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父辈正一天天老去

 世界语之窗 2020-12-11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个特别喜欢大自然的人,如果有时间他可以一整天泡在大山里湖水边,不知疲倦地走、走、走,突然有一天,他坐下的时间多起来,遇到天气好,说的话也变成了
“燕子开车带我去转转吧!”再后来,他就跟着母亲回到自己的家,然后瘫痪在床再也走不出家门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叶落归根”,也许人老了总想着要回到自己原本生活的地方才安心。母亲觉得回到他们的家,就算是可以安心了,但床上的父亲却有着强烈地想回老家去看看的念头,时常念叨起老家的事,于是每次回去看他们,都要策划一个回老家的方案。无奈母亲反对,说老家那座高山怎么上去啊,于是我就去联系老家的人,找一个力气大的背上去,然后母亲又说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父亲根本坚持不住,就别折腾了。这样反反复复了四年,直到父亲去世,老家终还是没有回去成,也成了我心中最大的遗憾。

  有时心里也在想,大概是劳累多过了关怀,母亲终还是不够理解父亲的。夫妻是一个很特别的组合,本身毫无血缘关系,却在柴米油盐养儿育女的过程中,累积了浓浓的亲情,所谓“少来夫妻老来伴”深刻地道出老夫老妻间那种密不可分的牵拌。长年累月照顾父亲的母亲偶尔会因为沉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劳累中而抱怨,很多事做儿女的也帮不了她,只能安慰她,不管再怎么劳累辛苦,至少每天还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啊!这句话直到父亲去世半年母亲也轻松了半年之后,才有了体会。老伴老伴,老来做伴,真是一点不假,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故事,再孝顺的孩子也不会想多听,能听你絮叨的,只有从年轻到年老相伴身边的那个人。

  在父亲瘫痪不久,公公也在一次手术后慢慢座到了轮椅上,却因为有了父亲的前车之鉴而努力地坚持着锻炼,希望能尽可能地延长加重的时间,但是,终究还是一天天严重了,生活完全依赖能干的婆婆。

  有一天,婆婆把公公一个人放家里去买菜,想去关电视机的公公却一个恍惚就从轮椅上摔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了,只能艰难地爬到床边摸到手机给我打电话。等我和买菜回来的婆婆一起到家时,公公依然趴在冰冷的地上连身体都没法翻动。这以后我们经常固作轻松地说笑,婆婆千万不要先走,要不然我们可真没办法啊!善良的老人笑:你们放心,不会有那一天的!

  看着老去的父辈,心里很清楚,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多。前几天,订了汉街一家高大上的餐厅带老人们去尝尝他们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舍得去吃的东西。路不远又推着轮椅,就给公公说好,我先去停车,你们在牌枋那里等我。待我走上来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反反复复打了十几个电话才接,然后告诉我他们在中北路高桥下,唉,赶紧叫他们往这边走,我也走过去碰他们。刚放下电话又想起过来的路有上下两条,急忙再打电话,却再没人接听,可怜我踩着一双高跟鞋左顾右盼半小时,依然没接到他们。接孩子过来的孩子她爹拍着肩膀安慰我,不着急不着急!再打电话,好不容易电话通了,却告诉我他们到孩子学校门口了!这哪跟哪啊,让他们把电话随便给个人,然后约一个更明显的地方:瑞华酒店。十多分钟后,终于看到他们了,早知道这样,轮椅再难放进车里,我也把他们带上同出同进了。再问他们为什么不接电话,告诉我:哪里听得到电话声啊!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但是现在我们必需要面对的是正在老去的父辈,如何,我们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更有质量的生活?而我们又能从中对自己的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样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