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死辱母者:生有何欢?死有何憾!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来源:网络

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马丁·路德·金

1/

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在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凌辱之后,杜志浩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污辱苏银霞——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

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致4人受伤。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血案发生于2016414日,因暴力催债引起。女企业家苏银霞曾向地产公司老板吴学占借款135万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万和一套价值70万的房产后,仍无法还清欠款。

4个月后,吴学占因涉黑被聊城警方控制。杜志浩是吴学占涉黑组织成员之一,被刺前涉嫌曾驾车撞死一名14岁女学生并逃逸。

20172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南方周末

这是325日首发《南方周末》的新闻调查《刺死辱母者》的引言部分。新闻报道之后,举国舆论哗然,引起公愤。

“为什么不能认定为‘防卫过当’,对被告人处以更轻的刑罚呢?”当地法院给出的理由是,于欢面对众多讨债人长时间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冲突,当时的人身自由虽受到限制,也遭到对方侮辱和辱骂,但对方没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经出警的情况下,被告人于欢及其母亲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的危险性较小,故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这应该是舆论哗然和公愤的集中“引爆点”。试问,面对极端手段的污辱,怎样做才算正当防卫?我从来不做相关类比,但在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类比一下:假如被这种极端手段污辱的人是当地法院出具这些“理由”的法官们的母亲,这些法官是不是就会给出更倾向于认定于欢之举为“防卫过当”的理由?

在铺天盖地而来的关注与评论中,我非常赞同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评论《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请给公民战胜邪恶的法律正义》中这样一段话:

“法律是灰色的,而司法之树常青”。同样,法律也是冰冷的,但法律精神是有温度的。任何执法不当与裁判不公,都是对法律精神的背叛与戕害。目前,被告人已经上诉,期待在即将到来的二审中,司法机关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秉持法律精神公正裁判,实现排除社会危害性与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彰显法律之正义。

相信,与中青评论所期待的一样,这个新闻终结之时,让所有因此悲愤者能够看到法律的正义,也能重新感受到人性的温度,而不是失望,并因此绝望。

如果救母者被判无期,当年为何要抗日?

每一个因此悲愤的新闻关注者,也都希望熊培云的这一问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否则,这个社会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悲鸣——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当母亲在眼前被极端污辱,当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当正义无法得到伸张……每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会在绝望中奋力反击,直接刺杀作恶施暴者,只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

2/

襄渝线万源至达州段,车窗外高低错落处总有零星一块一块的油菜地,地形多样,油菜花开得正欢,点缀着零散分布在山坡沟畔的村落民房,是天然的山水画。清晨有轻微的雾气,让油菜花显得更加纯净,黄得清澈,绿得鲜艳。

这一段路,隧道密布,列车穿越隧道,隧道过处油菜花适时入眼,然后又是隧道的暗,然后再是零星油菜田的明亮,让你的心跟着起起伏伏,特别呼应春天这个风雨不定的季节。

车过营山,那个从上一站就开始在卧铺过道上装饰自己那张脸的妇人,还没有完工,一边拿着手机做镜子左右上下照来照去,一边又拿出粉底,环卫工清扫大街一样在那张李咏脸上扫了又扫。看她郁结满脸的样子,她对自己这番装饰并不满意。

关注这些,我发现自己此刻属于无事找抽型的无聊。一个妇人爱美的心,永远值得鼓励和赞扬才对。至于爱美的方式,自然是各有千秋,美的结果也自然因人而异。以丑为美的人,就如同拿无知当幽默的人一样多。

我无聊的想,她为什么不看看车窗外那些淳朴天然的油菜花呢?

3/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偏好的方向,所谓大咖的个人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人复制。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清晰准确的认知自己,盲目跟随他人拾人牙慧,东施效颦,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在所难免。

关于写作,我尤其不赞成一些人鼓吹的“有用说”。说明书、教程、攻略一类的写作,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作品”,这类东西对人心性修养并无潜移默化之功,顶多,它们也只是给用心学习者提供一种方法或思考的路径。放眼网络和书摊,类似东西俯拾皆是,即便销售百万册、上亿册,也依然与经典无关。

真正有助于个人修养提升的作品,永远不是这类东西。急功近利,导致了越来越多人的盲目和自以为是,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认知。

包括一些大咖吹捧的很多书,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很多。其实,这些大咖吹捧的目的昭然若揭——无非忽悠粉丝脑子一热掏腰包而已。看到那些禁不住鼓吹疯狂买书和订阅有偿专栏的人,我知道这些鼓吹者的目的达到了。可是那些买书人和订阅有偿专栏的人,真的像鼓吹者所鼓吹的一样进步了?提升了?脱胎换骨了?反正,我接触了越来越多质疑自己毫无长进的人,说钱白花了,时间和注意力也白白浪费了。

当然,不排除因此受益的人。这些受益者,会因为各种参考内容而受益。

4/

回想洛阳植物园那些正在开放和即将开放的花,就想到这些植物多么幸福。站在路边,或者站在水畔,紫玉兰怒放,却让你感到她们一点也不张扬。穿过梅林,风到处,花瓣迎风飘落,给你的惊喜,远远超过你期待的那场雪。

每一株牡丹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修炼自己的内心,等待开放那一刻,向人类和同伴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洛阳牡丹甲天下,触目所及之处,都有大小不一的牡丹园,从整体规模来看,并不言过其实。遗憾的是,我来的时候,并不是牡丹盛开的时候。

所有开花的植物都是神奇的植物,所有花朵都是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在花朵面前,我们心生美好的念头,有时候会忘记疼痛和伤口。很多花,我们不认识,可是这些花并不拒绝我们。我想,这是因为她们认识我们——这些脆弱的人类。 


最近文章:

我有一片心,洛阳无亲人

龙门石窟,我听到很多石头在哭

受伤又何妨,伤口会长出翅膀

君生我未生,桃花依旧笑春风

其实,酒也是一本书

阅读一棵树,与阅读一本书没什么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