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震来袭
2020-12-11 | 阅:  转:  |  分享 
  
地震来袭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各种信息,明白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认识其损坏严重性的同时消除过于恐慌的心理。

2、情感目标:感受地震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方法、思路,激发他们探究与思考的欲望。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交流、汇报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自救能力。

4、德育目标:在了解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心教育。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地震常识,掌握震兆识别、防震自救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增强防震减灾、自护自救意识,掌握临震应急自救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作为第一次上课的见面礼老师想请你们看几张图片。(出示美丽的家园)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也想请你们看一看。(再换成地震后的家园)这次又有什么感想?

2、师:是啊,将我们美丽的家园变成废墟的罪魁祸首就是地震!像是近几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以及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事件,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那么对于地震,你想说什么?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了解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生2:我想知道如何避震。

生3:…………

师:地震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如果我们能对它多一些了解,也许就能早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同学们,你有兴趣走进地震,了解地震吗?

生:有!

师:好,那我们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一起来计划和开展与地震有关的一些活动。

二、讨论方案

1、确立研究方向

师:同学们,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破坏,那么围绕地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1:我们可以查资料了解地震的成因等问题。

生2:我们还可以了解地震的历史。

生3:地震的危害。

生4:如何避震。

生5:…………

2、分组讨论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老师将你们讲得分了分,大概是这几类: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人类历史上的地震、地震中的自我保护、地震来时的征兆以及如何防震减灾。

师:同学们,这些问题我们只靠我们自己一个人了解可以么?

生:不行。

师:是啊,我们还需要学会互相合作,相互交流。下面就请你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自由分组。

要求:A、每组人数最少5人,最多8人,分组依据住得远近来分。

??????B、每组制定一个研究问题,并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调查、访问等)

??????C、分组时要注意纪律,由组长组织安排,看看哪组的纪律最好。

3、确定课题

师:下面请每组的组长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的问题。

生交流研究课题

4、比较课题

师:中国地质与地震带分析和衢州柯城区地形地貌研究选哪个好?

全校地震自救计划和全班自救计划选哪个比较好?

生选择简单、范围小的课题

5、小组确定课题

三、制定计划

1、小组合作完成计划书

师:请小组内自由设计计划书

2、汇报讨论各组计划

3、修改计划书

师:老师找了一份计划书,你们可以看看有没有值得你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并对自己的计划书进行修改。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书

我们研究的主题: 我们的小成员: 我们准备这样研究: 活动时间 研究内容 参加同学 研究的途径 积累的材料 遇到的困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制定了如何去了解、认识地震的计划方案,接下来,希望各个小组能根据你们小组制定的计划去落实、开展,让地震能真正不再成为威胁我们生命的大自然杀手。

?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对于一节没有教材、没有教学标准的课,我着实头疼了一番。根据《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实施纲要》和《吉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我联系当前的时事话题——地震,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课。

但是,在设计时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本地区的实际。衢州不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学生对于地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知识了解和情感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对于重点内容——设计计划书方面,过于开放,没有一定的引导指导,使得学生在讨论后不能得出较为完整、规范的计划方案。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中,要注意本地区的环境、现状和本地区学生的现状,而且在计划设计环节还应该更合理、更具有组织性和引导性。



献花(0)
+1
(本文系凉水中心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