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里,一场千年不散的酒局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图片来源:网络

1/

744年,1274年前的这一年早春二月,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自长安下江南,一路风光自不必说,所谓荣归故里,中国历史上能够超越这位老人的寥寥无几。

老屋门外,柳芽初绽,翠如碧玉的柳芽还依然是当年离开家门时候的样子,门前的镜湖水,在春风的轻轻吹拂下,微波荡漾,也一如当年。

时光如此神奇,她把所有记忆托付给这个春天,托付给春风,托付给柳枝,托付给湖水,托付给春风里奔跑的少年。

他很开心,这一刻,他内心沉静,文思泉涌,积80余年毕生之功,举重若轻,神来之笔,浑然天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刻,我们从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中,真切感受到了老人淡泊宁静的胸怀,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感受到无限生机和希望。

离别家乡岁月多,归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50多年弹指一挥间,遥想当年离家之际,风华正茂,志存高远,而今平生志愿已了,再无牵挂。在这样的心境下,就连镜湖水里的波纹也是平静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写这些诗句的时候,老人脸上一定也开满了笑容,而眼里也一定含满了泪水,时间真快啊,离家时候年当而立,如今回来已年至耄耋,乡音未改,鬓发已白。

老人家,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里就是我的家啊。我不知道老人家是不是这样回答,但我清晰的听见孩子们接着又说:我不认识您啊,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450多年后,一个叫陆游的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老人家这三首诗,毫无疑问都是属于陆游所言的文章,有一首就足以流传千古,而他在耄耋之年回归故乡,睹物思年华,信手拈来,就是三首绝唱。

因为他是贺知章。

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旧唐书》

神龙年间,贺知章刚刚从而立之年迈入不惑之年,壮年之际,诗文盛名早已远播。在此等雄厚的基础上,又经过40余年的积淀,为文作诗之功,堪称炉火纯青。

2/

这一年,在长安,也有一位诗名日盛的年届不惑的诗人,每每借酒抒情,留下更多流传千古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一起把盏言欢的人早已解甲归田回故乡,那就自己一个人喝吧。

来,高悬天空的明月,我敬你一杯,来,孤立地上的身影,我敬你一杯。那一刻,他一定想起了荣归故里的老人。如果老人还在长安多好,我可以跟他再次一醉方休。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想起两年前与老人初相识,何其幸运。

他是导师,他是引路人,他是知己,他是忘年交,他是人世间最完美的酒友,他是生命里永远无法割舍的记忆。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他在故乡可好?

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

留下三首绝唱之后,不久,老人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在长安独自喝酒写诗的人不知道,知道的时候已经是老人故去三年之后。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人叫李白,那一年他43岁,刚好比老人小了43岁,或许只是巧合,又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3/

春天,适合送别。

李白送贺知章荣归故里的春天,长安春寒料峭,但送别的心是温暖的,送别的情是温暖的,就像贺知章故乡的春风,正轻轻吹拂着贺家老宅门前的镜湖水。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

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这些奢华的诗句,有钦佩,有赞美,有感恩,有期盼,有深深的祝福。

李白不知道,这一次送别,竟成为与贺知章的永诀。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送别的诗句还依稀散发着墨香,山水相隔的江南远方,贺知章早已驾鹤西去。人生无常如此,也竟然神奇的应和了李白的诗句——行乐须及春。

在春天,去走你未走过的路,去见你相见的人,去喝你该喝的酒,去讲你喜欢讲的故事。唯有行动,才会让你跟上春天的步伐,唯有行动及时,才会让你收获真正的快乐。

此时,正是春天。

4/

747年,李白来到贺知章故乡。

故人早已不在,想起长安初相见,贺知章请自己喝酒的情景,李白心中充满悲伤。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没有贺知章的推举,李白接近天子的路会复杂曲折很多;没有贺知章的盛赞,李白在长安的诗名不会传播的那么快;没有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情谊,李白在长安的日子会更加寂寞难耐。

想起这一幕幕,李白含泪挥毫,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这是其一。

另外一首: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没有比这些诗歌更好的怀念,看着故人门前的镜湖水,看着故人早已不在的老房子,想起曾经与故人开怀畅饮,那是何等默契快乐,念及至此,悲从中来,放佛一梦,凄然伤怀。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知己难寻,知音难遇,懂酒好酒的知己知音就更加难寻难遇。李白与贺知章的相遇,是大唐历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之一。

知己不再,向谁举杯?

所谓痛苦和悲伤,又有什么能超越李白蕴含在这些文字里的痛苦和悲伤?

5/

李白是幸运的。

744年的春天,长安送别贺知章之后,当年夏天他来到了洛阳,然后就有了大唐历史上另外一个最伟大的传奇,他遇到了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首当其冲写的就是贺知章。话说贺老喝高了,骑着马前俯后仰的,就像乘船一样,这还不算,喝得迷迷瞪瞪的眼花缭乱,竟然一头掉进了井里,躺在井底睡着了。

这是何等的好酒。

写到李白,杜甫不吝笔墨,借用天子一呼来映衬李白的狂放不羁,借用李白自己的自称来白描李白的豪情醉态。

一个水底眠,一个酒家眠,在杜甫心中,贺知章与李白不仅是饮中之仙,更是他顶礼膜拜的大神。

假如贺知章还在,谁又能肯定他不会再多一个忘年知己呢?

6/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一句诗歌成就千古美谈,贺知章与李白的这场酒局,至今一直还聚在人们心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并不适合说给贺知章和李白。1200余年过去,他们初相遇的这场酒局还依然继续。

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

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100多年后,张祜想起了这场酒局,有遗憾,有观点。

千古风流贺季真,最怜嗜酒谪仙人。

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

300多年后,苏轼想起了这场酒局,有羡慕,有憧憬。

狂客吾非贺季真,醉吟君似谪仙人。

末契长遭少年笑,白发应惭倾盖新。

都城酒贵谁当换,尘埃污面非良算。

归来泗上苦思君,莫待黄花秋烂漫。

300多年后,苏轼的弟弟苏辙想起了这场酒局,有自惭形秽,有无比向往。

五百年前贺季真,再来依旧作闲人。

一生看尽佳风月,不负湖山不负身。

450多年后,陆游想起了这场酒局,有仰视,有钦佩。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

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470多年后,楼钥想起了这场酒局,有膜拜,有赞美。

萧洒稽山道,风流贺季真。

相思不相见,愁杀谪仙人。

580多年后,赵孟頫想起了这场酒局,有褒扬,有神往。

我忆任城会,风流贺季真。

停杯待来客,果得谪仙人。

万古此风月,千秋成主宾。

良游不可再,何处访遗尘。

870多年后,区大相想起了这场酒局,有推崇,有艳羡。

词林鸟归凤,千载想斯人。

恩向汾阳重,情连云梦亲。

少陵非匹敌,小谢契精神。

甚矣吾衰也,时无贺季真。

空然对遗像,文采映千春。

950多年后,陈子升想起了这场酒局,有怀想,有仰望。

春风里,一场千年不散的酒局。

1274年之后,开哥也想起了这场酒局,有感慨,奈何无诗意。

好在,眼前有酒,我喝上一杯,努力把自己带入到1274年前的春天,或是春风柳绿的江南,或是春寒料峭的长安,想象着他们彼此思念对方的心事,又何妨一醉千年!

PS

第一次这么晚或这么早发文,或许是酒的作用,或许是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的作用。文字有些长而凌乱,不足以表达贺知章与李白千年之前这场酒局之万一。

对这场酒局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2269:00之前留言者,开哥赠书一册。书是开哥看过的书,作者和出版社都不确定,随缘寄赠。

留言者请私信开哥告知收件人姓名、电话和地址,开哥微信 yebukai1978

<END>

最新文章:

有一场雪,你永远不必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学好了是励志,学不好是东施效颦

2017: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