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阜游记

 济宁文学 2020-12-11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曲阜游记

作者:梁 子


围着孔府孔庙转了一圈,在写着“万仞宫墙”的城门下,找了一个石凳坐下。望着那尨干虬枝的汉柏唐槐,侍立在神道两侧,总能让人的心里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这是一个很小的小城,到处古色古香。步行穿过小城也不会用很长时间。汽车很少。拉着游客游览的马车倒是不时从大街上叮叮当当地穿过。

我对小城并不陌生,且充满着感情。多年前,自己曾在这里求学。许多年,或许是几百年,也许是上千年,这座小城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那经历了千百年风雨侵蚀的石头牌坊横空屹立。历朝历代的碑碣散落在小城的各个角落。就是那城边胡同里的人家,也每家有着一个小小的斗拱灰瓦的门楼,进门还有一个青砖白缝的精致的影壁墙。

每次漫游在这小城的大街小巷,都让自认为是文化人的我感到是进行一次文化洗礼,尽可能多地呼吸这处处充盈着儒家思想的空气。沾一点圣人的才气。

曲阜最著名的,当然是孔府、孔庙、孔林,被称为三孔。这些世人皆知,我不想多说。除了三孔,曲阜周围及地上地下都蕴藏着大量的文物。

我想说一下的是曲阜的城墙。曲阜的城墙有两座,今天看到的老城城墙是在明故城的基础上重修的。明代的老城墙经过几百年,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据说当年日本兵打到曲阜时,因为崇拜孔子而未敢进城,却在文化大革命时为建人民公社被群众拆去砌了猪圈。只剩下了城门和城墙拐角处几个小段。

记得上初中时,学校让每个学生交十元钱用大客车拉着去游三孔,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已经破败了的城墙。虽然有些荒芜,但我还是为那厚厚的城门感到震撼。

在曲阜的郊外还耸立着一座更加古老的城墙,那就是鲁国故城城墙。当年这里是鲁国国都,是繁华富庶的大都市。从今天的鲁国故城遗址看,当年的曲阜城要比今天的曲阜城大多了,至少要大几倍。出了曲阜城往东或往北走上几公里,就能看到鲁国故城城墙横卧在田野之上,颓废而不失巍峨。上面杂树层生,让人感到沧桑。

除了圣人和文物古迹,曲阜还有几种特产也是文人的至宝,比如楷木雕如意,比如尼山砚。

据说孔子死后,子贡守丧三年,因过度悲伤,感动上天落泪,天降大雨。而子贡手中的楷木哀杖一端深深地陷入泥土中,竟发芽生长,渐渐长成参天大树。今天的孔林里仍然耸立着子贡当年种的那棵楷树。后来此树逐渐繁衍,竟成了孔林里的一大特产。用楷木雕成如意,也成了文人的至宝。“楷模”一词也是由此繁衍而来。

孔庙周围都是小商铺,挨门挨户,鳞次栉比。小铺都不大,一间或半间,最大的有两间的极少。经营的也都是小商品,大部分是工艺品,纪念品,主要是卖给外地来的游客。

慢悠悠地逛着,每走不远,就会有小贩主动给打招呼,推销着他们的商品。我对大部分商品都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到了一家卖木雕如意的地方才停了下来。趴在上面看了半天,一言不发。好一会儿,店主才走过来说,还是你识货,我这一屋子的如意就这一个是孔林出的楷木雕成的,现在孔林的楷木已经很难找了。我问,多少钱?店主说,你要吗?我猜测价格一定不会低,反正自己也不买,就说,我先看看。

在孔庙里面还碰到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孔庙里面有一处碑林,耸立着历朝历代的石碑,但是大多数已在文革期间被损毁,有的拦腰折断,有的碎成几块,都用铁箍捆着,只有一块完好无损。为什么这一块未被破坏?只因这块是朱元璋立的。为什么朱元璋立的就不毁掉?只因朱元璋是农民出身。

打开今天的地图找到京沪铁路,会看到铁路线在曲阜向西绕了一个弯,正好躲过曲阜。据说当年津浦铁路修到曲阜时,因为衍圣公上书清廷“有扰圣安”,故在地图上绕了一个弯西推十五公里绕道兖州去了。一个地方的兴衰,也让人感慨。

作者简介:

梁子,原名梁景涛,山东微山人。作家,音乐人,高校教师。经历颇丰,从事过多种职业。十八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文学、音乐、教育等领域沉浸多年。发表出版作品四十余万字,出版著作二部。第一部长篇小说《每一场爱情都是初恋》(北岳文艺出版社)。现为天下书盟小说网签约作家,作品被天下书盟小说网、古槐中文网、喜马拉雅、懒人听书、今日头条等十余家网站制作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