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德育花儿朵朵开
2020-12-11 | 阅:  转:  |  分享 
  
德育花儿朵朵开?英语课堂更精彩

在“素质教育”改革这股热风的吹动下,小学英语教学也随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在遵循语言的学习中,其思想品质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可见,英语教学再也不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学科教育,而是要求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的最有利的时机和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我以前只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认为对他们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的等方面的教育是班主任的事。然而,不久前发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事让我感悟到:其实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有机地渗透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故事描述:

六年级的学生依然有着小孩子活泼、好奇、好动的特点,而较之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又显得更有主见,正逐渐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也许在成年人看来还不很成熟的价值观点。也因此,在英语课堂中,除了新颖的英语游戏,优美的歌曲歌谣,要求拓展的情景会话,我更着意英语文化的渗透与介绍,当然,大多是关于英语国家一些有趣的节日或特别的风土人情等。当学生说,英语课堂是有趣而快乐的,我的心亦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然而,当他们开始学习六年级的第五个单元第一个课时,有一天,六(4)班的一位男孩却在英语课堂中受了“伤害”,低下了头。这“伤害”到底从何而来?这要从那一节原本很快乐的课说起。

第七册教材的第五单元第一个课时是颇为生动的一个课时,其教学目标为1、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singer,writer,TVreporter,actor,actress,artist;2、能掌握句型:Whatareyougoingtobe?I’mgoingtobe…?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课前,我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并设计教学步骤时,心情是轻松的。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应该容易获得学生的欢心。在我写下一步步教学步骤并做好教学准备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设想课堂中学生的反应。?

星期一的第三节课,和往常一样,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了六(4)班的教室。为了这节课教学我准备了一些能够体现职业特征的教具,以及一些著名人士的照片,想给孩子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语言。

“Goodmorning,boysandgirls.”我向同学们问好后,大家也齐声地还了礼:“Goodmorning,MissLiu。”我通过问候引入了新课:“I’mateacher.Areyouateacher?”?S1回答“No,I’mnot.”?S2回答“No,I’mastudent.”接着我通过照片展示,我出示了李宇春、齐白石等的照片,引入新单词singer,writer,TVreporter,actor,actress,artist的教学。,孩子们兴奋极了,在教完每一个新词后我让他们举例,孩子们纷纷说:

“SongZuyingisasinger.”

“LuXunisawriter.”

“ZhangLepingisaartist.”



看图片猜职业,看动作猜单词,孩子们快乐地演绎着课堂的精彩,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中发展着。

接着我用句子“Whatareyougoingtobe?”引出大家对理想的讨论。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孩子们回答得很积极:

“I’mgoingtobeateacher.”

“I’mgoingtobeadancer.”

“I’mgoingtobeasinger.”

“I’mgoingtobeanEnglishTVreporter.”



一切都显得很顺利流畅,而且快乐。

突然我发现另一只手举起来了,原来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农村孩子S3。他这个学期刚从乡下转来,虽然上课非常认真,但由于以前没有学过英语,上课极少发言。他能举手让我喜出望外。我想给他一次难得的在英语课上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马上示意他发言。出乎意料的是他站来只说了“I’mgoingtobe…”停顿了片刻,在老师和同学们期待中,他还是没能把想表达的句子说完。这时一些平时活跃又大胆的孩子喊了起来“farmer,farmer,farmer…”而且声音越来越响亮。在这些学生的“有意”提示下,S3说出了“I’mgoingtobeafarmer。”而且很流利。我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学生们便哄堂大笑。我愕然了……是对farmer的歧视吗?还是……“farmer是农民呀,你想当农民吗?”有些同学嘲笑着嚷道。当我再次抬头看S3时,他已低下了头,红着脸。这可是他难得的几次发言啊,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同学们的嘲笑一定会让他觉得难堪,说不定他会因此而更加不敢发言了。

我的课堂于是陷入了僵局,而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的心情顿时跌入低谷。我想我是犯了一个错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孩子们会认为职业有贵贱,他们认为farmer是下等的,是可以被嘲笑的其实在我们的大人世界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认为farmer可以嘲笑本身就是错,如果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引导好那将会错上加错!我想起,在一次春节晚会的小品中,朱军说的那几句台词:“有个别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可你翻开他们家的户口本往上倒三代,他也是农村人。城里是乡下人的梦想,可在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

“Myfatherisafarmer.Andmymotherisafarmer,too.”我开口说话了。

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当时我看得出,孩子们一定在想老师怎么把自己父母的职业告诉他们,而且都是farmer。)他们听得认真。我继续说:“Famingisanimportantjob.Theygrowriceandvegetablesforus.Weneedthem.DOyouthinkso?”

“Yes.”同学们都响亮地回答。

“职业有好坏、高低、贵贱之分吗?没有farmer行吗?”

我对他们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farmer是很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不仅富裕还有年休假。

我告诉他们在我们中国,农村的风景很美丽,农村的人们和淳朴,农民很勤劳!在许多地方,农民不再是背着锄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的古老画面。他们拥有知识,并走上了信息化、现代化的道路。如最近报纸上刊登的河南平顶山市“庄稼老板”进城招城里人做农工,正成为一大时尚,在那里打工的城里人已达到900余人。农民进城招工,范围涉及林果、水产、畜牧、蔬菜等近10个领域,聘用人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120余人,其中工程师15人!还有就说我们衢州吧,许多农民不仅成了柑橘贩销大户,竹子加工老板,还有很多“农家乐”旅游的老板呢!他们积极上进,参加各种培训,用知识武装自己。还有啊,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也投身于农村,进行创业。他们勤劳好学,用自己的知识创造着财富!他们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farmers!当然也有一些farmers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知识,但是他们吃苦耐劳,干着城市里最不起眼的活儿。试想没有了这些勤劳的farmers谁给我们送牛奶,谁给我们来送报,谁在午夜运垃圾,谁在黎明扫街道?我还告诉他们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行业,离开了任何一样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

通过我的正确引导,他们同意了我的观点: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平等的,社会缺少哪一行都不行。刚才嘲笑的同学脸上流露出惭愧的神色,孩子们又开始积极发言了,瞧:

I’msorryS3.”

“Weshouldn’tlaughatyou,S3.”?S3慢慢地抬起头,神色已安静了许多。看来他已经明白,也学会了farmer,觉得当一名farmer也一样自豪!

又有几位同学说:

“I’mgoingtobeafarmer,too.”

“I’mgoingtobeacleaner,becauseIcancleanstreetforthepeople.”

“I’mgoingtobeanurse,becauseIcanhelpsickpeople.”



下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跌宕的课结束了。S3和同学们一样,带着笑容,离开了教室。??

我的心终于回到了原位,然而思考却还在继续,继续……

课后处理: ?

一节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课为什么竟会出现这样一个小插曲呢?虽然最终因为我的现身说法而解了围,然而,似乎总有未了的遗憾,我依然不能释怀。于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正如我在课堂中那尴尬的一瞬间所想到的,我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我一直以为英语只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了,我想起自己从前在呈现farmer时为了片面的形象和生动而选取了一幅衣衫褴褛的耕作图,我没有告诉孩子farmer也很美丽,很聪明,令人敬佩,正是由于我的失误,于是才会有嘲笑的表情和受伤的委屈。我想,也许将一些平常我们认为低级的职业的闪光的一面、令人深思的一角呈现给孩子,也许它们能为六年级的大孩子们带来些什么。然而我又犹豫,这会超越他们的年龄而无法被理解吗?

但我决定一试。????

于是我准备了一个资料片,半夜里cleaner披着星光打扫我们的城市,酷暑下farmer顶着炎热插秧,寒风中salesman冒着飞雪进货……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建美好的生活,他们是可爱的更是可敬的。然后我说,劳动的人们才是真正美丽的。六年级的孩子表现出了出乎我意料的聪慧,在谈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甚至有同学说,“多亏有farmer种出了粮食,是他们解决了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farmersaregreat!”“没有这些城市的美容师,我们将每天生活在垃圾飞扬中。”

等等,等等。

我为之赞叹。

这是一节没有单词和会话教学的英语课,似乎并不是一节真正的英语课。但我想,语言的学习绝非单纯的单词与会话的教学。语言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人的心灵与想法。而这样基础之上的交流才会产生一种真正的理解和融合,才能体现语言厚重的内涵。??

?

?反思

课堂犹如一个大舞台,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材是剧本。要想上演一出好戏,不能照搬剧本,它需要导演认真钻研剧本,了解演员特点,大胆创新,勇于尝试,这样才能擦出新的火花。

作为教师,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存在的或生成性的问题。试想,如果S3当时的困境得不到教师的帮助,该会是怎样的后果?如果孩子们对某些职业歧视的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担忧的事!本堂课上,教师对所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也体现了“把德育渗透在每一学科教学中”的理念。教育者决不容许任何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们需要呵护,需要关爱,对孩子们的错误思想要及时正确引导。本堂课上,我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较成功地解决了学生的道德观念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另外,教师要有调控课堂教学局面的能力,力争做到活而不乱,收放自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各种教学机智,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循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相信,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对学生拥有爱心,才能够充分把持与整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并使之对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



献花(0)
+1
(本文系凉水中心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