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1艾滋病日--掌握这个秘密武器,谈“艾”不色变

 漫谈医管 2020-12-11

当下全球有3690万存活的艾滋病患者。但很关键的是940万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每年全球有180万人新发现,累积因艾滋病死亡3900多万人,中国预计有125万人感染艾滋病,报告存活的85万,死亡26万,去年新报告8万,全人群感染率为9人/万。而且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近两年每年还有3000多例的学生感染。

·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感染的病例报告数增加很明显,从2012年的839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

·到2017年底,我们孕产妇艾滋病的检测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孕产妇感染也不断被发现,好在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和他们所生儿童的抗病毒治疗率都达到了90%以上,母婴传播率现在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谈“艾”色变,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假设当下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准备和你共事或用餐,他告诉你,他是艾滋病,一分钟,你会怎么样?我想可能不少人立马会变色,因为害怕,听说艾滋病是特别恐怖的疾病。普通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医务人员,因为掌握更多医学专业知识,应该更清楚艾滋病,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艾滋病的存在,并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不得歧视他们。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需要普及。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结合最新发布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第四版),国家卫健委专题新闻发布会的核心信息,有必要和大家传播一些艾滋病的知识。

如何能够谈“艾”不色变,我们需要掌握艾滋病的最基础知识。这也是保护医患的秘密武器

以下分享内容,熬了三个夜整理出来的,在医院院周会上做过分享,不当之处请专家指出。

有关艾滋病,最近整个舆论都在热炒的一颇具争议的人物和其做的一件非常有争议的事情。

先来一个小问题,AIDS和HIV,是否是一个概念,究竟代表什么?这两个缩写,其实在前段时间我们做的感控知识竞赛中,有人是回答不上来的。这是两个相关但绝不一样的概念,HIV不等于AIDS。作为医护人员,这两个概念需要妥妥的分清楚。

AIDS&HIV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的一些典型表现值得关注,当临床工作中碰到的情况下,要有个警惕,高度怀疑一下。

分享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世界艾滋病日,

二、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第四版)

三、我国艾滋病防控(最新卫健委专题新闻发布会)

四、其他要点

31多年来的历届主题值得回顾一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艾滋病防控的道路之艰辛。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Worldwide Effort)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Women and AIDS)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Sharing theChallenge)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Commitment)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来”(Time to Act)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AIDS and theFamily)

【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SharedRight,Shared Responsibilites)

【1996年】“一个世界,一个希望”(One World,OneHope)

【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Children Livingin a World with AIDS)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Listen,Learn,Live!)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Difference)

【2001年】“你我同参与”(I care,and You?)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Girls,HⅣand AIDS)

【2005 -2008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stop AIDS,keep thepromise)

【2009年】 “普遍可及和人权”(Universal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 “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the light on HⅣ and human rights)。

【2011年】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to Zero)。

【2012年】与2011年相同,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2013-2014年】与2011年相同,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2015年】与2011年相同,副标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2016年】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2017年】“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Rightto Health)。

【2018年】“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Knowyour status”

艾滋病的全球流行状况值得关注,当下全球有3690万存活的艾滋病患者。但很关键的是940万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每年全球有180万人新发现,但我们知道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具体有多少人已经感染也不得而知。而不知道感染状况,就不能很好的开展预防,难免导致传播。今年的主题是知道自己的艾滋病状况,确实很重要。

2018年发布了最新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在大量循证的支持下,在前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其很符合中国的特点,这也正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都在里面。

认知到感染源,很重要,尤其是要意识到那里的感染源最多,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条很明确的传播途径,但很多人并不完全掌握,不知道那些危险,那些不危险,以至于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开展日常的工作,但这很可能给我们埋下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要按要求及时上报,以免造成感染的扩散。针对特定的三条传播途径,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就有了,对于医院来说,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交叉感染,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

总体来说,HIV在人体外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消灭,课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清除了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受潜伏期的影响,长短不一。病毒刚进入的时候,其实很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攻击了这些入侵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就发作。艾滋病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慎重的下这个结论。

对于治疗来说,现在相对比较成熟,且有效的就是常说的鸡尾酒疗法,但能够承受这个治疗的人不多。职业暴露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新版艾滋病诊疗指南也用了不小的篇幅来介绍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

艾滋病72小时内可自救!这个应急知识必须学!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p07653ld6kp.html

以上是干货,再往下看重点,敲黑板了:

  1. 艾滋病恐怖吗,恐怖,可怕吗?不可怕。因为它的传播途径是明确的,我们只要掌握了关键点就不可怕了。传播途径: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经母婴传播。

  2. 血液中病毒载量最高,最危险,其次是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接触这些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3.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预防职业暴露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同时要阻止可能在医院内的传播,尤其是血行传播,严格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就是把所有病人都当做有可能传染的病人,均需要做防护,职业暴露可以预防,请用好个人防护用品。

  4. 万一不小心真发生暴露了,四个动作马上做,洗~挤~消~报告。报告之后会进行评估,如果高危需要尽快服用阻断的药物,常用的是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2小时以内效果比较肯定,最好在24小时,就算超过24小时,也应该服药阻断。

  5. 医务人员在接诊的时候,遇到高风险的病人,要格外小心。高风险的病人表现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不良生活史等。

  6. 艾滋病的患者有两种情况,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有艾滋病,但是不说,且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说,我院成立10多年来,接诊的患者有200来万,按照全国最低感染率9/万来算,估计最少有1800,云南是艾滋病高发,其比例应该高于9,那已经遭遇的病人就不止1800了。其中发现的病例中,有些自己也不知道,这个人群可不小。

  7. 在实际的工作中,临床医务人员在遇到患者已知感染艾滋病的时候,通常都会严格的防护,但,在未知的情况下,不少人的标准预防是做的不到位的,常有医务人员暴露后跑来感控办说,哎呀,我不知道他是不是HIV、乙肝、梅毒什么的,我就没有戴手套,然后。。。。。。

  8. 对于大众来说,不吸毒,不进行不安全的注射,更重要的是洁身自爱。洁身自爱,才是保护自己最佳的途径。严格遵循abc原则,做不到禁欲,起码对另一半忠诚,实在做不到忠诚,绝对不要进行无防护的不安全性行为。说到底,终极秘密武器应该要留给Condom安全套

文案我服小杜,但这个艾滋病日,不知道文案在哪里

使用方法学一个

没有套子,别来

不想花钱买,有些地方可以免费领,

在单位,工会也是免费发放的,别不好意思去工会领。

感控相关文章,欢迎点击查看

  1. 感控的价值在那里?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到感控的价值?

  2. 青霉素的前世今生

  3. 11.12缅怀英雄白求恩,他去世的细节更值得医者关注

  4. 如果细菌肉眼可见,你还认为感控无关紧要吗?

  5. 当感控传播遇上移动互联网

  6. 舆论风暴中的疫苗事件和每个医务人员都密切相关

  7. 感控30年,100多项感控相关法规、国标、行业标准居然全收录了

  8. 细思极恐,口腔器械不消毒,或致上万人感染艾滋病?

  9. 感染控制竟然是这样的一场战争!

  10. 干净的手--健康的秘诀,洗手,每个人都应该关注

  11. 2个最新感控行业标准出台,引起的3点思考?

  12. 川航机长免予空难,感染事件的细节和空难竟惊人相似

  13. 世界手卫生日告诉你手卫生的前世今生

  14. 对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再思考

  15. 深度解析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投资建设前景(1)

  16. 潜伏在你身边的杀手:结核病的前世今生

  17. 撬动感染控制的有力杠杆,会是这个吗?

  18. 5个真实故事,告诉你感控原来如此重要

  19. 从《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防护措施,这篇写给千万医者

  20. 这个冬天有点冷,今冬流感很厉害

  21. 失守的感控底线!警钟长鸣

  22. 担忧:无药可治会成为现实吗?

  23. 艾滋病日说说口腔科的艾滋病

  24. 感染控制核心理论运用于医患纠纷预防

  25. 【密切关注】病死率比非典高的MERS

  26. 【感控笔记】感染预防措施的投资也要讲回报率的

  27. 医院管理学系列课件之十:医院感染管理

  28. 世界结核病日话结核

公众号简介 漫谈医管(yyglmt)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关注公众号有礼了,全套《医院管理学》课件免费送。

欢迎加入医管交流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免费下载1G医管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