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铖然说】第760期 特斯拉:正在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邱小铖 2020-12-11
10月13日,特斯拉又双叒降价了,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价2.3万元,起售价分别调整为73.39万元和83.39万元。如果说Model S的降价离主流消费群体还比较远的话,那么10月1日降价的Model 3则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了各类车企的市场。这些受影响的车企,既有自主造车新势力,也有诸如沃尔沃、凯迪拉克这类传统二线豪华品牌。当然,两相比较,笔者认为还是自主造车新势力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特斯拉作为悬在这些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飞速落下!
斯拉降价听不到骂声了
无论是特斯拉Model S、Model X还是Model 3,特斯拉的每一款产品自上市之后,都经历了多次官方调价,而且主要方向就是向下调整。以2019年国产上市的Model 3为例,初始上市价格为32.8万元起步,经过一升两降之后,在2020年年初调整为29.905万元起步,首次跌破30万元大关。进入2020年,特斯拉Model 3并没有停止降价的脚步,4月23日调降至29.18万元起步;直到今年10月1日,Model 3降价到24.99万元起步,再跌去一个5万元整数空间。
特斯拉不断降价是一个大家都看得到的显性事实,但你有没有发现,与特斯拉产品不断降价一同到来的舆论声音却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起初伴随特斯拉降价的更多的是骂声。已购车主骂,舆论也跟着骂,说特斯拉不厚道,不把老客户的利益当回事,今天提车明天就降价,这样的新闻我们看到了很多;随后,特斯拉降价开始被逐步接受,并没有太多异议产生,更多的人都在猜测特斯拉还有没有降价的空间;如今,特斯拉再度降价,此时大家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是顺理成章之事。
从社会各界对特斯拉产品多次降价后的声音发生转变这件事来看,充分体现出人们对特斯拉这家企业从陌生到认识再到充分认知的转变。
特斯拉为何能一降再降?
以国产Model 3为例,特斯拉旗下产品为何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价格一降再降呢?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两个主要原因。
首要因素为特斯拉在国内的供应链体系逐步完善。我们知道,特斯拉从遥远的美国漂洋过海而来到上海建立工厂。但是直到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产品上市销售,该品牌在国内的供应链体系也没搭建完善。虽然说纯电动车的组成要比燃油车更为简单,零部件更少一些,但是只要作为一台“汽车”,都将牵涉到庞大的供应链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斯拉依托上海超级工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供应商为其提供零部件。十分值得一提的部分,也就是占产品成本相当高比例的电池供应方面。在引入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后,不仅电池成本下降了10%,同时还顺带把标准续航从445公里提升到了468公里。仅仅在这一项上,Model就能降低数千元成本,也就为产品降价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在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上,类似电池供应优化的案例还有很多,每一项带来的优化都意味着成本的下降。
第二个因素在于规模化的形成。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国内近两年冒出来的众多造车新势力,对比传统造车企业,摆在它们面前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在破产前形成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汽车行业向来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任何一家传统汽车企业发展至今,都是一步步从小做大的,而如今的造车新势力显然无法按照传统车企的发展模式,从小一步步做大。它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加快步伐,趁早达成规模化。
所谓规模化,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理想智造的李想曾经表示过,哪家车企能在2020年实现10万辆年销量,谁就能存活下来。注意,李想在这里说的是存活而不是盈利。在他看来,一家车企如果在几年内无法将年销量提升到10万辆以上,面对各项高昂的财务支出,是无法维持下去的。只有将产销能力提升,一方面提升企业收入,另一方面摊薄边际成本,车企才能步入不靠外部资金的正常运转状态。
目前,特斯拉显然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特斯拉2019年共交付约36.75万辆汽车,按照马斯克提出的增长计划,今年的交付量将比去年增长36%以上,即至少交付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我们不说李想提出的10万辆的标准有多准确,但是特斯拉至少已经将这个数字远远甩在了身后。换句话说,特斯拉已经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了,从财务角度特斯拉已经开始盈利了。
转头再看国内造车新势力,虽然理想、蔚来、小鹏、威马、哪吒等车企看似发展领先其它车企,但他们中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在短期内达到10万辆年销量,还需要为生存奋斗下去。至于其它规模更小的造车新势力,无论规划的蓝图有多宏大,前景有多光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胎死腹中”。
造车新势力只能看特斯拉的脸色吗?
文章写到这,该抛出最关键的问题了。特斯拉真的是悬在自主造车新势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造车新势力只能看特斯拉的脸色吗?
很遗憾,我认为从目前来看答案都是肯定的!
从自主造车新势力的动作来看,包括比亚迪汉(比亚迪严格意义不属于造车新势力,但在新能源方面独树一帜)、小鹏P7等产品先后上市,它们都将产品定位提升到25-30万左右,目的显然就是要挑战特斯拉的地位。如今,特斯拉除了本身就拥有降价的空间之外,终于也有了降价的理由,那就是不给自主造车新势力留下生存空间!是不是很残忍?
有人认为,特斯拉作为一家想要彻底改变全人类百来年形成的出行方式的国际企业,怎么会把几家还没形成挑战实力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放在眼中呢?对此笔者认为,特斯拉或许在战略上会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一定会重视敌人。中国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潜力最大的市场,在此环境之下,发展出两三家实力超群的新能源车企并不困难。这些能在未来兴风作浪的车企很可能已经开始潜伏,在当下看或许是蚍蜉撼大树,但一旦脱壳蜕变,或许将成为特斯拉最不愿意面对的强大敌人。
所以,如今的特斯拉的各种动作都会对其它车企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目前特斯拉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而在结合了产品降价之后,也就转变成了真正的产品力优势。而且,特斯拉降价后影响的不仅仅只是造车新势力,在价格层面与其冲突的一些二线豪华品牌,比如沃尔沃、凯迪拉克等,都将受到波及。

写在最后
作为埃隆·马斯克的得意之作,特斯拉绝不仅仅只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品牌提出人脑交互、心电计划等内容,它将被打造成真正改变人类出行和生活方式的企业,这也将是特斯拉的终极目标。
最后我们以火箭发射做一个比喻,如今的特斯拉正如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火箭一样已经顺利升空,接下来的变轨、抛整流罩、卫星入轨都将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如果将国内造车新势力们也看作期盼挑战天际的火箭,如果不想胎死腹中,原地爆炸,那么必须加快速度,先让自己先起飞再说!(文/钟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