些带着感叹号的祈使句:不可以!快回来!……然而,整个绘本让你感受不到这不是一个故事。

读着,读着,你就会不知不觉陷入到画面里,成为那个闲不住的孩子,成为那个时时刻刻用眼角余光瞄着孩子一举一动,并时刻发出指令的妈妈。

在绘本里,妈妈是隐身的,但却让你清清楚楚真切真切的感受到妈妈在每一幅画里,就那样双手叉腰满脸严肃的站在大卫身边。但是,作者又没有让我们仅凭想象来感受妈妈。绘本一开始,作者让妈妈露了一个半身像,你看不到妈妈的脸,只看见她双收叉腰的样子,微微翘起的右脚,让你立刻想到自己的妈妈当年同样对待自己的样子,那翘起的脚,蕴含了多么巨大的威胁的意味啊!

另外,两次出现电视机的画面里,作者让我们见到了妈妈的样子,全家福里面的妈妈和爸爸,都笑得很幸福很甜蜜,全家福里面的“我”笑得也很幸福,也很甜蜜。最后,妈妈的双臂以特写的形式环抱着安静入睡的“我”,作为这回忆的结局。

妈妈没有出现,妈妈却多么完美。

献给我的母亲玛莎

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

这是作者写在绘本前边的话。

朴实无华,爱在字里行间。

假如可能,有生之年写一本书,在前边也写上四个字:献给母亲。

叶开,一个喜欢汉字和朋友的人。

读闲书,卷数不过万;走闲路,里程不过万。

名字剽窃古龙武侠小说,与任何其它叶开无关。


100万只猫

三十六个字

猜猜我有多爱你

逃家小兔

晚安,月亮

雪中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