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词语都对应一个或者一群人

 走读生日记 2020-12-11
突然想起这些词汇,这些很容易被读错的词汇,都拥有历久弥新的深意。

疫情笼罩,闭门思过,发现这些词汇被人和不配称为人的东西演绎得如此现实。

选择特别带给我触动的几个,感慨在此。

耄耋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奋战在疫情前线,切莫说这种精神是草木昆虫之类所不具备,光是这种精神头,又有多少人能拥有?

那些歪曲、抹黑老先生的人,实在是连草木昆虫都不如。

特殊时期,阳光让恩泽广及草木昆虫的人更加明亮,也让卑鄙龌龊的兽类无所遁形。

虚与委蛇

这是很多尸位素餐者最擅长的伎俩。

对上,对下,虚与委蛇,宁可无功,也绝不犯错,只要我明哲保身,管你洪水滔天疫情肆虐。

词语中『蛇』这个字很容易读错。

此刻想来,有多少善于虚与委蛇的尸位素餐者,确实都为一己之私而暴露蛇蝎心肠。

饕餮

平常说一个人贪吃,会说这人猪一样。比起饕餮,猪的贪欲不值一提。

关于饕餮,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确论。对照现实中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与机构,我觉得《左传》中这段话说得最精当: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仔细品味这段话,我们就会明白饕餮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只是现在的饕餮们都披着华丽的外衣,都打着耀人眼目的幌子。

饕餮,让人自然而然想到另外一个词——暴殄天物。

举个现实的例子:

把捐助给抗疫核心医院的急用物资,被饕餮们以各种不要脸由头送给与抗疫无关的莆田系医院,这就是暴殄天物。

所有饕餮,都在暴殄天物。

一丘之貉

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汉书》中这段话,应该是一丘之貉最早的出处。

貉,是一种狐狸不像狐狸狗不像狗的东西,闭眼一想,猥琐不堪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浑身起鸡皮疙瘩。

一个山丘之中,蜗居得都是这种东西,想想有点让人毛骨悚然。

这远比狼狈为奸更让人恐惧。

狼狈为奸,或多或少还让猎人有机可乘,毕竟合作为奸,难免有疏忽和漏洞,猎人把握好机会,总有一点除掉狼狈的可能性。

一丘之貉,几乎没有漏洞。这才是让人莫名恐惧的地方。

谄媚

谄谀我者,吾贼也。

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具备荀子的修养。

如果把拍马屁分为9个级别,谄媚就是拍马屁最高级别,超过跪舔。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因为有人喜欢,所以自古至今谄媚者层出不穷。

不论任何场景,不论任何时期,谄媚者都会浑然忘我使出浑身解数,像一条蛆虫围绕它心目中那坨屎一样游走、唱赞美诗。

这种谄媚者很容易扎堆,然后形成一丘之貉的阵势,从而淹没很多理性理智的声音。

怙恶不悛

持续作恶,死不悔改,虚与委蛇者如此,饕餮者如此,一丘之貉如此,谄媚者如此。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身边毕竟还有钟南山院士一般恩泽广及草木昆虫的人,还有怀着朴素善意发出真实声音的人,还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士们……

他们让怙恶不悛之流相形见绌,不,怙恶不悛之流根本没有资格跟他们共同使用『相形见绌』这个汉语词汇。

这个词汇基于人的形象比较,怙恶不悛之流早已与人无关。

因为怙恶不悛之流太多,每一个做出英雄之举的人才更容易让我们潸然泪下。

PS:耄耋,虚与委蛇,饕餮,暴殄天物,一丘之貉,谄媚,怙恶不悛,相形见绌,潸然泪下,这些词你都读对了吗?

2020年2月10日
雪后故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