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才是一个真正的广告人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

1/

经典广告并不多,因为真正配得上经典广告的物品并不多。

一件从里到外的破烂货,却配上言过其实的广告,说轻了这是忽悠,言重了这就是诈骗。现实里,这样的破烂货触目惊心,愚弄和欺骗消费者的广告也触目可及。

真正经典的物品有点像才貌德艺齐全的大家闺秀,不论男人女人看上一眼就记在心里,男人仰慕,女人羡慕。这样的物品自带流量,往往是不需要广告的。

这样的物品,会吸引和感染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去认同和赞美它们,有哪一种广告会超越人们的口碑呢?

2/

美景,美酒,美人,宝剑,知音,都是难得一遇的经典。

这些经典遇见李白,是李白的幸运,也是这些经典的幸运。

李白用他的眼,用他的心,用他浩瀚磅礴的胸怀与气魄,用他的笔墨,用他独一无二的诗歌,为这些经典做了精彩绝伦的传播。

随便找几首李白的诗歌,来举个例子。

3/ 美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本意上并不是为了赞美扬州的美,他寄语诗歌,是为了传达自己对孟浩然的深厚友情。

地标性建筑,精美绝伦底蕴厚重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雨迷蒙中正在开放的花朵,越来越远的孤独帆影,终于消逝在青山尽头,满眼尽剩浩渺无边的长江水,滚滚流向天际。

这一切铺陈,只是用来舒缓朋友离别远去带来的惆怅与不舍,寓情于景,读之感动。1200多年过去,这样的送别依然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情绪依然每天萦绕在送别者心间,记录这一刻的文字更是层出不穷,而唯独李白这一首诗,读来让人心动。

李白也没有料到,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为扬州千百年来盛名远播的名片。

此刻,正是当年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时节,烟花三月下扬州,阳春三月,扬州,让多少喜欢远游的人早已心驰神往。

4/ 美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行》

酒香,是郁金香的香,酒色,是琥珀的光芒,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兰陵酒质超凡。

和赌鬼赌钱时弄鬼,在酒鬼杯中下毒,当着自己的老婆说别的女人漂亮——无论谁做了这三件事,都一定会后悔的。

古龙借助他笔下的侠客典范李寻欢之口,诙谐而又深刻的表达了一个酒鬼的本能,他对酒有超乎寻常的感知和判断力。我怀疑李寻欢这个形象的塑造,古龙就是受了李白的影响和启发。

李白被称为酒仙,境界又远在酒鬼之上,他对酒的品悟自然更是超人一等。

酒仙李白如此盛赞兰陵美酒,就如同孙思邈为一家药店背书和代言,就如同孔子为一家私立学校背书和代言,这岂是那些为了钱就按照破烂货制造者们要求信口开河的明星和戏子们能比的!

诱人的美酒,好客的主人,酣畅一醉,客居他乡又有什么可感伤的呢。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品读这样的诗句,你再对照一下充斥于网络、电视、广播、路牌上的那些酒广告,你还有喝那些酒的欲望吗?

5/ 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

用云彩来形容一个女人的衣着,用花朵来形容一个女人的容貌,这个女人会有多美?李白告诉我们,她美若天仙。

美女官方账号杨贵妃,个人私号杨玉环。

即便他是皇帝的老婆,如果没有李白的赞美诗,她的人,她的故事,她的美貌,都会失去几分光彩。

从这一点来看,李白并没有辜负唐玄宗短暂的赏识,还有什么比因为一首诗而让自己老婆流传千古的贡献更大呢?虽然,这贡献并不是李白内心渴望实现的志向与抱负。

公文写作,难免在字里行间暴露出奴性和媚态。李白这首诗也是典型的奉旨而行的“公文写作”,但我们却读不出丝毫奴性与媚态,这决定于李白人格的独立和才华的卓越。毕竟,李白的志向是安邦治国,而不是投机逢迎歌舞升平。

遗憾的是,李白的志向终生未能实现,却在无意间为杨玉环戴上了永远不会凋谢的美女花环。

除了杨玉环,李白还赞美过无数江南女子。此处不再细谈,可戳《赞美江南美女,李白只用一个字》了解。

6/ 宝剑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陈情赠友人》选句

李白,也是一名称职的剑客。

唐文宗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御封李白的歌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大唐“三绝”。传说,李白曾跟裴旻学剑,剑术仅次于裴旻。真实的历史早已无从考证,但李白好剑术确是历史的真实。

作为“盛唐三绝”之一的当事人,在那个以佩剑为荣的大唐时代,李白眼里价重千黄金的延陵宝剑,自然名贵非凡。

美酒,佳人,宝剑,几乎都是指向英雄的特定符号,而谁内心深处没有一点英雄情结呢?

正是李白醉酒欢歌,将这种英雄情结不着痕迹的融进他的诗歌中,从而让这些符号具有了更多意蕴,也让后人拥有了更多解读的可能。

每一句经典的广告语,都几乎成为一个标识,一个符号。李白虽然无意为谁广而告之,却真真实实的创作了无数的广告经典。

7/ 知音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现在流行所谓的个人品牌,就像微信公众号登录页面宣扬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知名度,他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就草根阶层而言,汪伦的知名度可谓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现在的所谓行业领袖、网红之流,与他的知名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汪伦,之所以成为近1300年以来草根阶层个人品牌的杰出代表,完全是李白这首诗带来的传播效应。

在这首诗里,李白开宗明义,毫不吝啬自己的强大影响力,直接为汪伦站台。

假如我们把诗歌第一句的“李白”两字换成另外的两个字,比如,换成“离别”,比如换成“清晨”等等……都不会影响整首诗的表达。

但是,这样一来整首诗就失去了灵魂,首句的“李白”与尾句的“我”再也无法关联,张力尽失,诗意溃散,更重要的是没了“李白”,就没了漫天的光环,“汪伦”就无足轻重,他必将还是曾经的草根,永远不会成为品牌。

这就是名人背书和站台的力量,就像几个有影响力的戏子为了给一个刚出道的戏子站台一样,要创造出易于传播和吐槽的效果。

有一段时间,街上的小流氓习惯见了另外的小流氓诉说,擦,昨晚上被老大臭骂了一顿。这不是在抱怨,这是炫耀。有些秘书也擅长这种表达,唉,别提了,昨晚又被老大点名批评。这同样不是抱怨和不满,也是炫耀。

在我们俗常的观念里,只有自己人才配享受老大们的臭骂和训斥,如果是挨了老大们的臭脚和耳光,据说离升官发财的日子就不远了。

李白,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终生没能升官,可是他成全了大唐盛世的诗坛,他成就了汪伦。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这是这首诗的题注,仅仅是常酝美酒以待白,李白就毫无遗力的为村人汪伦高唱赞美诗,不仅让汪伦名扬天下,也顺便让汪伦的故乡名扬天下。

有机会,一定去桃花潭看一看,顺便寻访一下,当地还有没有汪伦酿制的美酒。

8/

其实,除此之外,李白每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都是一则经典广告。

人生,故乡,爱情,太阳,月亮,山水河流,楼台庙宇,花草树木……这些或宏大或精微的题材,都在李白的诗歌中成为他歌唱赞美的主角。

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书法家,酒仙,剑客,虔诚的道教徒,旅行家,正是这些丰富的标签,为我们展示出一个丰满、个性、独立、自我的李白形象。

他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承载着曾经的美好,承载着时光,让他所歌唱和赞美的永恒不朽。

李白,也因此配称为一个真正的广告人。

生者为过客,

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

同悲万古尘。

——《拟古十二首·其九 》选句

感谢李白,他让多少美好的事物万古流芳。

<END>

最新文章:

这一生,总会有一个人与你同行

赞美江南美女,李白只用一个字

李白:总有一人更懂你

一阵春风吹酒醒

春风里,一场千年不散的酒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