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灰色的城市,去写明亮的诗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灵魂只需要两件衣服:

路的背心,书的短裤。

图片来源:开哥随手拍

这是沈浩波诗歌中的两句,它们恰到好处的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关于标题

1/

带着一双挑剔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总会引起误解。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美好多于丑陋,即便这只是表象,毕竟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活在童话中,而不是喜欢活在现实里。

实际上,我看到别人的幸福,我也跟着有幸福的感觉。这是在三年之前不曾有过的感触。

真正值得炫耀的幸福不是很多,能够真正值得拿出来炫耀的幸福,必是历经故事之后的感悟,否则又何须秀来秀去。

幸福有真假。

真正的幸福秀出来才会让人感动,被感动的人会发自内心的奉上真诚的祝福。

用来表演的幸福,一出现就夹杂了虚荣和浮华的调料,喜欢喝酒的人喝出了醋意,喜欢吃醋的人吃出了酒糟的味道。

这都让人乏味。

2/

在灰色的城市

不再想念白云

只是依然试图

去写明亮的诗

我以为心中装满巨石

它们不过是朵朵白云

随雨气上升

随落日消失

——沈浩波《蝴蝶·十一》

坐在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的地板上,我用差不多3个小时时间看完了这本《<人民文学>编辑手记·诗歌卷 》,作者是诗歌编辑朱零。

他对诗歌的感悟很有风格,但这本书中选择的诗歌并没有几首真能打动我。沈浩波这一首读来贴心,就随手记在了备忘录里。

书是5年前出版的,如果有些文字拥有保质期的话,我想这些文字都已经过了保质期限,自然再难以读出当年朱零编辑它们时候的新鲜味道。

我更注重一个诗人是否对这个世界说了真话,这是一个诗人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关键。概括而言,我喜欢的诗歌应该具有以下品质:鲜活、真实、锐利、自由、人性,我不喜欢平庸、虚伪、做作、堆砌、花哨、无趣……

这是朱零对诗歌的评判标准,我认同这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觉得沈浩波这首诗的确是一首值得读者喜欢的诗。

被人喜欢的东西,生命就相对的长一些,当然,佳肴与美酒除外。

3/

书店的地板是我永远不会设防的地方。

寻个不影响他人的角落直接坐在地板上,那种感觉就像在深山老林中跋涉了很久,突然遇到清澈见底的湖畔一片干净的沙滩,然后肆无忌惮的坐下去。

只不过书店毕竟是公共场所,不适合肆无忌惮的安放自己的身体。在沙滩上,可以坐,还可以躺下去。

有人的地方,会让人的羞耻心和自尊心更强烈一些,我是针对那些拥有羞耻心和自尊心的人来说。

像微博视频中跟交警大放厥词,声称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偷去抢的妇人,是排除在人这一概念之外的。一个孩子遇到这样的母亲,是比不幸更严重的不幸。

4/

待到9点你是我的朋友

待到10点也马马虎虎

待到11点你就成了我的敌人

据说,丹麦一位牧师的客厅里挂着这样一幅题字。意思是提醒客人随时看看手表,掌控好做客时间。

浪费他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

一条17世纪的英国谚语——6点吃饭10点睡,活上九十又九岁。还有一种说法:男人睡六个小时,女人睡七个小时,傻瓜睡八个小时。

两种说法貌似矛盾,让人有些混乱。

5/

去年今日的清早,我站在北京那段残存的明城墙下,看着那些浸满岁月烟尘的青砖,像看着一个王朝破败的身影。

这么快,一年就过去了。

北京,呼和浩特,商丘,滕州,天津,济南,青岛,牡丹江,这些城市就像一枚一枚补丁,补在自己千疮百孔的心上。

内心最隐秘的那道光,被这些补丁封存。

余生的冬天,不再惧怕任何风寒。

6/

这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极度自恋、自我膨胀的世界,每天都在照镜子,问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谁最美。我们那些过去觉得厉害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好,卡夫卡也好,恰恰不是今天需要的。今天大家需要的,只是要听到自己在唱歌,看到自己在拍电影,梦见自己正在做梦,他不要离开自己这个范围,不要买一本其实比一本空白笔记本便宜很多的《红楼梦》。

梁文道说的这段话实实在在的震动了我。

反观自己,言辞与行为几乎全部都是自说自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不知不觉的陷入了魔镜深处,看到的只是自己虚伪浮华的外表,看不到自己急需清理和净化的内心。

好的文字不仅给人启发,而且给人提供远行和思考的正确方向。

感谢梁文道。

7/

暑假期间,很多朋友问及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问题。

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爹妈首先爱上阅读。榜样的力量虽然是无穷的,但前提更重要,你必须做出榜样的样子。

一个从来不阅读的人,没有资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一个从来不买书的人,也同样没有资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喜欢上读书。

想起曾经在台湾亲子天下看来的一个问题和答案,转述在这里,供有同样问题的朋友们参考。

问:如何培养主动爱阅读的小孩?

答:

1.父母是爱阅读的人。

2.从婴幼儿时期就抱着孩子看书,并为他说故事到12岁。

3.家里充满了书。

4.每周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

5.和孩子分享你看的书,或讨论他看的书。

6.不要吝啬买书的钱。

7.和孩子一起唱歌、念诗。

8.把书当礼物送孩子,用阅读当作奖励。

9.让孩子自己挑书。

10.留出家庭阅读时间,全家一起阅读。

喜欢和爱才是真正的原动力,真正的喜欢和爱会让一种习惯成为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阅读,更应该着眼于刺激和提升孩子对阅读的喜欢和热爱程度,而不是死搬教条,极力宣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只要喜欢和爱,坚持如影随形。

<END>

最新文章:

向日葵并不高,因为梵高太高了

当爱已成往事,回忆已成故事

上贼船之前,我们的分辨力呢?

聚散有时,相信时间的力量!

鼓舞原创  苹果手机赞赏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