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界】需要谨慎对待的14类患者,从扁鹊“六不治”说起

 漫谈医管 2020-12-11


从扁鹊“六不治”来说说那些需要特别谨慎的对待的患者

精彩内容

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至今影响深远。医患关系持续紧张,暴力伤医事件频繁出现,我们除了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需要认清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需要谨慎对待的患者。

扁鹊六不治

算命的看麻衣相,从人的外貌包括言语等,对一个人进行判断,并给出趋吉避凶的法门,很多疾病,是表现在脸上在身上,很多事情也确实会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如曾国藩也是相人高手,一本《冰鉴》,把人研究的很透彻。医务人员,在当下社会,也是需要看麻衣相的。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记载扁鹊的六不治原则。“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扁鹊也非常清楚,能够治愈的疾病很少,而病很多,需要树立预防观念,有苗头就要防治,才能够使医生少费点事情,等病入膏肓,神医也无力回天了。有些患者是不治的:这些人包括不讲道理不可理喻的、不爱惜身体只追求地位金钱或成就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气血错乱精神障碍的、身体特别虚弱无法服药的(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不相信医生的。这六种病人让神医也束手无策。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讲究阴阳平衡、重视天人合一,是真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至今影响深远。


孙思邈大医精诚

这和我们的另外一部中医经典有些相左。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钜贼。”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患者,我们都同等对待,任何人的生命价值都是一样的,任何人都有同等的获得救治的权利。


标准预防

这两个中医经典文章告知我们了两个不同的取舍,但仔细品味,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确实要同等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同样的治疗,给予患者救治的权利。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确实紧张,在没有体制上的根本的改善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在给予同样诊疗的同时,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需要谨慎对待的14类患者

结合扁鹊六不治,小编疏理了一些患者的诊治是需要慎重对待,遇上以下患者,需要启动附加预防措施,小心谨慎为好,拿出十二分精神。本文仅供参考,不针对任何人,不煽动医患矛盾,更不要对号入座!!

1.偏执傲慢不讲道理者,(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

有些人,其思维不可理喻,医务人员确实无法与之沟通,只认为自己对,而且拒不承认公认真理。医生要做检查,了解病情,患者不配合,认为医生无非想谋利,你给他讲什么道理,你告诉他不该怎么做他就说凭什么我不可以这么做,然后他就那么做。你让他怎么做他就偏偏不怎么做。遇到这一类患者,要小心了。

2. 不爱惜身体只追求地位金钱或成就者(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地位金钱或成就,没有健康,可是他们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人,还往往觉得自己很厉害,有钱任性、有权任性,对医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是医生,不是你家保姆!

3. 生活方式不健康者(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很多人现在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不节制、饮食无度、好逸恶劳、熬夜不休、 吸毒酗酒、经济拮据、性情暴躁,对于医生交待的正确的生活方式置之不理,对于医生交待的诸如戒烟戒酒等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的内容毫不理会。不遵医嘱,最后恶化了,还说是医术问题。

4. 精神障碍行为古怪者(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对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要及时的识别,并交由专业的医生来治疗,或者至少在专业精神科医生指导帮助下进行治疗。沟通真的是一大问题,光了解病情已花去自己多半精力!必须得有福尔摩斯的观察力和口若悬河的口才,还要有十足的耐心才可能发现患者病情。

5. 病入膏肓身体虚弱无法服药者(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我们在处理纠纷的时候遇到有些患者家属就是明知患者已然快不行了,可是还强烈要求住院或治疗,等你一旦治疗不好(其实本身也无法治疗好),然后就大吵大闹。患者已然快到生命的尽头,最应该的是进行临终关怀。应该去专门的关怀机构,一般的医院千万別逞能,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6.不信任医生者(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看过3名以上专家,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被骂。他们到处求医,看各种专家,又怀疑专家,宁可相信农村赤脚医生的意见,也不相信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的话。患者心中感到信任的不是医术,而是关系。对医生的不信任是医患关系的症结所在,恢复互信才是重要出路。

7. 满嘴都是专业术语,和医生探讨手术怎么做者

信息技术发达,信息泛滥成灾,患者会自主学习。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很多东西一知半解,以为自己已经了然于胸。他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使出连环杀手锏—究根到底式盘问,心理素质差点的医护可能直接被逼疯。最后医生的工作会非常被动。和这样的患者沟通,比做手术还累人!

8. 一见医生就泪流满面,说你是救命稻草,甚至下跪者;

无法拒绝的病人往往是医疗纠纷爆发的重病区。内心深处的良知谴责你的冷漠拒绝,但是一旦接收这样的病人将面临巨大的潜在危险,因为农夫与蛇的故事往往从下跪拉开帷幕!被这样的病人反咬一口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9. 讳疾忌医到处是疼痛点者;

这样的病患往往无从下手,全身心检查,一一盘问,才能收集到正确病情信息。用方言来说就是“乍惊”,碰不得、摸不得、说不得。会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不愿意说自己有病的事儿,这都是讳疾忌医。

10. 总皱眉头,面相不善,尖酸刻薄者;

还未问出所以然,常常就被骂的狗血淋头,就算是华佗在世也没法从容看病!麻衣相最简单的看来就是这个了,面相,相由心生,说的就是内心的东西都表现在了脸上,内心尖酸刻薄,表现的就是眉头紧缩,眼神闪烁,言辞无序。

11. 治疗后效果不好者,

一上来就问,我这病是不是被xxx误诊了?医学永远在进步,人体奥秘的研究长路漫漫,很多疾病确诊需要一个过程。满怀一肚子怨言和不信任让医生不得不步步小心!说话间,举手投足间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意,尤其是在患者面前评论其他医务人员做的如何不好,这80%的会引起医疗纠纷,让同行难堪。

12.动不动就拍照、录音、录像者。

“我还在手术,你就在计算着怎么打赢医疗官司”。心寒呀!这样的患者,尤其谨慎,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记录在案,但凡稍有不满,你就可能对簿公堂,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取证难,他已经完成,在举证责任倒置的医疗官司上,最后医者变成弱势群体,无证据佐证自己合情合理的诊治。

13.N多家属没有统一意见者;

一万名读者就有一万种哈姆雷特, “七大姑八大姨,七口当家八口主事”,N多家属的意见比“七嘴八舌”还让人糟心。看病就诊的时候,最好是只有患者一个人,最多有一两个直系亲属说话算数,其他人,至少物理空间要隔绝。

14.反正我们不懂,你们看着办吧!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管,不代表什么都不在乎,他们只在乎结果,治好了皆大欢喜,一旦治不好,就是草菅人命。不管患者懂不懂,都要反复仔细的和他交待相关事项,签字画押,最好有监控或录像,否则,最后,他百分之百说你没有和他交待,变成哑巴吃黄连。走上被告席,必定输。

本文后半部分内容原刊发于《医学界》公众号。

注:本公众号已经开通评论功能,欢迎与小编互动交流。如果喜欢该文章,欢迎打赏鼓励。

公众号简介 医管漫谈邹新春(yyglm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