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PI负增长,中国经济到底是否进入通缩?三大要素决定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12-11

11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速滑落至负增长区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比市场预期的零附近更低。由于上一次CPI出现同比下降为2009年10月份,降幅为0.5%。导致人们对我国经济是否进入了通缩时代而担心,更反映的股市上出现下跌。甚至一些专家也说,中国进入了“双通缩”时代。

实际上,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根据通缩的定义,是指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一般来说,通货紧缩虽然说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但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即“三要素论”。因此,我们是否得出通缩的结论,主要分析以下三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物价整体水平是否已经进入普遍的持续下降?如果是普遍的持续下降才是通缩

从今年11月份的物价指数看,似乎非常符合通缩的特征,即物价水平出现负增长,而且与2009年10月份的降幅为0.5%非常类似。

但与2009年10月份不同的是,2009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是在2009年9月份下降0.8%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下降,而今年11月份的CPI负增长只是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即使2009年10月份的物价负增长,仍然没有出现通缩局面。当时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表示,11、12月份CPI肯定“转正”,目前还只处于“通胀压力”阶段。可见,并不是大家预期中的通缩状况。事实上,2009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纵观我国今年前11个月的CPI上涨情况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9月份 CPI上涨1.7%,8月份CPI上涨2.4%, 7月份CPI上涨2.7%,6月份CPI上涨2.5%,5月份CPI上涨2.4%,4月份3.3%,3月份4.2%,2月份5.2%,1月份5.4%。似乎符合物价持续下降的特性。

但从根本上来看,主要是去年底物价基数较高,虽然持续下降但前面都是正数,而且在疫情冲击之下前8个月上涨幅度相对较高,更重要的是以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的影响较大,我国今年这一轮的CPI上涨,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

今年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3%,食品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1.9%,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3%。4月CPI同比上涨3.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贡献了71%;9月份虽然食品价格仍然上涨了7.9%,影响CPI上涨约1.6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虽然上涨25.5%。随着我国的食品供给特别是肉类供应进入正常的轨道,物价回归正常就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表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基本消除并恢复正常。

第二大因素,货币供给量是否持续下降?如果是持续下降才是进入通缩

通缩的第二大特征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毕竟通缩是以货币需求下降为前提。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表现出疫情恢复下的强势增长态势。

今年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货币供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速有所回落,量12.8%的增长速度仍然可以称为是高增长速度。

如果一定要说相关的数据是,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9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5个和0.3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7个和0.24个百分点。但资金价格的回落有刺激经济增长、对冲疫情影响的货币宽松政策因素,同时也是市场预期之内的结果。

因此,从11月份的货币供应整体情况看,应该说我国的货币供给并没有呈现出持续的回落,更没有出现较大的下降业态,而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况。

第三大因素,是否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如果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才是通缩

通缩的根本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事实恰恰相反,我国经济今年面对疫情的冲击不仅率先恢复,而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今年疫情以及世界贸易的不确定性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和产业链,但我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并率先体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我国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增长幅度已经表明我国经济的修复能力和疫情以后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并预示着我国经济复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可喜增长势头,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较大活力。1至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货物出口累计增速等均由负转正。随着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动力”动能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愈发明显和稳定。这都为我国进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强劲并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生命力,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3%。从投资和消费的数据上看,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292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1—9月份提高1.0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1.0个百分点。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01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预计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上行至7.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4%左右;社零增速回升至6%。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

因此,无论是从物价的普遍和持续下降、货币供给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三大因素看,我国的经济都呈现出疫情后强劲的恢复和增长势头,并不能得出通缩的结论。(麒鉴)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