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铖然说】第695期 谁说国产科幻电影很孤独?除了《流浪地球》还有TA!

 邱小铖 2020-12-11

春节档期中的电影院,一直以来都是贺岁喜剧片占据着C位,而科幻类电影,尤其是国产科幻电影,在笔者的印象中似乎从未在春节档刷出满满的存在感。正如泰戈尔所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国产科幻电影的孤独,绝不是这两天满大街的情人节粉色泡泡下单身狗们的心境,而是真真切切地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一步一个脚印,不去理会喧嚣浮华,自在做自己。

不过随着《流浪地球》口碑不断发酵,其票房炸裂了。2019年2月14日上午的数据显示,《流浪地球》在上映后第十天累计票房约29亿元,而同期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虽然表现也不错,但17亿和12亿多的票房加起来才将将超过《流浪地球》。

拒绝流量IP,高质量才是国产科幻电影的王道

尽管影片《流浪地球》在剧情衔接和人物动机支撑方面还有瑕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该片没有和其他同档期的影片一样采用“大IP+流量偶像”的吸金模式,而是扎扎实实地在创作硬科幻内容上煞费苦心,甚至得到原本只是客串演员的吴京的零片酬出演,以及他“带资进组”的支持才能够更高水准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科幻影迷,我们等这样一部国产影片等了许久。国产科幻大作,从来不是靠博人眼球的IP和流量小生植入便能打动人心的,而是需要像《流浪地球》一样,拥有刘慈欣构建的硬核科幻设定,拥有太阳毁灭、让地球流浪、年轻人挺身而出的大格局剧情,拥有高度工业化的特效制作水准,这不仅打造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也为观众带来了引人深思的精神外延。

国产科幻大作背后,是诸多小成本作品的努力精进

其实中国电影史上不是没有过科幻电影,但像《流浪地球》一样的硬核科幻作品确属首次。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早期作品在科幻电影领域的诸多探索和努力,才能让新时代的国产科幻电影的水准不断提高,才让这个小众的市场培育出越来越多的观众和关注者。在《流浪地球》之前,笔者也看到了不少成本不高、篇幅不长但制作精良的科幻作品,比如去年10月上映、火爆汽车圈的科幻类微电影作品——《平行线》。

微电影《平行线》,展现小而美的科幻魅力

笔者第一次看到微电影《平行线》的海报时,惊讶地发现,影片主人公不就是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中的“王柏川”(扮演者张陆)吗?小王同学出身平凡,但依然为了自己的初恋、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打拼。在《平行线》中,张陆饰演的主人公通过科幻穿越的方式,同样演绎出一场在人生抉择中不断前行的大戏。

《平行线》中的主人公遇到了情感与事业上的双重纠结与压力,却意外地拥有了一次次穿越时空的机会,然而人生之路一变再变,他都没能满意。到底是选择一条好走的路,还是走好这条当下的人生路,主人公最终会如何抉择呢?

尽管微电影《平行线》全片时长不到20分钟,不像《流浪地球》那般拥有宏大的命题和炫酷的特效,但同样凭借对未来、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通过一位能让每个人都产生代入感的焦虑青年形象,以穿梭时空的科幻方式,为观众诠释着“自在做自己”的人生主张。

写在最后

不似爆米花电影那般直截了当,《平行线》采用含蓄而内敛的方式发人深省,即便是穿梭时空,也不是传统印象中的电闪雷鸣灵光乍现——影片中对豪车见怪不怪的加油站小哥哥都对主人公的座驾流露出羡慕之情,毕竟这是一台拥有未来感设计与智能交互系统的汽车,与加油站中的其它老旧车型截然不同,这就已经暗示了主人公重返十年前、人生重启之旅已然开始。事实上主人公的座驾是天津一汽的最新SUV产品骏派D80,而微电影《平行线》也是由天津一汽出品的。类似的彩蛋还有不少,不知道您找到了多少呢?

科幻科幻,即科学幻想,能够通过超现实的科学幻想让人类展望未来,审视自己。无论是《流浪地球》还是《平行线》,其魅力大概在此。(文/钱溢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